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善、字若水,1981年春天,我曾经与若水先生在白芬子党委是同事,他又是我的领导。后来组织安排他到泰安农学院学习,直至任安丘县委组织部部长,联系少了一些。后几年调任潍坊市农业局任局长,我在潍坊党挍培训班学习,在他的带领下前去看望一位收藏家,大量的收藏品如印章、书画、瓷器等艺术品,看后使我受益匪浅,看到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非常向往退休后也和这位收藏家一样,在艺术的海洋畅游。
九十年代末,他调回家乡任安丘市人大专职书记、副主任。其时我任安丘市文化局局长,正值安丘市书画协会改选,请他出任安丘市书画协会会长。我任安丘市书画协会秘书长,因为工作关系交流学习机会就多了。安丘市书画协会近几年没有开展工作,协会也被民政部门注销。重新成立难度很大,一无经费、二无办公地点,工作难度大。若水先生积极做各方面的工作,顺利的召开了安丘市书画协会成立大会,在他的领导下,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
一是举办了首届安丘书画名人回乡展。邀请了在外的安丘籍书画家如:中国楹联泰斗、诗人、书画家马萧萧先生,西安美院教授、画家韩琦先生,上海市诗词协会秘书长、楹联学会会长、书法家鞠国栋先,旅台书法家李世家、李步青先生等十几位书画名家回乡举办了展览,共叙亲情、友情与家乡的过去与现在,研讨家乡的文化事业。
通过这次回乡展,拉近了距离,增进了了解,充分利用在外的安丘人文化资源丰富,为家乡经济与文化建设牵线搭桥。二是,马萧萧先生回京后,为我们安丘市青云山、青云湖等题写了大量书法作品。也为三十里铺村小学,题写了多幅励志名言名句,为青少年发奋图强,多读书、读好书,打好了很好的教育基础。有一次,马萧萧先生去参观同乡周倜先生在京举办的“欧亚美陶瓷展”,了解到周倜先生想捐赠这批陶瓷,打电话告诉了我。张贵善先生亲自与我去北京,通过马萧萧先生介绍,与周倜先生达成协议。最后分五次将周倜先生收藏的215件珍藏的陶瓷运回安丘市博物馆,专馆展出。
经过安丘市首届书画名人回乡展活动,我们与安丘籍在世界各地的书画家们,建立了广泛地联系。例如上海市文化名人大收藏家鞠国栋先生,他老人家将1080件无偿捐赠给了家乡,就是若水先生与我的真情实意感动了鞠国栋先生,最后决定将毕生的收藏放在故乡安丘。
通过我们与文化名人的长时间交往,我俩也爱上了文化与收藏。若水先生爱好广泛,安丘境内地下资源丰富,在雹泉镇发现了部分木化石,这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贝,是亿万年前原始森林埋入地下,最后形成了玉化,是不可再生资源。若水先生将他收藏大量的木化石无偿捐赠给安丘市青云山公园。
安丘市电影公司搬迁,他听说有近千件电影海报,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他迅速告诉我,是否及早安排电影公司,注意抢救保护,否则工作人员当废纸处理了,损失就大了。不幸事情还是发生了,过去了一段时间,他在一个收废品的地方发现了大量的电影海报。若水先生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全部进行了清点造册。共整理出近千份电影海报,都是六、七十年代的很有文化价值的纸质藏品。
若水先生从2000年开始,爱上了收藏古钱币。多次请安丘古钱币收藏家程欣介绍他的藏品。古钱币是一个浩瀚的海洋,古钱币收藏在艺术品收藏门类中是大项。中国历史悠久,钱币品种多,收藏鉴别困难重重。若水先生购置了古钱币方面的书籍进行反复学习,并且参加了数次古今钱币展。通过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看实物,干中学、学中干,自己在钱币收藏方面已经有所成绩。他收藏的千余古钱币,上至春秋战国、夏商周,下至秦汉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古线币都有。他将所收藏的古钱币编辑成册,全部进行了诠释,印刷成上、中、下三册,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财富。
若水先生爱好之泛,对邮票收藏与书画收藏,也有很大成绩。曾经将他收藏的邮票与书画藏品展示给我鉴赏,邮票品种自七十年代开始,至今已有近百件成套邮票藏品。书画作品收藏也很有成绩,他收藏的近现代书籍以书画为主,国家级书画家与省级书画均有收藏。
若水先生曾经对我讲过,我为什么回到安丘,主要是自己的身体健康出现了小问题,失眠多梦四肢无力难已性任过重的工作。再是对艺术收藏有了兴趣与爱好,有收藏这份爱好,可以自己哄自己玩。喜欢收藏,是人生一大乐趣。收藏是一种既能提高自己素养,又能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文化行动。同时,收藏各类艺术品的过程,不是追求精品的过程,而是让我们对人生有所依恋,对传统有所认识,对岁月有所回忆的过程。对我来说收藏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休闲,是一种精神调节剂。
2004年,在若水先生积极倡导下,市人大与市林业局组织力量,将安丘境内的树龄五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进行摸底普查。据统计全市有八百多棵,按照国家对古树名木制定标准,豋记、编号、造册、挂牌,建立档案,并出版了《安丘古树名木》一书。若水先生在三十里铺村有一处老宅,院子里有一棵古槐树。前几年村里规划道路,他为了保护好这棵古槐树,专门给它树碑刻纪念,并且盖起了高高的院墙进行保护。
若水先生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看书、学习、写作,同时又对所收藏的艺术品进行分折研究。前几年将自己的笔记进行整理,出版了30多万字的《上善若水》一书。书中主要回顾了自己在求学、求职,由一个农家子弟到县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方面的事情。他在求学时,村里的老师给他起的学名,辈分为贵字名善。
他这本回忆录在出版前,我们几位挚友讨论书名,我的建议是:用《老子》名句“上善若水”为书名最好,您名贵善,字若水,也非常附合您的为人处事风格。“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悟,故口于道。在道家的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如此。若水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在多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不断更换角色,但他与人为善的理念和处世方法不变。
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
甲子年我生日,张贵善先生与栾光斗先生为我撰写的贺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张悦胜先生书
作者李连科
【作者简介】李连科、男、字三元,1951年生于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郭家庄子村,中央党校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安丘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安丘市文旅局局长,从医、从政、从文。任安丘市旅游局长期间,开发了著名景点——安丘青云山民俗娱乐园景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收藏协会会员,出版有《安丘文化志》、《安丘民俗》、《安丘书画作品集》、《非洲之旅》、《安丘浯阳李氏族谱》合著《安丘历史文化丛书》、《三河文集》、《安丘百名进士录》等著作。退休后曾担任安丘市书画协会秘书长、安丘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安丘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