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千年古城 百年商埠
文、图/李伦
羊城天气,秋临夜雨,一觉醒来,又是阳光灿烂。由广州到梧州,自驾车约3个小时,方便快捷。

梧州古称“苍梧”“广信”, 位于广西东部,广东西部,两广交界处,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城,与广东一衣带水;桂江和浔江在梧州市中心交汇成为西江,自古以来便被称作"三江总汇”,也是两广人民的母亲河。
梧州市博物馆,位于梧州市珠山顶河滨公园内,是1959年10月创建的一座综合性的地方博物馆。截至2019年末,梧州市博物馆收录藏品数有7528件/套,其中珍贵藏品2208件/套。2018年9月,梧州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博物馆是了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是知识的宝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英领事署旧址“有段古”
英领事署旧址
1897年,中英签订了《中英缅甸条约》附款专条,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以保护侨民在梧州贸易利益为名,强行买下了白鹤山等三个山头,在白鹤山顶建起了英国领事署,派驻领事,以构筑侵略中国的又一个桥头堡。据有关资料显示,英国人购买白鹤山及附近两个山头所需付出的地价,仅"二十四千铜钱"而已。按清末银元1元兑换制钱1000文的规定,"二十四千铜钱"即银元24元。当时,在正常年景下,1元钱只能买中等米25斤左右。白鹤山及附近两个山头的地价,仅等于600斤米的价值而已。清政府丧权辱国的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1925年,梧州各界声援上海“五卅”运动和广州“六二三”沙基惨案,举行示威游行,游行群众包围英国驻梧州领事署,抗议英方暴行。以各种方式声援上海和粤港工人的大罢工斗争。工人们封锁了梧港交通,组织罢工纠察队,检查没收外国货并公开拍卖。当时为外国人雇佣的500多名工人全部罢工,使在梧州不可一世的洋鬼子生活难以为继,英国被迫撤销其驻梧领事署。
“帝国主义者被我们赶到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挑行李、运东西经下关走了。工厂停工,商店开不了门,买不到吃的,他们看势头不对,不走不行。”当时参加力行工会的全德章生前曾记下了这样的回忆片段。“所有在英领署工作的华人,一律都辞退出来,因为没有中国人的帮助,尤其是住在那相当高的山头上,食饭挑水,都成问题。英国领事惊慌逃下兵舰,退回香港,以后一直不敢回来。”
1928年,广西省政府以25000元港币收回英国领事署,时任广西省主席的是爱国人士桂系“四大巨头”之一的黄绍竑。
1931年,白鹤山正式辟为河滨公园,“还我河山”碑始建于1932年6月,是当年梧州人民反帝斗争的真实写照。该碑的碑文为1932年曾任梧州市市长黄同仇先生撰写,记载了梧州人民收回英领事署,建立河滨公园的主要经过。
梧州古八景之一的白鹤山上“鹤岗楼“,清代诗人有”城西隔岸叠翠稠,落日平岗见鹤飞“的诗句。广场设有露天的粤韵戏台,平时定期有粤剧表演。
梧州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不仅是岭南古都,而且在历史上多次成为政治、军事中心。明成化六年(1470年),明宪宗在梧州创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总督府,还有总镇府、总兵府,是全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三府同辉”的总督府。


梧州原来的“两广总督府”已经改名为“岭南文化园”,总督府现在岭南文化园内,进园参观票价仅需1元/人,象征性收费。
这座带着岭南古城风貌的标志性建筑,与它独有的岭南文化气息,映入我们的眼帘。
“岭南文化园”已成为当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游览胜地
阳明先生,其事功,其志业,卓然一代伟人,断非寻常儒者所能及。——左宗棠
明代著名的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教育家王阳明也曾在此担任两广总督。王阳明精通儒道佛三家,阳明心学宗师及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合称为孔孟朱王,公认为“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阳明父亲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龙山公王华先生。
王阳明不仅平定了“思田之乱”,还用文德来感化人民,消除人民的反抗思想,创办了敷文书院,加快了中原文化向岭南地区的传播,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和平与繁荣
言心学者必能任事,阳明辈是也。大儒能用兵者,惟阳明一人而已。——康有为
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孙中山
文成之术,非贵能从政也,贵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章太炎
这里是梧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门楼造型大气壮观,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矗立在梧州市白云山风景区山顶的“西江明珠塔” 有此简介:“站在西江明珠塔的观景平台上,您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四周美景如画,尽收眼底。向东眺望,广东省的壮丽景象隐约可见;南望则看到粤桂合作区的蓬勃发展;西顾,则是珠山公园的绿意盎然与龙母庙的古朴壮重,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诗情画意的描述,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感受到粤桂两地人民同饮一江水的情谊。
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后,逐渐发展成为珠江流域的著名商埠,开始兴建骑楼建筑,昔日的骑楼城商家云集,最鼎盛时共有大小商号1500多家,造就了上万富豪。

骑楼城位于广西梧州河东老城区,现存骑楼街道22条,总长7公里,最长街道达2530米,骑楼建筑560幢,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国内罕见。彰显了梧州“百年商埠,梦幻骑楼;岭南美食,香飘万里”的独特文化神韵与魅力。
梧州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毗邻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背靠大西南,邻近东盟,水运发达,交通便利,历来是区内及云贵川等地商品货物的集散地、华南著名的商埠,素有“西南门户”、“百年商埠”、“小香港”之称。
梧州,在两千多年的建城史里,有一千多年的时间都归属于广东,人们普遍用粤语交流,城市骑楼建筑群、居民习惯吃粤菜、饮早茶,被称为一座“最不像”广西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戏曲艺术的代表性剧种之一,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粤剧文化、岭南美食文化、骑楼文化……被誉为桂粤港澳四地同根同脉的文化名片,梧州,又是最似广东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