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 功泽千秋
穆宝忠

20世纪60年代,我国处于美国、苏联以及西方反动势力的包围之中,国际形势极为严峻。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为了国家安全,及时做出“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部署。
“三线”的划分: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防线。一线:指东南沿海各省、市和西北边疆省、区;二线: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河南等省的东半部;三线:是指云、贵、川、陕、甘中部地区的13个省、区(俗称大三线)。
三线建设:是在三线地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同时,党中央要求地处一线、二线的省份,各自建一批省属“小三线”地方军工企业,由省国防工业办公室领导,主要生产各类轻型武器,力争做到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以“省”自卫战。
党和国家发出三线建设的通知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积极响应、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按要求开始布置包建、援建工作:济南第一机床厂包建青海青春机床厂;济南第二机床厂包建贵州都匀东方机床厂;济南汽车厂包建四川宜宾汽车厂;烟台机床附件厂一分为二,在内蒙古分建呼和浩特机床附件厂;有包建任务的还有第四砂轮厂、烟台轴承厂、青岛铸造机械厂。同时,山东也与全国其他一、二线省市一样,在沂蒙(沂蒙山)、泰莱(泰安、莱芜)山区建起“小三线”工业体系,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以及军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越自卫反击战”、加强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
和改革开放以后优秀人才浩浩荡荡流向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甚至海外截然不同的是,全国400多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的民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打起背包,离乡别井,抛家别亲,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穷尽智慧,用血汗和生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建设运动,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交响曲,谱写了可歌可泣、感天动地、壮丽辉煌的史诗!

经三线建设者们的奋力拼搏,在较短时间内建设起一座座现代化企业和交通设施,创造了人间奇迹。
三线建设研发的“两弹一星”大国重器,打击了美、苏等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确立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捍卫了国家安全。
建设成昆铁路,沿线地形险峻,地质复杂,被国外专家断定为“筑路禁区”。工程兵指战员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其建成顺利通车。被联合国称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选址只能在金沙江边,建设者们在“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支在山窝窝”的艰苦条件下,硬是靠人拉肩扛把成千上万吨的大型器材和生活物资运过来,在深山峡谷建起了被誉为“象牙微雕”的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首创世界先进水平的钒钛冶炼技术。
三线建设建成了2000多个公交企业和研究院所,改变了我国历史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建成西昌、酒泉航天发射基地等400多个军工企业;建成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西南物理研究院、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成功建起一个完整的国防战略后方;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的发展进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和技术力量;为“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线建设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锤炼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它同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教育青年一代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三线建设完成了它的使命,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由于保密的原因,这段辉煌的历史从没对外公开宣传,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步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三线建设者们在深山老林“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峥嵘岁月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考察时,对三线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并指示三线建设史研究者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解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三线建设的辉煌历史已载入国家史册,为了表彰建设者们做出的巨大贡献,2022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攀枝花市建起一座“三线建设英雄纪念碑”。为了教育青年一代赓续红色历史文化,教育部在2023出版的大学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新增《三线建设》教学内容。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今年是三线建设60周年,老一辈三线建设决策者和建设者们给我们留下丰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英名与日月同辉,事业与天地共存。三线建设功在当代,利泽千秋!

作者简介:
穆宝忠,男,1951年生,中共党员。1972在国营山东红光化工厂(军工代号:国营5805厂)参加工作,历任工人、副科长、厂党委副书记、厂党委副书记兼副厂长;1991年调至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任处长、法律顾问和高级政工师。2011年退休。
著有小三线纪实文学《红光记事》、《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十楫)山东小三线建设专辑》、副主编《毛泽东书信赏析》《军工文化研究》。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红色宣讲团成员、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校外指导专家、山东崮元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文化顾问、济南市市中区“五老”志愿者。
2024、12、14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