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独具魅力的山城
文、图/罗宙纶
重庆是山城,约四分之三的面积是山地。城市建设和居民建筑多依山势而建,形成了“山在城中,城在山上”的独特景观。“这个城市很魔幻,你以为你在一楼,可能在20楼,你以为在23楼,穿过门口就到另一条街的一层”。
广州出发之前,年轻人还提醒我们,上午就到重庆,下午在解放碑附近逛逛,可以坐地铁去李子坝看看穿大楼的地铁,晚上洪崖洞看夜景,不过会很多人。网上订了解放碑附近天桥旁边的酒店,距离解放碑、洪崖洞这些重要景点,都是10来分钟的路程。
重庆解放碑是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渝中区民族路,是抗战胜利的精神象征,也是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解放碑最初建于1940年,最初名为“精神堡垒”,1947年改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1950年最终定名为“解放碑”。
解放碑是一座八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通高27.5米,碑内共有八层,设有旋梯直达碑顶,碑顶四面装有自鸣钟。解放碑不仅是重庆的地标,也是中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
解放碑周边是重庆最繁华的商业区,包括解放碑步行街、洪崖洞、长江索道等著名景点。步行街内有许多购物中心和美食街,是购物和品尝重庆美食的理想地点。
重庆解放碑不远处有家“解放碑主题邮局”,一座红色(传统是绿色)的邮筒竖立在街道中央,邮筒上方竖着一块圆形标牌,上面写着“把解放碑寄出去”,吸引了不少市民投递。
洪崖洞,全称为洪崖洞民俗风貌区 ,是兼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区 ,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滨江路,面对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可以观赏到两江汇流的壮丽景色。
我们顺着人流,先从路面乘搭扶手电梯往下走,明明是在马路边,还要乘搭电梯往下?心想,难道是进洞参观,又无需购票?原来,我们乘搭电梯显示第9层,往下乘搭到1层,才是洪崖洞步行街。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就建在悬崖峭壁上!重庆的地貌特征和建筑风格,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洪崖洞仿古商业街
洪崖洞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战国时(公元前316年),洪崖洞为一军事要塞 。宋代时,洪崖洞是一座石窟寺庙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戴鼎重筑重庆城、新建九开八闭十七门,洪崖门始为闭门 ,洪崖洞与之成为一体 。洪崖洞在明期时已成为一个商业街区,在清代时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码头,属于重庆的贸易中心 。抗日战争时期,洪崖洞是重庆市民的避难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崖洞被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始成为重要旅游景点 。
洪崖洞为“巴渝十二景”之一,同时也是重庆首个百亿级商圈的代表景区之一 ,在2007年11月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逢重大节假日,重庆市政府敬请市民不去当地热门景点:都留给游客。
洪崖群雕,在城市阳台广场中央位置,主要雕塑“记忆山城”,高约13米,宽约8米,黄铜巨型雕塑。雕塑的基座,是老重庆临江危崖,一座吊脚楼巍然屹立其上,再现了老重庆沿江风情 。
李子坝“轻轨穿楼”奇观
重庆是山城又称雾都,太早还听说有阳光,一会儿是微风细雨。在李子坝观景台撑着雨伞观看“轻轨穿楼”,但不影响游客的兴奋状态,这项国内外首例“轻轨穿楼”的设计,令游客们啧啧称奇!!
据了解,李子坝的穿楼轻轨设计难度极大,仅设计方案,团队就花了两年时间,大改了6次。“轨道和楼房看似结合在一起,其实是互不干扰的。轨道运行的时候,并不会给楼房带来震动。”“轨道穿楼”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受到城市的魅力与风采。
游客留意到,“轻轨穿楼”观景台沿台阶往下一层是公共卫生间,背靠山势而建,通往卫生间的走廊向江视野开阔,这里也可观景,望江亭啊。游客称赞在走廊小休的环卫工:“卫生间很干净……”环卫工人开心地笑了。
参观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讲解员介绍:1951年春,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的主要领导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决定,筹建一座能够容纳数千人集会的大礼堂和一个附设招待所。1951年7月,成立西南军政委员会工程处,任命张家德为总工程师,1954年年初,大会堂主体工程竣工,进入场地整修和室内陈设布置;贺龙同志亲笔题名“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1956年,更名为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中国建筑界梁思成先生评价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古典建筑划时代的最典型的作品”。
2002年11月,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及人民广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公馆(曾家岩50号)坐落在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街道,为一栋中西合璧式带有大小两个天井的砖木结构建筑。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冬,中共代表团由武汉迁移重庆后,为便于工作,周恩来同志以个人名义租赁下这幢房子,作为中共南方局在市内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初,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邓颖超、董必武、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中共中央南方局部分重要机构入驻这里,周公馆成为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沿阵地之一。
《瞻仰》
196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周公馆在内的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渣滓洞,原为人工开采的小煤窑,20世纪20年代由程尔昌开办,因煤少渣多而得名。1943年国民政府军事委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强占渣滓洞,改为看守所,1949年11月27日夜至28日凌晨,特务对关押人员进行集体大屠杀。
1956年,渣滓洞看守所旧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篇小说《红岩》即取材于此。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古镇留影》
磁器口古镇,原名白岩场,也称龙隐镇,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它是重庆主城区内唯一的规模最大、最具巴渝传统民居、民俗、民风特色的古镇。古镇上传统的民居建筑、石梯街巷、遗存的寺庙宫观,是巴渝山地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
《巴渝美食》
磁器口古镇依山而建,由山起城。2006年11月,磁器口古镇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2020年11月18日,磁器口古镇又当选“成渝十大文旅产业地标”。2022年1月10日,磁器口街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8月23日,磁器口古镇景区入选重庆市智慧旅游景区典型案例。9月,磁器口古镇入选全国“非遗旅游景区”。2023年5月,磁器口街区被文化和旅游部列入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之一,长江都市休闲之旅组成部分。
重庆市境内跨江索道
嘉陵江索道于1982年1月建成,是中国的第一条客运索道。1987年10月建成的长江索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条空中走廊”和“山城空中公共汽车”的美誉。
重庆素以美丽的"山城"著称于世,乘坐连接两江三岸的索道,为全国独有,让乘客如踏云而行,在惊喜刺激中缓缓欣赏重庆山环水抱的自然美景。
白天乘坐御风而行的两江索道,可远眺重山叠嶂,近观两江汇合之壮观景色,入夜乘坐两江索道,流光异彩的洪崖洞吊脚楼群、灯火辉煌的朝天门码头、彩灯闪烁的滨江路、错落有致的山城美景都将尽收眼底。
鹅公岩长江大桥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是连接九龙坡区和南岸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夜景也十分壮观,大桥的灯光倒映在江面上,与周围的环境灯饰相映成辉,形成梦幻般的景象,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重庆九龙滨江广场不仅有美丽的步道风光,更是美食爱好者的天堂。
重庆之美,如画卷舒展,山峦叠嶂间,江水悠悠,映照着千年的风华。重庆——山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