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山不会忘记
——父辈们和“邵大娘”的那些往事(49)
王玉华
县政府把临时办公地点设'在了马棚,平时办公就在村中(现在村委北边靠河边)河东私塾学堂的隔壁。赵一川带着办公人员(王光铭随行)深入各村调查研究,和村民们一起吃庄户饭、拉家常话、干庄稼活,很快树立起良好的人民政府形象。党员发展,党组织和村级政府组织以及民兵组织建设进展顺利,各项工作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一天,公安局长晏兴堂受组织委托找王光铭谈话加入党组织,并建议他改名为王光明。六月中旬,县委批准发展了第一批党员。他们分别是马棚村的王光明、王荣苏,(王光明被指定马棚村党组织的负责人),同时入党的还有滴水泉村的王宗顺(王光明姐夫的兄弟、侄女的公公),李久祥(李云英的堂叔)、李久德,岳峪村的程圣汉(程桂兰的叔兄弟),黑峪村的邵永常。
6月底,县委县政府正式在岳峪开始办公并准备在岳峪成立金寨区(以“小金寨”山命名)。办公地点设在程家大门(程圣汉、程圣江的住家)东边的一家豆腐坊旁边,秘密会议时常在程圣汉家中召开。

淄川县委县政府岳峪办公旧址

今日的程家大门(程桂兰娘家)
7月,淄川县委、县政府在马棚村成立北山乡(以马棚村北山命名),建立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滴水泉党支部,成立会议在岳峪举行,并进行党的建设培训。李久祥任书记,李久德任宣传委员,王宗顺任组织委员,史称“桥头堡党支部。”
8月,县委在峪口和东厢举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新党员,小范庄的张维喜、刘瓦村的王德文入党成立北山乡第二个党支部。
9月,县委在青龙湾举行三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暖石屋王树学(程桂兰的侄女婿、邵桂英的叔公公)入党,10月成立北山乡第三个党支部。
发动和组织妇女参加革命活动是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赵一川组织程桂兰、孙即英(王荣苏妻子、岳峪人)、王大娘(邵家胡同王荣珠的妻子)等座谈征求意见,程桂兰说:廖司令的五军和四支队“马棚会师”时,四支队有四个女兵来马棚组织妇女工作开展的很好,她们分别是汪瑜、韩豁、赵新、唐克,她们专业,知识多,说话办事让人信服。万事开头难,大家希望还是组织委派妇女干部来帮助开展工作最好。
赵一川县长在回忆录中写道:
“这时,县委正着手研究布置开展淄西山区工作的问题。在全体干部大会上,边一峰书记作了目前形势和开辟工作的报告,我们讨论了两天。会后干部分头深入各村发动群众。县大队留下一个连保卫机关,其余由大队副周鹏斋带领在淄西边区活动,防止敌人进攻。
淄西山区从抗日战争起,一直是国民党顽固派所盘踞的地方,他们对广大人民实行残酷的统治和压迫,限制人民抗日活动,人民生活困难,广大群众日夜盼望共产党和八路军来领导他们抗日救国。淄川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在淄西山区开展宣传抗日活动,得到淄西山区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不到一个月,各级抗日组织,特别是民兵组织相继建立,并开展工作,淄西山区已为我抗日民主政府所控制。但是这也引起了日本侵略者的重视,尤其是国民党顽固派高松坡部的仇恨。
这年7月份,日军和高松坡部闯进了淄西山区达5次之多,有时突然闯到镇门峪,围剿金寨山周围的村庄;有时分几路合击,梦想消灭我们。
敌人还趁春节期间,夜间偷袭,捕去了我县妇救会干事张秀英(原名肖玉珍)和我的通讯员小高,还有两名同志负了伤。我和边一峰书记,冒着敌人的机枪扫射,冲出包围圈,抢上牛角西山,脱离险境。这次遭敌袭击,主要是我们麻痹轻敌,使敌人有机可乘。
1940年9月,县委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边一峰任书记,委员由赵一川(县长)、赵需人(宣传部长)、刘海岩(军事部长)、晏兴堂(公安局长)、孟玉林(农会主任)、孙友德(工会主席)7人组成中共淄川县委员会。
县委班子调整后,我们根据上级党委指示,组织力量,深入群众,广泛宣传我党抗日政策;同时动员群众,努力搞好农业生产,为开辟巩固这块根据地打好了基础,各级政权机构相继建立。
为了扩大抗日力量,淄川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淄西山王庄召开了第一次各界代表大-会。与会的有各区选派的代表,敌占区社会名流和开明绅士。会议委任了刘仲和为副参议长,选举了我为县长,任命了县府各科室负责人。县政府分别作了政治形势报告和保证抗战胜利的施政报告,号召全县人民动员起来,克服困难,坚持斗争,争取最后胜利。

现在的山王庄南北大街
1940年10月,六区队教导员刘海岩,带领一、三中队200余人升编到四支队二团二营,副大队长张奉勤调军分区。之后,六区队改称县大队,我兼县大队长,二中队长周鹏斋升任副大队长,边一峰兼政委,许光汉任副政委。后来,县大队改为独立营,韩寿堂任营长,周鹏斋任副营长。这时,淄川县一区(系城区)朱光旭任区委书记,赵谦(原名张曰德)任区长。八区,陈涛任区委书记,岳一山任区长。九区,刘振东任区委书记,陈东峰任区长。
1940年冬,在县委、县政府驻地金寨(岳峪),建立了金寨区,由黄金城任区委书记,石子章任区长。1941年3月,博山县的二区,划归淄川县,我们叫新二区,孙逊任区长。孙逊调走后,孙克权任区长。7月,石可久任新二区分区委书记。以上各区,大都有区中队和民兵组织。
这时,淄川全县境内除敌占区外,我抗日民主政府的政令在全县大多数地方能够贯彻执行。由于我们执行了“敌进我进”的方针,形势迅速好转,扭转了我们处于被动的局面,不少敌伪人员也主动托人同我们联系,秘密建立关系。有的送粮、送款支援抗日。八区区长岳一山,积极宣传抗日政策,工作很有起色。我曾到杨寨一带视察过工作,在月庄接见了伪县长的传令兵杨公吉和三名伪警备队员,我对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后来杨便率伪警察队一个分队,起义到淄西山区抗日根据地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