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山不会忘记
——父辈们和“邵大娘”的那些往事(59)
《马棚村抗战工作十三条》的制定和实施,为马棚群众性的抗战自卫工作奠定了基础,也较好的激发了村民参加抗战活动的积极性。
邵大娘家里抗日人员常来常往、操心多、花费大,村里作为“抗战堡垒户”特殊对待,除了委派基干民兵在其住宅周围重点加强巡察之外,在经济上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给予粮食实物补助;村里烈军属的服务工作做的也比较到位,特别是那些回家探亲和因病因伤回乡的军人,看到自己的家庭在村里受尊崇、有地位,内心自然就有了光荣感和自豪感。

卧虎山上红叶烂熳
1941春节前,王宏瑜和刘士铁就要离开邵大娘、告别马棚回泰山地委了。
接替她俩的是黄建禄,随后鲁中军分区又派李洪彩来协助黄建禄和邵大娘开展工作。此后,大量的军费、粮食、武器等重要物资经由“淄西通道”运往前线,许多重要干部、领导人也经此视察指导工作。
为了把工作做好,邵大娘也给家里的孩子们作了分工,家里有事,领导们商量重要工作时,邵大娘自己在门口守护,还让邵丰昌在卧虎山观察动静,邵翠莲则负责按时烧水做饭,小女儿邵桂云也忙着添柴续火, 全家人都成了八路军的协理员。
后续工作完备了,在王宏瑜和刘士铁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村妇救会的全体成员来到邵大娘家为两位女八路送行。

邵大娘故居
菜大家一起凑的,是博山风味:
炸肉、红烧排骨、红烧鲤鱼、炸里脊、炸刀鱼、博山酥锅、芹菜炒肉、博山烩菜等。
参加人员有:妇救会的会长王大娘,成员有程桂兰、孙即英、三个片主任和三个小组长,加上王宏瑜、刘士铁、邵大娘共十二个人。
送行仪式上,大家首先对两位女八路干部(大家习惯称呼她俩为女首长)对马棚村全体妇女的关怀和帮助表示感谢,又对邵大娘的成长和进步表示祝贺。两位女干部让大家以后对邵大娘多关心、多支持、多提建议。
有一个小组长对邵大娘说:“邵大娘,我给提个建议呵,身体是自己的、命也是自己的。遇到苦恼的事,不要急躁,更不要自己憋在心里苦自己,要多和大家走动交流,联络感情,相互支持……”
那个小组长还要往下说,王大娘赶紧拉了一下她的衣服制止她。
看到邵大娘一脸尴尬像,王宏瑜和刘士铁笑而不语,只是看着邵大娘,邵大娘憋红了脸,赶忙说:“哎呀,我也感觉以前自己有些傻,脑子不开窍,现在有大家帮我,为我撑腰,啥也不怕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十二个女人就是四台戏,大家嘻嘻哈哈,边吃边聊,欢声笑语把卧虎山上的积雪都溶化进了柔软的泥土里。
场合快到尾声了,王宏瑜这才告诉大家说:“我原本不姓王,也不叫王宏瑜。我和程桂兰大姐一样,也姓程,叫程淑贞,为了工作才改的名。我家是泰安的,来马棚前是泰安地委的妇救会主任。
刘士铁同志叫‘刘时铁’,时间的‘时’,不是战士的‘士’,因为咱们这边妇女人才紧缺,赵一川县长又催得急,是汪瑜部长特地从皎东把她调来帮助咱们工作的。
现在地委正在物色和培养妇女干部,希望大家搞好学习、扎实工作,提高觉悟,尽快成长,适应革命工作需要,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妇女工作人才。
人生不易,但活一辈子就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咱们大家共同努力吧,祝愿大家今后都能走上更高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王宏瑜(左)和丈夫孟英
王宏瑜同志简介
王宏瑜,1919年1月18日生,原名程淑贞,山东泰安北集坡西夏村人,高小文化。
1938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鲁中抗日政权工作,先在莱芜地区从事抗日宣传和妇女工作。1940年2月调泰山区,是第二任泰山区妇救会主任。
1943年到抗大一分校受训学习。1946年9月,调华东军区警备第三旅民运科,先后任副科长、科长。
1950年初,随丈夫孟英一起调入外交部工作。1950年8月出使缅甸,任驻缅使馆三等秘书。 1953年至1955年在外交学院学习。1959年出使蒙古,任驻蒙使馆二等秘书。回国后任外交部亚洲司签证科科长。1964年出使桑给巴尔,任驻桑给巴尔使馆二等秘书。1965年,出使中非共和国,任一等秘书。
回国后在外交部政治部工作。1969年到黑龙江五常县外交部五七干校劳动。1969年底,转入湖南茶陵外交部五七干校劳动。1978年再次出使蒙古,任一等秘书,后任参赞。
1983年回国,同年正式离休。行政十四级。1992年6月3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革命伴侣孟英,在辅仁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长,参加过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8月来山东,参加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曾任山东纵队一旅二团政治处主任,鲁中工商总局监察委员,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委,华东军区警备三旅副政委。 1950年,同夫人王宏瑜同志一起调外交部工作。曾任驻桑给巴尔共和国大使,驻中非共和国大使,驻蒙古国大使。曾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蒙友好协会会长。

刘时铁同志简介
刘时铁,(1918-1998),山东烟台人。
1938年5月参加革命,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1月离职休养。
1956年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抗日战争时期,刘时铁同志先后任山东蓬莱县妇救会干事、胶东军校女生队指导员、鲁中区党委妇委委员、山东军区教导团团部副指导员、东北三纵队七师师部政治协理员。她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畏艰辛,积极工作,多次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宣传、发动、组织妇女工作的任务。
解放战争时期,刘时铁同志先后任东北军大(注:东北军事政治大学)供给部指导员、东北军大政治部干事。她在艰苦的解放斗争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革命立场坚定,对党忠诚,工作勤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刘时铁同志历任广东军区子弟学校主任、四十九军干部部军抚科副科长、空三军干部部任免科副科长、沈阳军区空军子弟学校校长、辽宁省科学院分院党委组织部部长、辽宁省科委机关党委副书记、空军政治部印刷厂副政委。
刘时铁同志参加革命42年来,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她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刘时铁同志一生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工作认真,待人诚恳、直爽、虚心,团结同志,联系群众,平易近人,作风朴实,生活俭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她在离职休养期间,关心干休所的工作,为干休所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刘时铁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