商河县怀仁镇名称由来刍议
□庞佃军
怀仁镇位于商河县西北部之两市(济南、德州)三县(商河、乐陵、临邑)交界处。怀仁原属古汉平昌地,历史上为德平县东南重镇,1947年起为德平县第四区区公所驻地,1956年始划归商河县,2005年初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怀仁镇仍保留原建制。
一 、怀仁镇地名至迟出现于北宋时期
怀仁镇原属德平县(1956年撤销,原县治所在地德平镇今属德州市临邑县)。查阅存世最早的《德平县志》即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戴王缙本,分别有“怀仁乡(卷1《乡镇》)、怀仁店(卷2《寺观》)、怀仁铺(卷2《邮传》)”之名称。此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所续修三部《德平县志》,均保存了怀仁之地名,其中自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德平县志》始记载“怀仁镇”之名。当然,在康熙本《德平县志》之前,尚有赵博修4卷本《德平县嘉靖丙辰志》、王霖修10卷本《德平县万历丙午志》两部《德平县志》,惜年久湮失未能存世。但康熙本《德平县志》主要集成了明朝嘉靖、万历两部前志的成果,可以推断,“怀仁”之名至少应在嘉靖丙辰年间(公元1556年)即已存在。
二、军事要地造就怀仁镇在有宋一代应运而生
史料表明, 镇最早为军事据点,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新唐书•兵志》:“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到了宋代,镇的军事色彩降低,镇一般为经济、人口比较发达的人口集聚区。宋代高承撰《事物纪原》卷七《州郡方域部•镇》:“《通典》曰:镇将,后周之通班也。隋亦曰镇,唐分上、中、下三等,历代未闻。疑镇始于宇文周代也。宋朝之制,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以县兼军使;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由此可知,镇,初始设立的目的在于军事,宋代时镇又以课税为要,而课税则说明镇之区域经济往来的活跃。
怀仁境内古城村南有“古城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麦丘邑的遗址所在地,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怀仁镇所处地理位置的军事重要性,历史上不乏兵难。《史记•赵世家》:“(惠文王十九年,即公元前280年)赵奢将,攻齐麦丘 ,取之。”这是商河境内有史记载最早的一次军事活动,以赵奢之英名又以军事活动留迹于麦丘之地,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怀仁即地处军事要冲,实则为此后设镇埋下了伏笔。
自康熙十二年至光绪十九年的前后四部《德平县志》均有“大王墓”的记载,即汉鬲侯朱佑墓,也在怀仁境内。据记载,朱佑自幼与刘秀相识,关系极好,自刘秀起兵就一直跟随左右,历任护军、偏将军、建义大将军,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先后封为安阳侯、堵阳侯、鬲侯。按《德平县志》记载,鬲即在今怀仁镇境内古城村附近。既然汉光武帝将其得力武将封侯于此,也正说明那个年代怀仁地理位置在军事上的重要性。
当然,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怀仁在历史上人口集聚的程度,从而也推动着经济的活跃,这从后来怀仁在几部《德平县志》的名称也能看出一点端倪。康熙十二年《德平县志》卷1《乡镇》 载“怀仁店在城东南二十里” ,乾隆三十八年《德平县志》卷1《疆域》“怀仁店,城东南二十里,一六日集期”。可知,怀仁在很早之前就被以“店”名之,且有“一六日集期”,此集期在怀仁镇驻地一直延续至今。由怀仁“店”名的留存,可以上溯推知,“镇”作为“以课税为要”具有军事、经济属性的地方组织在宋朝被广泛设立的历史背景下,怀仁设镇荣列榜中应是自然而然的。
从怀仁镇境内的历史遗迹及社会发展来看,充分证明了怀仁先军事要地而后经济中心的历史变迁,展现了地名寓义的时代印迹。
三、镇名以“怀仁”谓之不是偶然的
“怀仁”字面意思按现代汉语即“怀有仁爱之心、怀想仁爱之人”,用于地名,意思是“心怀仁德之地”,简言之即“怀德仁里”之意。其词最早的出处见于《论语•里仁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安国《论语•孔氏训解》为“怀德:存其固有之善。”《辞海》释“怀德”即怀有德行,“仁里”即仁者居住的地方。因此,“怀仁”作为地名的解释应为“心怀仁德的淳美乡里”。
地名作为一定地理区域的历史符号,以此谓之而非彼,必定有历史的缘由,怀仁镇的最初命名也必定有历史的因缘际会,这仍需要从怀仁的历史遗迹去考察。
不惟镇名的取得,历史上仁德之士在怀仁境域流传的事迹也影响到这方土地上其它历史遗存的命名。比如,康熙至光绪年间的三部《德平县志》都有关于寺观的记述,其中都记载“善应寺,在怀仁店”,很显然,寺名以“善”谓之,与镇名以“怀仁”谓之如出一辙,异曲同工,都闪现着历史上仁德之士的事迹。
当然,“麦丘邑”、“朱佑墓”、“汉鬲县”真正的遗址从来众说纷纭,如“朱佑墓”在光绪年间《德平县志》仍无定论,只能罗列众说“姑并存以俟参考。”但这并不妨碍地名与历史(尽管有传说的成分)的联系,跟许多地名附会前贤一样,“怀仁”地名也寄托了当地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和情怀。“存在即合理。”拨开重重历史迷雾,后世人们只要永远秉持这种愿望与情怀,并发自内心地敬重地名这一历史符号,不论这一地名来自何方,归向何处, 那她就一定是名副其实的,也必将在历史的长河中“无与伦比的美丽”着。
作者简介
庞佃军 1971年出生,商河县沙河镇烟墩村人,现任职于商河县委机关政务保障中心。系中国作协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理事、七届济南作协理事、商河县作协主席。先后主编或参编多部地方志,其中所主编《怀仁镇志》《玉皇庙镇志》《张坊镇志》先后获山东省优秀史志成果奖、中国名镇志、齐鲁名镇志。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