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我的诗路人生》连载之十三
作者:东方剑
4,自力更生建校园
自一九七二年开办校办农场到一九七五年,四年期间学校名利双收。平均每年校田地和果园经济收入近两万元,每年都被评为全县走"五七”道路先进学校和教育改革先进集体。我本人每年也被评为先进和模范教育工作者,年年出席公社和县表彰大会,倍感荣光。
学校有钱了,但从来不敢乱花钱,完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用在教育改革上。一九七五年经于大队研究,决定翻建砖瓦结构校舍。当年五月份,由我亲自设计,筹建的一栋五百平方米校舍开始施工了。大队只负责砖瓦石料和人工,其它建筑材料及装修费用全部由学校支付。试想,如果没有勤工俭学,没有校办农场,没有师生们的大干苦干,哪有资金修建校舍呢?
两个多月的施工,一座砖瓦结构的,宽敞明亮的校舍建成了。当师生搬进新校舍,坐在暂新的教室里上课和办公时,别提心里是多么的高兴了!
新校舍建完后又被县教育局评为“自力更生,建校育人先进单位”,并在全县树为走“五、七”道路典型,号召各学校学习。
5,奋斗无休止 再踏新征程
一九七七年新校舍建成不到二年,艰苦的奋斗还没有得到充分休整和喘息,又接到公社文教组的调令,调我到大型学校人和学校任校长。当时百般不愿意去,因为人和学校摊子非常大,中小学共九个班级,学生五百多人,中小学教师近二十人。并且也有校办农场,校田地,还有一处养猪场。当时确实觉得负担很重,自己难以胜任。但是公社已经决定,不容推托,只有硬着头皮干吧。
好在自己已经有了九年教育工作经验,并且有了一定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暗下决心,只能干好,不能干坏。
上任伊始抓了几件事,一是与大队党支部取得联系,在大队和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新的工作。二是紧紧团结全体教师,共同奋斗,齐心合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三是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给公社、大队领导和学生家长满意交待。
好在一九七七年是文ge拨乱反正之年,学校教育教学一切回归文革前的正常秩序。学校除了保留部分校田地外,养猪场等一切学工学农的项目全部取消,学校一心一意的搞教学,学生一心一意的上好文化课。在这种大气候影响下,我努力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文化课教学水平,提高学生教育质量。开创出学校教育的暂新局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