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半边户”待遇的女人
邓蛟
来源:南楚风光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袁建明含泪送走了外出打工的丈夫。这天是正月初八,四天前,正月初四,他们刚刚结为连理。
新婚次日,丈夫轻声呼唤:“建明”,丈夫有些不习惯直呼“老婆”两字。“嗯。”建明微微低头,轻声应答。“我要出去打工”。“啊?什么时候出发?”建明惊讶地问。“近几天吧。”丈夫回答。“不去罗。”建明心想,新婚燕尔,夫妻应沉浸于新婚的甜蜜之中,蜜月期都未过,怎么就要离开呢?
“没办法,结婚欠了一些债务。”丈夫解释。
“你走了,丢下我孤零零的,人生地不熟。”建明说。
“实在是没有办法。”面对丈夫的坚持,建明只能妥协:“那就过几个月再去吧,让我先适应一下。”
“我也想在家陪你,但工地已经开工,急需人手。”
“那带我一起去吧。”建明无奈地恳求,眼中含着泪水。
“不是我不愿意带你,那个工地条件太艰苦。民工们挤在一起,做什么事都困难。更何况你一个女人去更不方便。你在家等着,我过几天回来看你。”丈夫无奈地摇头。见丈夫如此“残忍”。袁建明只能躲在床上暗自垂泪。

雪花飘飘,寒风刺骨。在这寂静的冬日,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冬日的严寒。冰冷的夜晚,寒风似乎想要带走所有的温暖,让人不由自主地颤抖。时光倏忽,春夏秋冬,建民过着饥一向饱一餐的农村“半边户”生活,生儿养女,照顾老人和家庭。
深秋的一个早晨,袁建明吃过早餐,挑着女儿去山里砍柴。她将女儿放在座栏子里,一边哄着女儿,一边砍柴。累了休息便给女儿喂奶。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她终于砍完了山坡上的柴火。这时,《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旋律在脑海中回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如果丈夫在家,她就在家照顾女儿,做好香喷喷的饭菜等他回来,不用她还怀着身孕来砍柴。养家糊口与夫妻情深,真的不能兼而有之吗?
袁建明这样憧憬着。一端挑着女儿,一端挑起家庭的重担,走在回家的路上。
有了两个孩子后,袁建明选择在家养“加工猪”。所谓“加工猪”,就是将小猪养到50-60斤再出售,赚取成长差价。
一次,一位外地买家到袁建明家买走了四头加工猪,还要再买二十头。建明带到邻居家买了另外二十头。买家给了她二十元钱,说是“佣钱”。建明拿着这二十元一路小跑高高兴兴的回家了。看着手中的二十元机智的袁建明立刻捕捉到了商机,决定成为一名“经纪人”。
半年后,她购置了一辆当时非常前卫的摩托车,安装了全村第一台电话机。从此,不管是田间小道,还是崎岖山路;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总能看到一个骑着摩托车后面放着两个篓子的靓女为买卖牲猪服务。为宁乡猪推向市场而作出贡献。
袁建明刚刚洗完澡出来。口中喃喃自语:已经洗了两次了。还有臭气。这臭气源自于昨天。
昨天一位老人几经周折找到了袁家。
“请问这里是袁建明师傅家吗?”老人问道。
“是的,您有什么事吗?”袁建明回答。
“我有一窝猪仔,想请您帮忙卖掉。”
“哦,在哪里?”
“石余塘冲里,已经满月十多天了。”
“怎么还没卖掉?”
“唉,都觉得路太难走,看一下就走了。”
“是这样啊!”袁建明看着老人可怜兮兮的样子,回答:“好吧,明天我一定来。”
第二天,手扶拖拉机停在了离卖家五六百米的路上。沿着羊肠小道走进去,进去后猪栏狼籍。猪栏被猪拱出的深坑。猪尿、泥粪混合成一个臭水坑。客户立刻打了退堂鼓,心想难怪没卖掉,车都进不来,小猪要抬出处。猪栏又这么脏。他悄悄地对建明说:“压低价,反正他要卖掉,而且已经很多人来看过都没买。”

建明想了想就说:“算了,看两位老人多可怜,我们今天就帮老人家买掉这窝猪仔。”
“你呀,生意兴隆,就是因为你这么讲诚信。”
“诚信经营是我的原则。”
最后,建明满身汗水,混合猪粪的臭味,完成了这单生意。
长期的诚信经商,买卖双方都纷纷称赞:那个女人会做生意!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自此,她的生意更加红火。
那年年底将至,一场大雪还未融化。晚餐时分,袁建明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今晚要来购猪。一车有两批人,他们在南芬塘下车,请她去接。晚上,她的摩托车在结冰的路面上行驶,发出咔咔的声响。接到客户后,三人一辆车,车胎却突然坏了,三人推着摩托车到修理店,然后步行回到家里,已经是凌晨了。第二天刚要出门,建明又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操着浓厚的益阳口音说:“袁小姐吗?”“是的,您是哪位?”“我是周立。”“周总好,有什么指示?”
周立说:“请你帮我买几头小猪带过来。”
建明问:“啊?您不过来吗?”
“不过来,我还不相信你吗?我们打交道这么久了。”对方回答。
经过一天的努力,到场的和未到场的客商都带着满意回家过年了。
袁建明女士就像一位河上的船夫,一头连着买家,另一头连着卖家。两岸的商贾都信任这位美丽的渡船人。

一位普通的农村女子有责任,有担当。敢想,敢干。撑起了家中的一片天。
袁建明的付出是成千上万打工一族的缩影。是因为有这群在老家默默奉献的女人,才能使这些家庭父母乐享晚年,子女茁壮成长,家务井然有序。家兴业旺有男人的一半,更有女人的一半。

作者简介:邓蛟,宁乡市坝塘镇保安村人,中学退休教师,中文专业,爱好文学,喜欢律诗,退休在家喜爱练笔,丰富生活。
编辑:张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