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冷 梅

东红埠岭村隶属钢城区颜庄街道,位于钢城区政府驻地西北18公里、颜庄街道办事处西北8公里处。北与验货台村一岭之隔,南与木头山村遥遥相对,东与状元沟村为邻,西与西红埠岭村相接。最早知道东红埠岭村是村里出了一个清华毕业的副国级干部高云龙,还知道这个村里因为做小酒坊出了个“张茅台”张庆太,还是个残疾人,酒香不怕巷子深,四邻乡村都过来买酒喝,纯粮食酒喝了不上头,心想东红埠岭村,这是个神奇的村庄。这个初冬,当我随莱芜区作协采风团来到东红埠岭村,一踏上这片红色的土地,我便被深深震撼了,干净整洁的村庄,崭新的柏油大道,干净的幸福食堂,党群服务中心崭新明亮,还有在街头晒太阳的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道路两旁的月季花竟然还在开放,这还是那个出了名的上访村吗,如今东红埠岭村在初冬的一抹暖阳里,在村委两委的领导下,正大踏步地走在致富路上,老百姓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越过越有奔头。
东红埠岭村,有凤来兮
一座村庄,犹如一个人,只有清楚自己从何而来,才能清楚未来到哪里去,片瓦无言千秋史,尺幅有痕万家心。乡愁是什么?乡愁就是一个人的寻根,寻找家乡的最初记忆和生命的底色。
付玉凤这个生于88年的大学生,嫁到了东红埠岭村,干上了村支书,并且一干就是四年,这四年的日日夜夜,不停歇地为村里干实事,这四年看到村里的变化,她欣慰地笑了,一个偶然,她知道了自己的老家原来就是东红埠岭村,她这是又回到了自己的村庄,实实在在的是东红埠岭村人家的闺女,又是东红埠岭村的媳妇。这可是栽下了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金凤凰自己飞回来了。可当初,村民们可不这样想,看到这个文弱的小姑娘,当村支书,她能行吗?东红埠岭村可是出了名的上访村,一言不合就去上访,村里的遗留问题不解决,如何砍好上任三把斧,这是付玉凤面临的首要问题。
“这闺女也就是来村里镀镀金就走了。”“她待不住几天啊”。
用真诚和村民们交心,扎根农村让老百姓放心。付玉凤心一横,这声音说得铿锵有力,斩钉截铁:我的祖辈是东红埠岭村人,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来了就不走了,我会用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所有力量和村里的父老乡亲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改变旧村旧貌,过上好日子。
2021年5月份新一届两委班子成立,针对遗留问题成立专门问题台账,针对历史欠账问题、工程纠纷问题逐条梳理。经过3年来的治理村庄基本稳定,村内设施相对完善。在班子成员不断磨合下,制定了“绝不让老实人吃亏”的工作思路,同时制定了“抓两头、兼顾中间”的工作方向。在此基础上不断解决村民急盼的问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付玉凤和村委研究,立下村里的村规村约,出台优惠政策,帮助村民发家致富,村民们忙着赚钱,村里政策公平公正,谁还有闲工夫上访呢。付玉凤,上任的三板斧算是砍得飘飘亮亮,让老百姓心服口服。
后来的那些举措,那更是让老百姓对付玉凤佩服称赞,都说这个付支书看似外表柔弱,可内心强大,能力非凡,带领村民挣钱发展产业。
“引进人才,借力助力,让老百姓更富,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色村。”付玉凤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22年11月完成污水改造工程。2023年4月,村内,通过白改黑的工程,朴实沥青3.5万平实现了沥青铺设全面覆盖。2023年7月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修建了840平的党群服务中心,打破了村内无办公场所的尴尬局面,同时提升了革命烈士纪念碑,修建了文化长廊。2023年7月扩大了幸福食堂的就餐人数,由2021年的3人,逐步服务到52人,并实现每天两餐入户送餐的情况。2023年的8月,修建了四个蔬菜大棚。2023年8月举办了村里的首届暑假少年传统文化研习班,服务学生42人。2023年9月完成了村内体育广场的建设,并且成功协助举办了,乡村NBA。
2024年1月以来村两委通过考察确定了利用村内的闲置房屋,对接康养企业,推进庭院康养项目。这些成绩,付玉凤和两委班子,付出了多少心血,付玉凤心里清楚,老百姓心里更清楚。
村歌里的《都为家乡好》
谁能想到,一首歌让东红埠岭村出了名,“咱村上电视了。”“咱村有村歌了!”村民们奔走相告,自己的村歌唱得响亮,把好日子唱出来,还又得了奖,村民们的自豪感和快乐感,喜庆程度不亚于过年。
10月19日晚,“村歌嘹亮·2024山东省村歌故事会暨全省新时代乡村歌曲颁奖晚会”在泰安市肥城市举行。颜庄街道东红埠岭村歌《都为家乡好》荣登晚会舞台,并获得“村歌嘹亮·2024省新时代乡村歌曲创作征集展演”活动优秀作品奖。这首歌的诞生也是机缘巧合,由著名文化学者张期鹏牵线,由张永红作词作曲,新乡贤出资援助,才有了这首村歌。“都为家乡好,都为好家乡,齐心协力描绘出红彤彤的好光景”,张永红在歌词中将大家齐心协力共奋斗的画面完美地刻画了出来。同时,都为家乡好也设计出了一个蓝图,让更多的在外地的家乡人,共同参与到东红埠岭村的建设中来,出谋划策,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这首村歌承载着村庄的历史和村民的共同记忆,唱出了东红埠岭村村民谋发展的满腔热忱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心声。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东红埠岭村自古就有小酒坊,一到春天,满岭都开满了杏花,是名副其实的杏花村。说起张庆太的小酒坊,乡村四邻没有不知道的,这次采风,张庆太做为东红埠岭村的艺术团团长,现场表演了一段快板书,夸得是东红埠岭村的村支书付玉凤,一板一眼也说出了村民们的心里话,夸赞现在的东红埠岭村过上了风清气正的幸福生活。
说到和张庆太的第一次见面,张期鹏说:“我第一次来时,在村头看见他,问他干嘛去,他说去上访。”后来当然是没去成。说到这,张庆太不好意思地说:“我是叫你们去品酒的。”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起来。
访谈结束后我们参观了东红埠岭村的烈士纪念碑。东红埠岭是一块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32年,高元良由刘仲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村中第一个共产党员,也是当时整个颜庄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后任莱芜县颜庄区委书记。1938年春,中共山东省委和四支队司令部曾驻扎在东红埠岭村,莱芜、新泰、沂源等地的抗日武装秘密到此汇聚,聆听省委重要指示,东红埠岭村成为全省抗日斗争的心脏。虽然时间短暂,但其驻地旧址永存,成为新时代革命传统教育的鲜活教材。
“看到纪念碑,想想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付玉凤书记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顾念自己的那点个人得失。”
“村里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人’和‘钱’的问题。把群众关心关注的事解决好了,实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群众就支持咱,村庄的发展就一天一个样。”
纪念碑的旁边是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基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不忘记历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堂课得时时上,更得让青少年接受这样的爱国教育,付玉凤书记说。
思想教育跟上了,村民们干劲才十足。帮助村民们发家致富,付玉凤真是挖空心思,比如村庄周围各村产品丰富,如当峪柿子、柳桥峪小米、西沟椿芽等,都可利用本村村内电商人才及村外优秀人才资源进行销售。她还预想搭配京东数字物流园项目,建设大型停车场一处。并指出其优势:位于本村高速公路下路口有合适土地一处,面积约100亩,适合多量大型车辆停放。另外东红埠岭距离京东数字物流园仅5分钟路程,交通便利。第三此停车场可结合村内闲置房屋,实现住宿保障。以上三个项目均能解决村内部分闲置劳动力,同时增加村内集体收入30万元以上。
如今的东红埠岭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建成的文化广场,村民晚上跳广场舞、拉家常,其乐融融,小学生们呢也不定期开展各种研学活动,茶道、棋艺均可观摩。新建的蔬菜大棚,生机勃勃。在这个初冬,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看到东红埠岭村,风清气正,在升腾的烟火气里,这片热土,这个村庄,在一片暖色里,春意盎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