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质感地活着
——读余华的《活着》
高 嵩
活着,一个简单而又厚重的话题。生活与活着密切相关。生活无非两种,“讲究着”过和“将就着”过。前者是生活,后者是活着。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区区三万六千天,真正能够自始至终能够活得有尊严、有质量,针对于每一个现实存在的生命个体而言,却是难上加难。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经历或大或小的“巅峰”抑或“低谷”,这实属正常。
余华,浙江嘉兴海盐人,1960年生,祖籍山东高唐。作为与莫言睡上下铺的兄弟,在中国当代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上都是颇为耀眼的著名作家。余华,高考落榜后当了牙医,工作之余他读了国内外的大量文学书籍,受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开始拿起笔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写作,但致力于文学创作却成为了他毕生的追求。1988年9月,他与莫言共同成为鲁迅文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创作研究生班同学。我曾拜读了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呐喊》。1998年,余华凭借小说《活着》一举夺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迄今,余华已在国内外文学杂志期刊上发表作品多篇,在文学界有着较高的影响力。
我对中国当代文学有着较为敏感的关注关照。虽然也创作过多篇散文作品,并在《齐鲁晚报》《中国石化报》《生活日报》《济南时报》以及《新潮》文学杂志上发表,但却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而已。
言归正传,读《活着》这部作品时,它骤然给我内心带来的撞击与震荡是显而易见的。作品着重讲述了富贵这样一个农村人的悲惨境况与人生遭际。他本是富家少爷,因为嗜赌如命赌光了老辈人留下的家财而一贫如洗。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身患重病,富贵前去为母求药,却在中途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历经几番周折,当他回到家中方知母亲早已驾鹤西去,妻子家珍茹苦含辛地抚养大两个儿女。但厄运并没有停止对他的侵袭与伤害的脚步,此后更是一次次降临到富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乃至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下富贵与一头老牛相依相伴,但他依旧坚强地活着,仿佛比以往活得更加洒脱与坚强。
《活着》给我的直观感悟是,人应该修行,修自己的心态。在修行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与困难,但这都没必要过多在意,因为困难和挫折就是你前行路上的试金石。当你某日成功时再回首看看,或许,一切都不会显得如此重要。“轻舟已过万重山”,相反,你可能还会去感谢它们,正因为如果没有厚实的困难与挫折的铺垫,即“功到自然成”,你就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功。当下,站在55岁的年龄时间节点之巅,我经常会躬身自省,回看自己来时的路,也曾有过鲜花与坎坷,自己谈不上成功,但至关重要的是所在单位给我提供了从青涩到成长再到成熟的空间与舞台。实事求是地讲,没有这个生存立足环境也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因此,始终抱有一颗感恩之心,在工作中不敢有丝毫懈怠,以一己之力为单位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2022年8月,母亲的骤然去世,让我沉浸在悲观、低落、焦虑甚至抑郁的状态中难以自拔,惶惶不可终日。畏难、恐惧心理像恶魔一般伴在我的左右久久不肯离去。活在这种态势下,我对自身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深深的迷茫与彷徨,迷失了人生的坐标和航向,度日如年。每当夜幕低垂,我久久难以入睡,身心长期处在低潮之中难以自拔,人也变得慵懒且萎靡不振。我有时在想,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这样活着的意义又何在?这些个疑问不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长时间挥之不去。
年1月13日的深夜,我一夜未合眼并陷入深深的思索,反思自我,突然间如醍醐灌顶,瞬间醒悟:我不能这样活着,躺平摆烂不该属于我,我应该提振精神、焕发意气,好好地活着。于是在凌晨之际,我重新穿上跑鞋,迎着冬日刺骨的寒风开始了放弃许久的跑步,在经历了最初艰难的喘息、随着距离的加长进而唤醒了身体各个器官的灵动、浑身舒畅地享受着跑步带来的出奇乐趣。14.5公里的欢愉长跑,体内分泌出的多巴胺与内啡肽使我整个人瞬间变得精神充裕、饱满,身体内原有所溢满的负能量如垃圾一般被清理的一干二净。我如凤凰涅槃般得以浴火重生,感觉太阳在我的眼里光芒四射,上班沿途所看到的车水马龙与风景画面,让我的内心充满了愉悦与兴奋,忍不住在内心发出一声怒吼:活着真好。此后,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节奏又归位到原有状态,每天工作忙碌、来去匆匆,精神饱满而兴奋愉快。
偶尔会深陷思索,沉思良久,深切感悟到生活的不易,须且行且珍惜。看过一则头条,内容是: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悉心体味其中的深蕴,16个字虽然简单,但在当下社会变革骤快、人人压力巨大,人们为了生存抑或活着而终日忙碌奔波,学生学习压力重重导致各类心理疾病发生乃至时常出现轻生事件也屡见不鲜,能够做到这16个字又是多么的不容易。
随着社会的不断延进,大家对活着可能有着更为个性化的个体的本真感受。要学会爱自己、爱健康,让身心坦露在阳光之下与正能量的围绕之中,以不枉来一遭人世间。
“时间煮雨,岁月缝花,以欢喜心慢渡;且听且忘且随风,且行且看且从容”。

作者简介:
高 嵩,山东联友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