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辈对运城教育 的卓越贡献(续前)
作者:王贞民
三、现将运师校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在运城师范学校创建组织简史》简介如下。
运城师范,前身是省立笫二师范学校,简称运二师。1926年7月,运师就建立了党的基础组织,是运城地区革命活动的先导。
1925年下半年,省委派王鸿钧、崔锄人到运城进行党的工作。到运后,他们到基础较好的运城二师和运城二中开展工作,吸收党员发展组织,于1926年7月将运二师卫文兴、段嘉绂、孙雨亭、李荣、车范轩等人接收为党员,并建立了运城二师党支部,负责人卫文兴。由此,运二师第一个党的组织建立了。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运城就出现信仰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1919年作为学生代表赴京参加学生运动的徐亚桑,到运城二师活动,宣传提倡新道德、新文化,宣传科学和民主,批判封建主义思想,传播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道理。五月六日运城省立二师、省立运二中、省立笫二女师,地方公立农业中学、崇真中学的学生选派代表,在运城二师成立了“运城学生联合会”,共推張海东、胡三育、李仕仁、关德全等为委员,会议决定五月七日举行罢课上街游行。五月七日早饭后,上千名学生走上街头,四处張贴标语,游行示威,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畧暴行,下午学生查封日货,对拒绝登记的“大通裕”“振兴永”“晋太恒”“祥瑞魁”等商号,釆取了行动,没收了大量日货在东饭场(现市政府路南)烧毁。这些革命行动遭到河东道台马俊(字君图)的镇压,派警察抓捕学生,学生拿起板凳和警察博斗。盐业工人、农民、商人、市民纷纷起来支援学生爱国运动。因抵制日货,二师二十一班学生胡三育等被开除学籍。1920年二师国文教员崔勉斋(字茂修)支持学生,给学生介绍进步书籍。该年秋季开学后,北京学生会来信,让各地学生抵制和查禁日货。学生会吴实伯等同学组织学生在运城宣传和游行,并到解县、万泉、猗氏、平陸等地进行宣传查禁日货。学生组成了“唤起民众救国会”,印刷了曹汝林等卖国的宣传材料。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4年山西成立了党组织。1924年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同年中国国民党笫一次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革命统一战线正在形成,以及l925年“五卅”惨案等一系列事件,在运二师进步师生中引起強烈反响,运二师二十六班学生卫文兴、段嘉绂、李荣、孙雨亭等,经常在一起议论,正在这时在我区工作的地下党员段嘉绂,在临汾的小学教师徐亚桑(又名徐梓)给同学们推荐进步书籍。于是,卫、段、李、孙等几个同学在徐亚桑的指导下,筹备成立了“读书会”,联系进步学生,传播革命思想。
1926年夏,王鸿钧、崔锄人到运城,找到“读书会”几个骨干,吸收骨干同学入党,建立了山西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第一个共产党的支部。二师党支部的建立,正值国共合作时期,根据省委指示,要通过国民党来进行工作,经王鸿钧、崔锄人介绍被吸收加入共产党的同学也都加入了国民党,并成立了中国国民党运城临时市党部。其领导成员有卫文兴、段嘉绂、祁金兰、王月春、李培德、孙雨亭等人,主要负责人是卫文兴。根据省委王鸿钧、崔锄人的意见,把“读书会”改为“河东旅运青年社”,活动扩大到运城各学校。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要求学校腾出一间教室作为“青年社”的读书阅览室,将《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书公开摆出来,让同学们借阅,宣传马克思主义。王鸿钧、崔锄人离开运城后,省委派郭巨才到运城领导党的工作。1927年春在二师、二中又发展了一批党员。二师的有解俊义、聂鑫源、任力田、栗云章、常天义,团员有梁陶然等。
隨着形势发展,一些党员走出校门,到工厂、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斗争。二师党支部派党员和一些进步同学到盐池以干短工为名参加挑盐,对工人进行工作。当时共派出四个组,常天义领导一个组,在东阡铺各场活动,发展了盐工張海娃、李清忠、張克效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前半年,在二师党支部的领导和组织下,发动一次盐池工人为增加工资而举行的罢工斗争。因被盐运使事先发觉,盐警用武力阻止工人不准进城而未实现。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对共产当和革命群众大肆屠杀。山西国民党党部被右派苗培成篡夺了领导权,对共产党及革命群众疯狂镇压,委任二师博物教员冯大轰为河东十三县的清党委员,八月又委任为运二师校长。1927年秋的一天,冯大轰派軍警包围国民党运城市党部,抓捕郭巨才。郭巨才正在开会,同志们掩护郭巨才离开运城。冯大轰以“跨党分子”为借口开除了孙雨亭等人的国民党党籍。根据当时形势,在运城已公开的党员,转移到各自的县里,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农村斗争。1927年8月,郭巨才派孙雨亭和卫文兴再次到运二师开展革命工作,揭露冯大轰的反动面目,冯大轰闻知后即派国民党右派学生张相贤偕同軍警一天夜里到校抓人,卫文兴当场被捕,孙雨亭在同学掩护下从二师跑到中山中学,事后冯大轰开除了孙雨亭和卫文兴的学籍,党组织被破坏。但当时二师教师马云程、李尧夫是地下党员,仍坚持活动。1927年秋,经范希蠡介绍,已参加党组织的阎子祥考入二师学习。
这个时期在党的领导下,运城地区掀起了从未有的民族民主革命高潮。
1928年2月,郭巨才被捕,运城党组织与上级失去联系,阎子祥、吴子章、邵田三个党员组成党支部,为了与上级联系,他们在运城东街找了间房子,以小菜摊作掩护。不久,省委书记汪铭派人到晋南恢复党组织,在夏县堆云洞庙内召开河东地方党的组织会议,二师阎子祥参加,会议传达广州起义后国内形势和政治任务,并选举冯彦俊为河东特别党支部书记,范希蠡为副书记。会议确定二师党的任务是驱逐二师反动校长冯大轰的斗争。会后,由阎子祥组织了十名同学“驱冯委员会”进行具体工作。1929年麦收前,掀起反冯大轰的斗争。学生将冯的大门扭开,被褥等丟到校外,但这次斗争失败了。以阎子祥为首的梁建栋、陈应安、余振明等十一名同学祸诬为共产党捣乱,提牌开除,并责令各县通缉。在白色恐怖下,二师党组织与上级失去了联系,革命活动受到很大挫折。但,教师李尧夫(地下党员)、马云程(地下党员),仍在学校进行活动。此时,教师马云程曾被安邑县政府抓捕,审察马是否是党员,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冯大轰到安邑又将马云程老师保释出来,这是冯大轰玩弄的手段。1929年夏,河东特别党支部机关在安邑被破坏,范希蠡、吴子章被捕,也将阎子祥从临晋老家捕往安邑。因查无实据,不久释放。1930年,阎冯倒蒋失败,二师反动校长冯大轰制造了学生两派的斗争,从训育主任张槐初为代表的阎派势力与冯大轰的斗争也趋于尖锐。因而1931年春学生到校后,两派学生发生了大规模武斗,学校基本停课(大部分学生旁观自学)。这期间,在语文老师李尧夫的倡导和支持下,由进步学生杜发理、卫献点、荆耀东、秦穆伯、武士俊、姚晋太、孙光祖、李哲人、靳振淮、张高升、薛发生、张学政、李治安等人为核心,组织了个半秘密的“互学会”,计有三十多人,他们一方靣通过北京等地革命组织邮寄进步书籍和宣传材料,一方面他们每人出两元钱买书百余册,供同学阅读。“互学会”,形成了矛头指向反动校长冯大轰的核心,组织领导同学于1931年6月将冯大轰赶出学校。
1932年初,阎子祥以中共山西省特派员身份到运进行党组织恢复和建党工作,发展对象主要是教员和进步学生,活动内容是揭露国民党反动派、阎锡山的卖国罪行,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提倡民主自由等。阎子祥到运后,首先到运城师范(1931年二师改为运城师范)开展工作并吸收新党员,发展党的组织。不久运师有李延河、杜发理、郭仰霄、孙克和、雷生荣、孙光祖、杨春荣、武士俊、史立谦、姚晋太、李哲人等吸收入党,并建立了运师党支部,支部书记为杜发理,组织委员郭仰霄,宣传委员姚晋太。党支部建立后,在进步教师王宜民、张韵波支持和党支部发动组识下,成立了“反帝国主义同盟”,公开宣传抗日,团结进步学生。后又以反帝大同盟骨干同学为核心,组成一个秘密组织——“社会科学联盟”,简称“社联”,成员十多人,领导是李哲人。在“社联”的领导下,1932年前季还成立了个党的外围组织——“社会科学研究会”。它是一个公开的学术研究组织,以研究社科为名,传播马克思主义,定期讨论一些专题。“社会科学研究会”笫一任会长是李哲人,第二任是景秦珍,得到进步教师王宜民、张韵波的指导和帮助。“社联”为扩大影响,于1933年后季创办晨光杂志社,出刊《晨光》半月刊,并发行到永济、闻喜等县,进行革命宣传。在党的领导下,在训育主任张衡宇(地下党员)、李哲人组织下又成立“运城中小学抗日救国联合会”,统一领导运城城内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从此运城中小学生利用节假日,宣传和查禁日货,并到各县进行救亡活动。不久党支部又吸收卫献点、许胜尧、张学敏、薛发生、荊振淮等进步学生入党。运师高涨的抗日救亡活动,使反革命校长刘雪庵十分不满,因而在1933年4月11日晚上,勾结警备司令部、公安局、东街街公所,带领一团人和警察到学校抓人,警备司命部刘参谋和公安局长程树荣亲自指揮,把学校包围起来。在训育主任张衡宇的领导下,学生与軍警展开了斗争,学生党员杜发理、卫献点、许胜尧等五位同学在同学们掩护下,逃离学校。这次斗争黎明一直到傍晚,反动軍警在学生轰赶和责骂声中撤走了。在党的领导下这场斗争取得胜利。公安局长程树荣也因此记过一次。此后学校党支部由李延河负责。1933年9月开学后,反动校长刘雪庵,捏造是非,说学生中党员闹学潮,提牌开除了李明义(李哲人)为首的十八名同学,并上报省教育厅和运城警备司令部、公安局。警备司令部到校镇压,学生正在上课,没有闹学潮,这就揭露了刘雪庵的反动面目。在以李明义为首学生会领导下,掀起反刘雪庵的学潮,九、十月间刘雪庵被驱赶出学校。后来景秦珍入党,在闻喜入党的柴泽民本年也考入运师。1934年初,阎子祥在太原被捕。刘雪庵被赶后,由杨汝良任校长,党的活动坚持到1935年秋。1936年国共合作,红軍东渡抗日,青年学生抗日救国很活跃。1936年5、6月间,驻运胡宗南笫二五师关麟征部队到校抓共产党,学生将进步书籍拿到澡塘烧毁,将池水也烧开了。当时校长杨汝良(三青团负责人)、音乐教师张亚雄(兰衣社分子)与学校官训教官马营长也一起圧制学生运动。1936年冬由上海回运的党员武克仁,介绍荆起荣(附小教员)秦穆伯(附小教员)、芦民安(二师学生)三人入党,并建立了运城党支部。1937年十月掀起反对杨汝良反动校长和欢迎李哲人当校长的斗争。在党支部领导下,以崔恫、关玉伟、贾汉英、郭怀都等同学为首,组织学生罢课、游行、张贴“打倒杨汝良”的标语。斗争坚持了七天,取得了胜利。当时因局势紧张,由張百安在校维持了一段,就停办了。
以上是党在运师创建简史。
在此我们谨向运城教育界的革命前辈、老领导、老教育家致以崇高的敬礼!
(待续)
二O二四年第四十个教师节于学院宅
编辑都市眼光-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