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时值新岁初春,和风拂面,紫气东来。笔墨风华——2025年度中国美术家名家迎春展因盛事美时而启。所有作品非独为心目之悦,亦为新春佳节奉献的美妙篇章,艺展逢新春,双璧合辉,相得益彰,喜气洋洋!
书画名家,齐聚一堂,挥毫如云,泼墨成画,以笔传情,以墨达意。每幅作品皆蕴含新春美好祈愿,尽显对生活热爱深情。篆隶楷行草,山川云草木,花鸟物鱼虫,跃然纸上,生机勃勃,一起演绎春天的故事,以证祥瑞满盈,福气连连。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共品书画,心旷神怡,乐而忘返。此次展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为广大观众带来最美的熏陶,最妙的共鸣。让我们共襄盛举,从美术作品里汲取希望的力量,迎接充满活力的2025年,成就阖家欢乐万事如意的新春梦想!
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张家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山东省国画院院委、副秘书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滨州市职工美术专业委员会主席,黄河三角洲书画院副院长,滨州市美术家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滨州美协花鸟画艺委会主任, 滨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第十二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获得者,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写生创作培训班导师。
进修于中国美协第二届中国画创作高研班、中央美术学院张立辰大写意花鸟画高研班、中央民族大学崔如琢花鸟画高研班。
多元视角下的写意情怀
——谈张家会的绘画
文/褚 海
艺术创作总是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发展而变化的,在全球化的审美语境下,多元化探索已然成为当代花鸟画必然面对的时代洪流。认同了当下多元共存的文化格局,再去解读张家会先生的绘画,显然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张家会是一位主攻大写意花鸟画的山东籍画家,他的绘画承接了中国大写意精神的一线法脉,他吟唱着传统的写意情怀,也坚守着独立的文人风骨。因此,中国文人画中的真性情和文雅气,构成了张家会大写意花鸟画的基准格调。伴随着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完善,他已逐渐成为齐鲁花鸟画创作阵营中的重要一员,并与众多坚守写意传统的艺术家们一道,共同呈现出独具风貌的创作景观。
张家会的大写意花鸟画是我见过的朋友中最具文人性的绘画之一。他的作品里没有笔墨夸张的江湖气,也没有炫技卖弄的浮躁气,而是展现了对传统的敬畏和传承、对经典的虔诚和创新。张家会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画家,但在他的艺术历程中,曾受到过高等院校严格意义上的的专业训练。
从当代名家张立辰、崔如琢,到由此而上溯追寻的李苦禅、齐白石、吴昌硕、徐渭、任伯年、八大山人等前辈诸家,他对历代名家写意绘画的笔墨技巧和风格范式都下过一番苦功夫。这段系统的学习经历让他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也给予他坚实的学术根底和蓬勃的创作激情。写意绘画没有时代性,就没有诗和远方;如果没有传统性,就会被异化、被解构,最终就会失去生命力。
他的有些作品直接以古人笔意入画,如《明珠作花翡翠叶——缶翁笔意》《寿者笔意》《苦禅笔意》等。从这些拟古人笔意之作来看,他一方面对前辈大家和经典范本葆有最虔诚的膜拜之心,并试图皈依古代经典的某一范式;但从另一方面,他却没有站在某位大师背后或者某种范式的囿园里亦步亦趋,而是充分发挥自己良好的笔墨悟性,在艺术矛盾处理、画面空间营造上展现出独到的阐释力。
有论者说:中国艺术的本质都是写意的,写意是属于美学范畴的。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张家会已渐次谙熟了他的老师张立辰先生驾驭笔墨和经营艺术的制胜密码,并以写意的方式在墨与色之间自由转换、随心游走而无碍。
比如,他近期以荷花为题材的作品《荷风墨韵》《荷塘佳兴》《乾坤清气》《百荷花开》《荷塘清趣》等,从作品特征出发,他不再拘泥于物象的形态,也摆脱了一枝一叶的束缚,以淡色淡墨营造出了真趣真美。在绘画技巧上,他尊崇了传统的用笔规范,善以隶草笔意入画,线条显得苍茫老辣,形成雄健古拙的艺术张力。同时,他巧妙运用传统的构图法则,让画面在疏与密、浓与淡、干与湿的鲜明对比以及“似与不似”的秩序变化中,达到了一种均衡与和谐。
我一向认为,中国的写意绘画不能仅满足于视觉上的美感和冲击力,还应带给人们一种灵魂深处的震撼,并以此启迪他们的思想、拓展他们的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讲,写意绘画应当放在一种宏大的文化视野中观察和思考,也只有这样,绘画才能从最初的视觉形象上升到高雅的艺术品。
谈到这个话题,我们不免心生悲凉。受当下“展览效应”的影响,不少画家仅仅满足于炫技的层面,而缺乏独立的思想和自然的天趣,缺乏基本的情感关怀和人文担当。张家会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他的作品里充满了自由的律动和生命的色彩。
如《肇于自然》《知秋》》《清蔬佳味》《扶桑》《大富贵图》《含香体素》《雄鸡一唱天下白》等作品,题材以生活中的寻常之物为主,如牡丹、兰草、水鸭、公鸡、果蔬等,富有生活气息。
在表现方式上,他更加追求绘画的书写性和概括性,画面造型简洁、笔墨凝练,画里画外都洋溢着积极阳光的情绪和富有生趣的情感。这就是大写意绘画的魅力!它带来的是一种无法征服也无法束缚的生命境界。
谈到了无拘无束,那就有必要关注一下他近期创作的《得寿猴》系列作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猴子是智慧和吉祥的化身,自然也成为历代画家钟情的表现对象。张家会为其命名为“得寿猴”,并融汇了寿桃、寿松等喜庆元素,显然是寄寓了最美好的祝愿。
这些可爱的猴子们或兀自静坐、或伸躯攀岩,或母子相偎、或抱桃独享……它们生活在秩序井然的广袤天地中,无拘无束,悠然自在,没有匆忙的追逐,也没有过往的羁绊,享受着阳光下无限的寂静与空灵。这样的画面中,处处充满了人性的温馨和自然的生趣。
很显然,张家会的绘画已超越了自然物象和客观形式的桎梏,他以“猴子”这一古老意象为载体,探寻了人与自然的深层关联,并以充满视觉张力的诗意构图,穿透了资本时代的浮躁与喧哗。这就是张家会绘画带给我们的心灵感悟。
庚子年四月于山东懿籣堂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