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由林峤老师点评李红哲节临楚简《老子》
点评老师
中国书协理事、职业道德与行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书协副主席,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中国文化馆协会书法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文化馆研究馆员,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临帖作品
评语:
这副临楚简《老子》作品,结构紧密,用笔比较流畅。从整体感来看,写的还不够大胆,且落款低了少印章,作品不完整。
学习楚简一定要大胆运笔,楚简字大多是竖式、条状的,如果处理不好会显得呆板、机械,而且字的起收笔也多是飘忽的,掌握不好会有失严谨。临写时应注意结构的细节,注意书写的节奏,如弧形转折、重起轻收等。
郭店楚简竹简本《老子》的书法风格,从本质特征和构形来说,它构成了荆楚文字的典型代表,它所体现出来的律动、意蕴和形神之美,均摆脱了汉字构形学与传统文字。字体多为方形,结构紧密,用笔上平缓流畅,笔画均称,平入顺出,无波磔,呈遒劲挺拔之势。在笔法上,多以圆转运笔,弧线出之,提笔收之;重按轻提,起笔多粗壮而收笔多细弱。横画微弧不平,而多为左粗右细。竖画弓背多不直,而且多为上粗下细,好象有佝偻之嫌。用笔率意自然,轻松自如。章法结构疏密有致,整体造型势圆而形方,结字圆柔。单个字上下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间,疏朗敞亮。横向来看错落有致,变化莫测。整体来看,线条灵动,字如飞动,参差错落,自然平衡,是不齐之齐。由于是在光滑的竹简上写字,所以我们学习楚筒的关键是下笔一定是勇敢、果断、迅速,不能犹豫。我们学书法就得临帖,临帖就要长期坚持,临帖必须胆大心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