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红楼梦》
李广聚(傲然)

杰作红楼传千古,影映封建斥王侯。
自古忠臣多逆子,唯有宝黛入神州。
这是毛泽东同志读《红楼梦》 后写的七绝。
读者在看一部著作时,(看一篇文章亦然)首先是想了解一下作者的出生年代,生辰八字和籍贯,我也不例外。带着这份好奇心,我对《红楼梦》的作者查阅了一些资料。
根据199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前言中称,曹雪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关于曹雪芹存在着不少的争论,他的出生时间,现在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他生于公元1715年,即康熙54年;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他生于公元1724年,即雍正二年。对于他的去世时间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是公元1763年,即乾隆27年,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1764年,即乾隆28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17764年初春,乾隆二十九年。
对于曹雪芹的籍贯一种说法是出生在南京,后被抄家迁到北京。
滿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谁知其中味?
这是红楼梦中出现的第一首诗,也可以看作引言。
世界文豪高尔基曾说过,“每一本书都在我们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
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良师益友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红楼梦》十八世纪问世,清代作家曹雪芹编著,后来由高颚整理,有73万余字,加上后40回,洋洋一百零七万字。它位居四大名著之首。这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展开。后来杀出一个吃冷香丸的薛宝钗,使故事变得更加复杂。贾宝玉,林黛玉本来是天生的一对,但是他们的爱情故事并不完美,这是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和封建社会制度造成的爱情悲剧。

对于已经退休的人员来说,没有看过《红楼梦》的人恐怕不多。早在60年前,我的中学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说中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加《红楼梦》。对于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我才对《红楼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就迫不及待买回一本《红楼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一般小说只是看一遍就了事,而《红楼梦》不是,看了还想看。当时我就有个疑问,一直没有解开,这句话,究竟是谁说的呢?是一般人还是伟人?
经查阅资料得知,早在1956年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主席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有利条件时说:“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之外,还有半部《红楼梦》。”毛主席是以曹雪芹生前没有写完的《红楼梦》来代表灿烂辉煌的5000年中国古代文化。
其实毛主席对《红楼梦》的评论还远不止这一次。根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央在1973年12月20日召开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向坐在前排的许世友司令员问道,我要你读《红楼梦,》你读了没有?“读了。”许世友回答。“读了几遍?”“一遍。”“一遍不够,要读三遍。”伟大领袖毛主席对一部书如此关注,给予高度评价,恐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究竟是为什么?经过多年思考,我终于找到了答案。答案就是:这部名著不但规模巨大,结构宏大,题材重大,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是具有经典性的。所达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高度在古代文学史上都是无与伦比的。它既是恢宏的文学作品,又是包罗万象的知识宝库,整部著作语言是凝练的,诗词是盖世的,涉及到的知识是最全面的。在《红楼梦》里通过描述荣宁二府的兴衰,书中展示了许许多多的人物。有达官贵人,也有普通百姓,曹雪芹把大管家王熙凤塑造地八面玲珑。她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生动的人物,它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很热闹。在王熙凤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残!狠毒和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
薛宝钗才貌双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她处事圆滑,终于战胜了林黛玉;
林黛玉这个绝代佳人,多愁善感、心细敏感、她是一位伶牙俐齿的才女。她是伴着泪水长大的女孩,她嫉妒心理很重,但最终败给了薛宝钗;
贾宝玉 始终被贾母和王夫人宠着,他整天混在女孩子堆里,儿女情长,胸无大志,她恨自己不是个女孩,她认为女孩子是水、是玉、是花,而男孩是土,是豆腐渣。他深受姑娘们爱戴;他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被一群群女孩子把他围起来。
刘姥姥朴实憨厚是普通劳动人民的代表。他没有文化,闹出许多笑话为这部书增加了许多趣味和笑料。书中能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写的如此鲜活,这是难能可贵的。
从读红楼梦中受到的几点启发:
一是从红楼梦这部书中可以学到方方面面的知识。
研究医学的可以学到医学知识;搞建筑的可以看到建筑样板;研究人文的可以了解处世哲学;喜爱花草的也能学到花卉养殖相关知识。美食家可以学到红楼梦中的精湛的烹调艺术。能把茄子经过多道加工做出肉味来,真是令人拍手叫绝。
热爰文学的,喜欢诗词的都能从中学到文学,写作知识。林黛玉就是一个对古代诗词很有建树的人。多少年来,为什么红楼梦长兴不衰?因为它有无限的生命力。人们读后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二是可以学到曹雪芹的写作艺术和表现手法;
三是可以学到诗歌诗词的写作艺术。在这部书中,诗歌诗词是比较多的,全书120回,里边的各种诗歌诗词竟有121首,例如,“中秋对月”,“好了歌”,“嘲顽石诗”,“枉凝眉”这首诗是红楼梦拍成电视连续剧后的主题曲:
这121首诗就相当于镶嵌在全书中的121颗明珠,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和表现力。
四是无情的揭露了封建社会腐朽的社会制度。
另外120回每回的标题,都是八字对联式,这是别具一格的!

纵观红楼梦全书,在曹雪芹的笔下,既有对大观园达官贵人,上层人物花天酒地,骄奢淫逸的生活描写;又有对生活在最低层,食不饱腹,流落街头的记述,这正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我们真应该给曹雪芹颁发一个“全才”的金质大奖章。关于后《红楼梦》红学家俞平伯,在临终遗言中说:程伟元、高鄂对保全《红楼梦》有功;中国红学会会长,张清善指出:高鹗是《红楼梦》最后出版的整理者,《红楼梦》能够流传至今,高鹗是第一功臣。

让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把红楼梦世代相传吧!让我们所有的人及我们的后人继续从红楼梦中吸取营养吧!
为什么毛主席说“半部红楼梦”,我是这么理解的。固然有曹雪芹的《红楼梦》没有写完的原因,我觉得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毛主席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和革命的浪漫主义者,在他的诗词里有:“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昆仑)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毛主席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还有
“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无比豪迈的诗句!
从这些诗词中不难看出,伟大领袖毛主席宏图大略,气度非凡。他可能想说,后半部的《红楼梦》(社会文明史)还要靠我们这一代人来续写呢!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