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散文网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激发当代华语作家的创作激情,推动当代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鼓励诗意美文写作,传承优雅古典汉语,展现中文独特魅力,由中国散文网、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四届“三亚杯”当代华语文学大赛评选工作已结束。
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人民日报》社原文艺部主任石英;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原副主任卢永璘;中国散文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叶梅;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委员、致公党中央文化委员红孩;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作家书画院院长周振华;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雁西;中国诗歌网总编辑、《诗刊》社主编助理金石开;中国散文网总编辑、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诗词文化院副院长邵建国等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评选了进入终评的作品,并为大赛题词祝贺。
本届大赛在《人民政协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青年网》《凤凰网》《新华报业网》《湖北日报网》《东方网》《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东北网》《中华诗词》《延河》《今日头条》《都市头条》等三十多家媒体的积极宣传下,得到了中外作家的踊跃投稿,有文学名家的最新力作,有华人华侨优秀佳作,也有诗歌散文新秀之作。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和港台地区及美国、新加坡、德国、奥地利、马来西亚等国家的7769位作家的作品,显示出大赛的全国性、时代性和广泛性,真正反映出当代华语文学的最新成就。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参赛作品紧扣”华语文学”和“大美三亚”主题,格调健康,语言优雅,文字精炼,寓意深刻,注重真情实感,充满浓郁时代气息和风土人情,讲述中国人文故事、传承地域民俗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具有一定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凝聚了作家们的智慧和汗水,体现了当代华语文学的新水平。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和各省市作家协会、诗歌学会、散文学会等会员踊跃投稿,成为本届大赛的中坚力量。高校教授以及多个市(县)级文联作协主席、副主席投稿参赛,为大赛增色树立了标尺。本届大赛高校学生和青年作者投稿量所占比例近四分之一,作品数量质量可圈可点。参赛作品中有的已发表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河南日报》《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国散文网》《中华诗词》《南方日报》《湖南文学》《散文百家》《天津日报》《散文诗》等。
经过初评复评,分专业组、社会组、学生组,评委会对进入终评的作品进行了评比,从其中评出金、银、铜奖及优秀奖等,向获奖者专函寄发获奖喜报。特别推荐优异获奖者加入中国散文网。获奖作品结集由出版社出版,并择优刊发于《中国散文网》《中国诗书画家网》等。
汤汤南海、粲粲三亚。第四届“三亚杯”当代华语文学大赛颁奖大会定由2024年12月中旬在海南三亚召开,同期将举行第四届“三亚杯”当代华语文学创作论坛、2024全国百名作家走进天涯海角、槟榔谷、黎苗村寨大型采风创作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积涓流以汇大海、成丰功而铸永恒。第四届“三亚杯”大赛将搭建与创作者对接的桥梁,为其提供创新、创造、创作的优质平台,吸引更多名家大手、青年作者参与到华语文学中去,推进创作根植生活、面向人民的正能量作品,在文化事业的新征程上踏出沉稳有力的华语文学足音。

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
《人民日报》原文艺部主任 石 英 题词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 雁西 题词

中国诗歌网总编辑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楹联学会诗词文化院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