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铁林 郭卫卫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为2023年我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提供了精准画像,数据背后蕴含着产业发展的密码与未来趋势。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截图
2023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98534亿元,在GDP中占比15.34%,这一数据凸显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地位。农业不仅是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快速调整的当下,这一占比充分说明农业的稳健发展对稳定经济大盘、应对外部风险意义重大。
从三次产业结构分析,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44.9%,在农业及相关产业中独占鳌头。这反映出农业生产环节的核心地位不可撼动,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基石。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传统农业领域,为全社会提供了基本的农产品供给,保障了粮食安全。但第二产业27.0%和第三产业28.1%的占比也不容忽视,它们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第二产业通过加工制造,将农产品转化为更高价值的商品;第三产业则凭借流通与服务,让农产品更便捷地抵达消费者手中,提升产业附加值。三大产业协同发展,是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
从农业及相关产业大类来看,农林牧渔业以47.3%的占比居首,巩固了其作为基础产业的地位。食用农林牧渔产品加工与制造占比19.2%,展现出农产品加工转化的巨大潜力。当前,消费者对加工食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这一领域发展空间广阔。而农林牧渔业及相关产品流通服务占比15.6%,反映出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重要性,高效的流通能减少损耗、提高收益。
基于普查数据,未来发展可从多方面着力。在第一产业,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对于第二产业,应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打造知名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在第三产业,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冷链物流建设,发展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此次普查数据为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我们应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抓住机遇,补齐短板,推动农业及相关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方向迈进,为实现乡村振兴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