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我的诗路人生》连载之四
作者:东方剑
第二章
学海寒窗谱写清苦励志之歌
从小学到初中共读了九年书,九年是我诗路的启蒙,更是我人生的启蒙。九年的学海寒窗同样有过欢乐,有过苦涩,有过艰辛。九年的历程为我的诗路和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时光 艰辛游学海
童年时期在家里昏天黑地的玩到了八岁,然后就开始上学。我在《忆当年》的诗中写道:
刚入小学不习惯,好似野马入樊笼。
一入教室心长草,上起课来头发懵。
半年以后变了样,学习努力肯用功。
野马逐步走正路,成绩逐渐往上升。
积极肯学勤动脑,考试竟然第一名!
刚开始上学时确实是感到很难受,以前在课外时,自由自在的玩耍惯了,冷丁进了学校没了自由,感到浑身上下不自在。老师喝呼两声就想哭,有一次趁老师不注意竟然跑出了课堂,在外边玩了大半天。晚上老师找到家里爹妈把我好顿骂。
那时候的学校条件很差,校舍比较破烂,几十个学生分了四个年级,就两名老师,两间教室。上课实行二部制,就是一年级和三年级在一个教室,二年级和四年级在一个教室。一个老师教两个年级,上课时老师先给一个年级讲课,另一个年级上自习或写作业。下半节再给另一个年级讲课,另一个年级作作业。
这样一锅搅马勺的讲课方法对教学质量确实有影响,但是没办法。因为那个时候国家刚刚建立不长时间,各个地方都很贫穷,办学条件很差,能有个地方上课,有个老师讲课就已经很不错了。再说那个时候对学习质量一般也不太重视,能学点东西掌握点知识就可以了。
刚上学将近半年就基本改掉了贪玩不用功的恶习,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好像鱼儿由小河沟游到了大海洋,有学不完的知识,有探求不完的问题。对什么都好奇,经常问老师问题,有时候把老师问的直发烦。
记得二年级时在老师办公室第一次看到一本叫《小朋友》的课外读物,既有图片又有文字,把我喜欢得了不得。上面登载了很多未曾见到的小知识,小问题。一本小画册翻了几十遍,也看不够,真是爱不释手。
从此我对小读物、画册、小人书等课外读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跟母亲要几角钱偷偷的买来看,那时连块糖都舍不得买。从此以后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不管什么书都愿意看,甚至到了四五年级连小说都看得入了迷。
有时放学在家帮助母亲推碾子拉磨都看,记得有一次哄弟弟看书,小弟弟淘气把书给撕了。气得我把弟弟狠狠的揍了两巴掌,母亲看到后又把我踢了两脚,弟弟哭我也哭,闹得一团糟。
那个时候学校也经常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在一九五八年搞大跃进,农业创高产搞试验,我们才三、四年级。就上大队试验田搞深翻土地,用铁锹挖地三尺,把黄土都挖出来了,然后种试验田。结果种的苞米全瞎了!后来才知道地挖得太深,把腐植土埋到下边,生土泛到上边,不适合作物生长,庄稼能打粮吗?
后来又搞大炼钢铁运动,学校在村东门外用破砖头砌了两个小高炉,说是炼钢铁。让学生们从家里拿或到处拣废钢铁,有破铁锅、铁丝、破犁铧、破锹、破镐头等等,都拿来扔在小高炉里,然后再弄些木头,柴禾,苞米穰子,统统塞到炉子里用火点着。开始不愿意着,后来弄点柴油倒里,喝!这家伙着的,火苗子蹿出一米来高!不到半个钟头火着没了,大家伙都围了上来,想看看铁炼成啥样。结果把炉子门打开往里一看,好家伙,原来扔里啥样还啥祥。破铁锅还是破铁锅,破镐头还是破镐头,倒是比原来变黑了!大家顿时都泄了气。后来上级领导和大队领导都来看了,说这炉子根本炼不了铁,再说炼铁必须得用煤炭炼,柴禾根本就不行。领导们经过研究,铁就别炼了,制做肥料吧。于是大队拉来两车草垡子,让学生们割成小块扔到炉子里,用柴禾点着烧了三天,打开以后全是灰,说这是草炭,用它作肥料粮食能增产。就这样练钢铁变成了炼草垡子了。
那时候每到春天来临,国家都要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号召同学们讲卫生,除“四害"。就是消灭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给学生们布置任务,每天要消灭一只老鼠一只麻雀。每个星期要向学校上交七只老鼠尾巴,七对麻雀腿,验收除四害任务完成情况。(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