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山不会忘记
在“聚乐村”的日子里(2)
王玉华
每年正月十五和接下来的三天,是“聚乐村”饭庄员工最有幸福感的日子。
博山有个独特的传统风俗,那便是每年正月元宵节都要举行叫人眼花缭乱的扮玩活动。

博山的扮玩娱乐活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每当元宵节临近,博山城区周围的村民们都会组成了一支支扮玩队伍,身着五彩斑斓的衣裳,纷纷奔向博山的街头巷尾,尽情表演着各种节目,城区里的人们总是怀着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走向扮玩的场所,在人山人海中挨挨挤挤地欣赏着那璀璨夺目的花灯,享受那期盼了一年的扮玩盛宴。

但自从日寇侵占博山后,每年的元宵佳节,整个博山城里再也见不到那个万家灯火、万众欢乐的沸腾场景。

然而,位于西冶街的“聚乐村”饭庄却一直坚持用自己的独特商业文化,来庆祝元宵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1942年正月十五到了,按照惯例,柜上的全体人员都提前到岗,各自按照分工整顿铺面,清扫卫生,添置货源,做好开店准备。十五、十六、十七三天,饭庄开始集体会餐,柜上摆席,上下人员一律参加,饭菜丰盛自不得言。席间,主持人还要求大家每人都要演出节目以活跃气氛,讲故事、说笑话、唱戏曲、拉家常都行。总之,每人都必须来上几句。

在饭庄,王光明有一个叫马立明的好朋友。博山本地人,他会讲历史故事也会唱京戏,两个人爱好相同,又是同龄,还住同一间宿舍,闲暇时你来一段史书我来几句京戏,宿舍里好不热闹。
这天过元宵节,午宴聚餐酒过三旬,主持人给众人出的第一个题目是“用一字开头”说句吉祥如意的话。大家争相献言,有的说“一马当先、”有的说“一帆风顺、”有的说“一丝不苟,”还有的说“一如既往、一鼓作气、一鸣惊人等等。”
王光明用胳膊肘碰了碰坐在旁边的马立明,小声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马立明立刻起身,大声说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话音刚落,大厅里一片叫好、一片掌声。
大家的掌声平静下来后,主持人面向大家高声说道:“大家说,请马立明先生来段故事好不好?”
“好、好!马立明、来一段,马立明、来一段…”
盛情难却之下,马立明一马当先,绘声绘色地向大家奉献了一个“汉朝名相张良巧遇白胡子老头”的故事。
故事的具体内容,马立明是这样讲的的:
“忍字头上一把刀,遇事能忍方为高。话说汉朝有个名相叫做张良,他能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更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才。但你知道他哪里来的这等天大的本事吗?这是因为他有缘结交了一个白胡子老头。
那张良名良字子房,乃战国末期韩国人,河南颖川人氏。张良出生于贵族世家,妥妥的正宗官二代:张良的爷爷曾是韩国三朝国相,亲爹张平也在韩国辅佐过两代国君,史书上称之为“五世相韩”。
话说那秦始皇灭亡韩国一统华夏之后,哪里还有张良继承显赫地位的机会,于是张良狠心之下,变卖了所有家产,开始重金收买天下刺客,发下毒誓,一定要刺杀赢政以解心头之恨。
那张良虽然自幼体弱多病,手无缚鸡之力,但重金之下,必有勇夫相助!最终如愿买到了一位力大无穷的大力士。这大力士勇力过人,能够把120斤(合今60斤重)的大铁锤当作标枪玩耍,于是,张良命人打造了一个重120多斤的大铁锤,两人准备伺机行刺。
公元前218年,始皇赢政要外出东巡了。 皇帝外出动静大啊,按照惯例,始皇巡游都是乘坐六匹马拉的大车,手下文武大臣乘坐四匹马拉的大车。张良贿赂线人,秘密得到了始皇东巡的行踪,合同大力士一起埋伏在了阳武县一个叫做博浪沙的地方(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县城东关),那里是始皇赢政东巡的必经之地。
天知道赢政这次东巡外出改变了办法,按排出动的36辆车全是四马拉车,只在中间安排了一辆特别豪华的疑作自己的马车,在路途行驶巡游中,始皇时不时地随意换车,但就是不坐那辆豪华车辆。
巡游的队伍来到博浪沙,可让行刺的张良犯愁了,前后左右就是找不到那辆六匹马拉的车,只好认准中间那辆最豪华的,指挥大力士抡起铁锤向车奋力砸去,铁锤砸下,车毁人亡。张良和大力士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隐姓埋名潜往江苏下邳。

但令张良意想不到的是,始皇并没有乘座那辆豪车。行刺之事让始皇极为震怒,限令全国连续20天通缉严打捉拿刺客,但刺客到底是谁,无从查起,张良二人得以“逍遥法外”,大搜查20天后,此事不了了之。
《史记》记裁“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二十日。”
刺杀秦始皇震惊朝野上下,面对朝廷举国追杀之祸,张良理应似那惊弓之鸟四处躲藏,但此人行事往往不按常理,事后竟然象无事之人,常在闹市大街闲庭信步。
一天,张良正在下邳的街道上坦然行走,正要过桥之时,遇见一个当道坐着的白胡子老头,那白胡子老头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张良直看。张良乃胆大之人,也用两眼直勾勾地看着老头。俩人虽然没有舞枪弄棒,但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理战已经开始。
就在二人相互对视之间,只见白胡子老头把鞋‘啪’的一声把鞋一脚蹬到了桥的下面,大声说道:‘你,鞋!’

这时候,张良打心底里就不愿打理老头,但转念又想,不就捡个鞋嘛,跑下去,就把鞋捡了上来。
老头接过鞋来,又啪唧一下把鞋甩到了桥下,说:“你,动作太慢,重捡!!”
张良心里那个气啊,恨不得上前揍这臭老头一顿。但他又琢磨,我都忍过一次了,索性我就再忍他一次有啥了不起的。又跑到下边去把鞋捡了上来。张良刚把鞋递过去,老头又‘嗖’的一声把鞋甩桥底下去了。你说,到这地步了,叔可忍、婶不可忍啊,一般人的话,早就翻脸了,但人家张良没有。
这回,不用老头吩咐了,张良‘嗖’的一声就窜到桥底下,又把鞋给捡回来了。
‘给我穿上!’
捡都捡了,穿就穿呗,谁怕谁呀!
你看人家张良是怎么做的呢?那是‘长跪履之’啊!不仅给老头穿,而且还‘长跪’着把鞋给老头穿上了。
老头那边呢,连个谢谢都没有啊,‘你,五天之后,早上,还来这里见我!!!’
如果是你遇到这事,五天之后你还去吗?但人家张良按时赴约了。
五天之后,张良又来到这桥上,老头早就在那里了,这么慢吞吞的,老头生气了:‘回去吧,五天后再来!’
五天之后,天还没亮,张良就又到桥上了,老头早就到那了:‘你又迟到,回去吧,五天之后你再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干脆午夜12点没到,人就已经在桥上了,过了好一段时间,老头来了,捻着胡须说:‘孺子可教也,我看你能忍辱负重,将来必成大器,老夫送你上青云!来来来,老朽把一本天书送与你。’
张良接过书后低头这么一看,喜出望外,原来上边写着‘太公兵法’四个大字。
张良得了《太公兵法》,自此辅佐刘邦,大败项羽,建立汉朝,被封留侯,成为“汉初三杰”之一,青史留名传遍天下。

再后来,司马迁把这个‘圯桥进履’的故事,写进了《史记》。”
马立明一段“张良预谋刺赢政,圯桥进履得天书”的故事自是赢得满堂喝彩。就在众人一片掌声之中,他趁势大声喊道:“王光明,来一个,王光明、来一个…”
见此情景,主持人快步走到王光明跟前,礼貌地打了个“请”字的手势。
无奈,王光明也起身来了一段“关云长封金挂印,护嫂寻兄义无双”的故事:
“话说三国名将关羽关云长,与结拜大哥刘备刘玄德情谊无双,尤其是‘千里走单骑、护嫂寻兄长’等章段那更是让世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南阳陈震带来刘备亲笔书信
关羽被迫降曹后,曹孟德给他的那个待遇,好的简至就没法说了。但关羽人在曹营心在汉,听说大哥还活着,就立马带上两位嫂夫人,趁着月黑风高出了曹营前去寻找。

封金掛印,不带走一分一毫
这下,曹操手下的将士可就不干了,我们曹营从上到下,不管是初创天下的功臣,还是后来归降的将兵,丞相对谁也没像对你关羽那么上心啊。给你封了‘汉寿亭’不说,还上马金下马银的,里里外外都让你风风光光,最后连赤兔马都牵到你的手上。就这样你还是要走,你这是油盐不进、拿丞相当冤大头啊!大伙一商议,决定立马去追。

但却见曹操一摆手说:‘诸位息怒,人各有志,各为其主,千万莫要为难关将军,我还要亲自去送他一程。’

话虽如此,但大家心里都明白,放走关云长,犹如放虎归山,将来再见之时,就是你死我活之日。
但即便这样,曹操不仅不喊打喊杀,还真的亲自去送了关羽一程。不得不说,曹孟德那个真是天下少有的爱才之人!
曹操一直认为,忠义二字,只要价钱出的高就能买到,但关羽的义举却让他知道了天下还有‘情谊无价’这四个字。如果不是他亲身经历,曹操一辈子都不会相信人间会有这事。

曹操对关羽除了喜爱,更多的是欣赏和尊重。人和人之间上升到了这个层面,那就不是钱不钱的事了。关羽成为曹操一辈子爱而不得的追求和遗憾。
关羽带着甘糜二位嫂夫人,车马匆匆急忙赶路,正行间,听得身后有人喊:‘关将军、关将军请留步!’
越怕啥就越来啥,曹操还是追来了。关羽吩咐手下:‘你们看护好嫂夫人先走,我随后就到。’
关羽调转马头,面向曹操一抱拳:‘关羽不辞而别,还请丞相见谅。’
‘关将军,我欣赏你的勇猛忠义,人各有志,既然你去意已定,我曹某人决不阻拦,我特意来送你一程。还给你带来一些银两,以备路上之需。另外,还准备了一件锦袍,你一定要收下,操愿与子同袍。’
关羽是个重情之人啊,你跟他硬来,那他一点都不会惧你,但你跟他来这个,可真是戳中了他的软肋。此时,关羽心头一阵一阵发热,几次都要翻身下马,但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动啥也别动感情!敢快撤、敢快撤!!’
‘丞相的厚意关某收下!’关羽言毕,就用青龙偃月刀把那锦袍挑了过来,往身上这么一披,浑身更是增添了一股英武之气!

关羽一抱拳:‘丞相,我们后会有期!’转身打马、疾驰而去。他怕多留几秒钟,自己都会改变主意。曹操给的这匹赤兔马,跑起来四蹄不沾地,转眼间一骑绝尘,不见了踪影。
曹操站在原地,一直目送关羽走的无踪无影,心底泛起一阵阵酸意……
关羽跑了好一会也没见到嫂夫人的车马踪影。心想:完了,一定是出大事了。
正着急呢,只见前边的山上下来一队人马。关羽想,这荒山野岭的,嫂夫人一定是被这伙人给劫走了。
关羽刚要过去厮杀,那边领头的来到关羽的马前,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关将军,嫂夫人被我们劫到山上去了!’
闻听来人这么一说,关羽心头一惊,刚要举起青龙偃月刀,又听来人说道:‘将军息怒,刚开始我不知道,后来嫂夫人说了,我才明白啊!但我那同伙,他想把两位嫂夫人都留下,我俩一人分一个,做压寨夫人。我不同意,我俩就干起来了。’
关羽听到这,红脸立马变绿脸了,青龙偃月刀就举起来了:‘好你个胆大的蟊贼。’
‘将军息怒,我已将那吃了熊心豹胆的家伙给砍了,嫂夫人毫发未损,您请看,那不是两位嫂夫人过来了吗!’
关羽搭眼一看,果然,二位嫂夫人被人搀扶着走了过来。
‘让嫂夫人受惊了!’关羽下马给嫂夫人深施一礼后,又转身扶起仍然跪在地上的壮士,施礼道:‘多亏壮士搭救,才免于让两位嫂夫人遇难,如果让嫂夫人被人凌辱,那我还有何颜面去见大哥呀?请受关羽一拜!’
‘关将军,不敢当啊不敢当,我做梦都想在您的鞍前马后效力,求你今日务必收留我。’壮士连忙回道。

关羽惟恐误了护送二位嫂夫人大事,就对壮士言道:‘壮士,我带着嫂夫人实在是多有不便,我们后会有期。’这一回,关羽派人把嫂夫人的车马围在了中间,而他在前边是寸步不离,护着嫂夫人的车驾继续前行。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雨。车行半路上时,老天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人马本来就是又累又饿,这回又让大雨浇了个透心凉。好在看见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茅草棚,就赶快把二位嫂夫人安顿进去。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在茅草棚外边这么一站:
这草棚子虽然是破,风可以进,雨可以进,但人不能进!
大雨已经把他淋成了落汤鸡,但他怎么都不肯进这个草棚里边去躲一躲。 就这么在嫂夫人的草棚外,默默地站岗。
雨越下越大,草棚子也是风雨飘摇,两位嫂夫人在草棚里面冻得直打哆嗦,这样下去是非病了不可。
这可咋整?正着急呢,打远处过来一个老头,‘将军,茅草屋太危险了!还是到我家暖和暖和,躲躲雨再走吧?’
关羽想,这兵荒马乱的,谁会冒着大雨,跑这里来邀请一群执戈披甲的人,去进自己的家门?这人肯定没安好心,两只丹凤眼一瞪,没把老头吓个跟头。
老头知道关羽怀疑他是坏人,就说:‘我看你们不像是为非作歹之人,才冒雨相邀,真是好心当做驴肝肺啊,走了!’说完转身而去。
关羽这么一想,也是啊,你看这个老头慈眉善目的,不象是个恶人。再说了,他走道都离了歪斜的,他还能把我咋样?手下这些又累又饿的人马,再不修整就都散架了。于是赶紧上前寒暄。
原来啊,人家这老头还是汉朝归隐的一个小官,对刘备刘皇叔也是钦佩有加,两人这么一说,越啦越近乎了,关羽就率队随老人回到了家中。
老人准备了丰盛的酒菜,热热乎乎的酿酒,还一次一次地给关羽劝酒。但任凭老头怎么劝,关羽就是一句话:“您干了,我随意。”从头到尾一口没沾,并郑重的解释说:
“老人家见谅啊,关某人护送嫂夫人重任在肩,决不能因贪杯误事。”
关羽的一言一行,让老人家敬佩不已,便说道:“关将军,老朽有一事相求,我儿现在荥阳任职,我们父子已经很久没有通消息了。我听您说要打荥阳经过,我有一封家书,烦请将军务必帮忙带给我儿。”
受人滴水之恩,本当涌泉相报,何况这兵荒马乱的,烽火遍天下,家书抵万金啊。关羽将此事一口答应了下来:“小事,关某一定带到!”

过了黄河,就是河北地界
关羽不知道的是,当时他也只是想满足一个垂垂老者做父亲的一点心愿,没想到就这么一点小小的善念,却成为接下来救了他跟嫂夫人、还有一众人等性命的善因。
接下来的就是‘关将军千里走单骑,他要过五关斩六将。’欲知后事如何,自有下回分解。
故事讲完了,大家直呼不过瘾,坚持让王光明再献一个节目。盛情难却之下,他便又来了一段京剧《甘露寺》。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