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家介绍

许一川 名志广,笔名笑冰,号长风堂主,龙虎山人等,毕业于哈师大,师承中国画研究院黄衍院长。
当代著名美术家、中国美协会员、美育学者、人民大会堂首席美术家、建党百年人民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国家一級美术师、北大培文课程研究员、教授,中央美院国画系首席课座教授,曾在多所院校任教,并被中国国画创作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上海国画院、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新加坡艺术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英才半月刊杂志书画院等多个国内外专业机构特聘为院长、专家学者、高级顾问等职。
作品赏析












画途正道是沧桑
——许一川艺术六十年回顾展及其里程碑意义
2023年5月24日,为期五天的许一川艺术六十年回顾展成功闭幕了,此次画展盛况空前,参观者络绎不绝,好评如潮,至今仍热度不减,特别是开幕式上前国务院礼宾司官员,我国著名老一辈书画家古今明先生对此次画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他美术界领导及社会各界代表也都对此次画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从画展的盛况及社会各界的反响来看,此次画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这次画展是多年来我国美术展览平台为数不多的将画家跨度60年的作品集中进行回顾展,时间跨度之大,作品题材之广,社会评价之好等方面都是多年来罕见的;
其二、画展的成功,体现了画家高扬主旋律,守正创新,走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艺术道路是正确的。
画家许一川先生一直恪守艺术服务于人民的信条,从艺六十年来,牢记毛泽东同志和习主席关于艺术服务于人民的系列讲话,心中充满浓浓的家国情怀,始终不忘社会责任感和艺术使命,此次画展中展出的80幅精品,无论是《东方红》、《黄河之水天上来》,还是《鼓浪屿之春》、《四季长城长卷》等作品,无不体现着画家高华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服务人民的情怀,在艺术思潮翻涌,主旋律式微的当下,许一川先生的画作让画坛和社会为之一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福克纳曾说过,他说:“说到底,艺术的力量,是道德的力量”。观者们普遍感受到了许先生画作的道德力量,这力量即是对盛世中华的讴歌,也是对大众润物细无声的教化。
这次画展,也让社会各界重新感受到久违了的熟悉,那就是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期间画坛的正大气象,那时的中国画坛名家辈出,精品纷呈,每一位大师级画家的作品都体现出境界的高华和主题的昂扬,那时期涌现出了像石鲁,傅抱石,潘天寿,钱松岩,李可染等艺术大师,这些大师级的画家让中国画坛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时隔一段时期的徘徊与探索,大师趋于沉寂的画坛因这次许先生的画展再次涌动起来,许先生的力作让大家眼前为之一亮!时代呼唤昂扬向上,激励人,鼓舞人,教化人的作品,许先生作品的震撼出世和大众对大师级艺术作品的翘首以盼恰好汇合于北京中华世纪坛,这是巧合也是必然,她预示着中华新世纪画坛新气象新面貌的出现,时势造英雄,新的时代定将孕育出新的艺术大师。
其三、此次画展向观众展示了与传统山水画表现形式不一样的新山水画,这种新山水画,其理论与风格技艺对开拓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理念和形式有着巨大的推动意义。
传统山水画走过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其创作理论和创作技法已趋于成熟,如何在新时代下,紧扣时代脉搏,推动时代发展,增强文化自信,这给每一位画家提出了新的课题,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开拓创新,既要坚持中国画的基本要素,又要吸收借鉴西方绘画中合理的成分,许多画家都做了并正在做着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许一川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并且许先生的创新有别于其他画家:
第一、他的创新是以守正为前提的。他尊重传统,吸收传统,不做浮萍式的无根基摸索,那种光怪陆离,无缘由的形色夸张,主题不知所云的所谓创新与他无缘,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统揽他的每一幅充满活力张力时代印记的作品,都会让观者感受到那植根于传统,而又让人耳目一新的中华民族的铮铮风骨、张显着汉唐风韵的深厚民族底蕴!见证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魅力所在……从这一点上看,他画的就是中国风骨、民族风情、时代风尚,而区别于那些不不仑不类的粗枝乱造自我标榜的牛人之作。
第二、他的创新是越创越好。探索是有风险的,创新不一定都能成功,有的创新,新倒是新了,但离好却远了,许先生深悟画坛大师李可染先生的那句名言: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作为有抱负有作为的画家,不能死守着传统,吃前人剩下的馍,要有创新的胆量,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中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两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许先生就是在守之,继之,改之,增之,融之当中对中国画做了可贵的创新探索,在大胆创新中又注入其魂魄,使得其创新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许先生的艺术创新归纳起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灵动的线墨和浓烈的重彩相结合;第二,整体的散点透视与局部的焦点透视相结合;第三,风格的写意与物象的写实相结合;第四,绘画要素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第五,气势磅礴与精微细致相结合;第六,朴茂平实与华彩激扬相结合。正因为如此,共和国第一代礼宾官古今明先生对许一川先生的绘画风格定义为重彩青丹纪实写意山水画,可谓精准恰当。
其四,许一川先生的重彩青丹纪实写意山水画有助于将中国画推向世界,提升中国画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人类历史上有两座绘画高峰,一座是西方的重彩写实绘画;另一座是以线描为主的中国写意画,前者重再现,后者重表现,前者重科学性(如解剖,光影,透视等等),后者重人文性(如意境,抒情,教化等),在国力影响着艺术的今天,谁的综合国力强,谁的艺术认可度就高(如美国的大片,在世界各地畅行其道),同时,艺术风格和特点也是国际认可度的因素之一。论艺术的高度,中国画丝毫不比西画差,从哲学性,人文性和教化性上讲,个人认为中国画有超越西画的地方,但由于传统中国画,十分强调写意性,宋代以后更是重笔墨轻色彩,重意境轻写形,重散点透视,轻焦点透视,这与西方绘画拉开了较大的差别,因此有的西方人看不懂中国画,特别是看不懂传统中国画,像八大山人不着色彩的超简约,超深意的大写意作品西方人能体会透的不多,看不懂就无法亲近,不能亲近也就难以接受和认可。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画走向世界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为了让国际友人能更好地接受中国画,中国画在风格,技法和理论上进行适当的出新是必要的,西方人的审美观比较重视视觉冲击,强调色彩的浓烈和造型的写实,焦点透视更是西方绘画唯一能理解的透视原理,许先生的绘画风格,是在不消减中国画优良传统基础上发挥了色彩的功能,强调了造型的写实和局部的焦点透视,这使得西方人能看得懂中国画,为中国画走向国际,提升中国画的国际认可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览许先生的画作,感慨良多,总的感受就是一幅好的绘画作品,一定是境界高华,技法高妙,品味高端的作品,尊重传统,借鉴外来,服务大众,这正是许一川先生一生所坚持的,这也应当是任何有抱负的艺术家终生所坚持的。
不被陆离遮双眼,画途正道是沧桑。
许一川正值一个艺术家炉火纯青境界的创作盛年,希望他的艺术之树长青,会有更多更经典的艺术作品问世,为中国文化复兴不负时代走向世界做出建树!
赵法瑶
2023.05.29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