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开园仪式在江苏省徐州市隆重举行
铁道兵战友网 侯卫


2024年8月29日,“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开园仪式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双拥公园隆重举行。
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是目前江苏唯一一座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容,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园林式纪念园。展室布局在绿皮火车厢内,分为《铁道兵光辉历程》和《江苏铁兵风采》两个主题展览区域。主题公园于2024年5月1日在铜山区双拥公园开工建设,8月主体工程竣工正式开园迎宾。一条红丝带缠绕巍峨的钢轨直指苍穹,上方矗立着(中国铁建(原)总裁赵广发题写)“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
受邀参加开园仪式的有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相关领导及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铁道兵战友网副总协调侯卫代表兵网出席了开园仪式。
铜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闫红专担任开园仪式主持人。郭华良副区长、牛玉敏理事长、徐杰副局长发表了热情洋溢演讲。
徐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徐杰、冷明副局长、徐华丰政委、牛玉敏理事长为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开园揭牌。
揭牌仪式后进行了“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开园表彰大会,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弘扬铁道兵文化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牛玉敏作了总结发言。

《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简介》
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是目前江苏唯一一座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内容,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园林式纪念园。展室布局在绿皮火车厢内,分为《铁道兵光辉历程》和《江苏铁兵风采》两个主题展览区域。主题公园于2024年5月1日在铜山区双拥公园开工建设,8月主体工程竣工正式开园迎宾。一条红丝带缠绕巍峨的钢轨直指苍穹,上方矗立着(中国铁建(原)总裁赵广发题写)“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
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聆听历史跫音,积蓄前行动力。有了英烈精神的滋养,我们才有奋斗的激情、灿烂的未来。当走进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重温那风雷激荡的岁月,更加感到这支英雄队伍的无尚荣光,更加感到他们创造的非凡业绩是何等的不朽!
火车厢内主展室,展现始于铁道兵1948年7月诞生在炮火连天的东北战场,总兵力达40余万人。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中就有12万余名有志青年光荣加入铁道兵。这支英雄队伍,脚踏着祖国大地,背负着民族希望,为锦绣河山编织铁路网,在两条钢轨上书写下璀璨华章。35年间,先后参与修建了京原、成昆、襄渝、南疆、青藏等52条干、支线铁路,高达12590多公里,占全国同期修筑铁路里程的三分之一。在8314名官兵为此埋骨青山的烈士中,江苏籍牺牲的烈士314名,其中徐州籍烈士73名。铁道兵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时期牺牲人数最多的部队,为国家铁路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称赞和爱戴。
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突破传统陈列方式的桎梏,围绕“纪念铁道兵光辉历史,弘扬铁道兵精神”的主题,对有限的藏品进行了筛选,赋予这些藏品不同的功能,基本做到了整个展陈内容完整而有声有色。分块展陈现保存各类珍贵历史照片,曾经使用的物品、文件、书籍、证章、影像等历史资料。通过影视、图片、实物、仿形等形式,完整地勾勒出铁道兵部队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到和平时期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八磅锤、手电筒、军功章……这里有铁道兵抛洒的热血,有铁道兵留下的足迹,有铁道兵引以为豪的青春年华!
纪念园由江苏省最美拥军人物牛玉敏组织江苏籍铁道老兵捐款300余万元筹划建设。王宗坤、马立军对文字、图片编辑审校。卢传达、王清智、朱守刚专注施工现场,江苏省经贸学院教授郑燕燕及《徐州日报》资深编辑徐彦等社会文化学者给予大力支持,徐州市红牛广告公司鼎力设计、制作。
修建纪念园的目的,旨在纪念曾在我国铁路建筑史上立下丰功伟绩、现已消失的兵种,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铁道兵精神,有力地增加双拥公园景区的知名度和文化底蕴,为英雄的铁道兵部队树碑建馆,供世人瞻仰,这不仅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尊重,更是为追寻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去拥抱承载着青春与热血的昔日荣光。 铁道兵留下的丰功伟绩,辉燿华夏大地,彪炳万里江山。
铁道兵这支英雄队伍的背影已渐行渐远,但他们留下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追求和一种宝贵的资源,形成了一种独有的铁道兵传统文化,永远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去继承和弘扬,光照千秋!
向永远的铁道兵致敬!
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
弘扬铁道兵文化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 承 建


在“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开园庆典仪式上的致辞
牛玉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战友们、朋友们:大家好!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如期建成,今天正式开馆。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的建成,实现了徐州乃至江苏人民多年的期盼,实现了铁道兵退役战士多年的心愿,告慰了为铁道兵英勇牺牲的无数先烈;同时它也为这座英雄的城市增添了光彩。
今天,举行纪念园开园仪式,对于我们牢记革命历史,弘扬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凝聚铁道兵的精气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弘扬铁道兵文化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向纪念园的落成开园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过铁道兵的革命先辈致以崇高敬意!向出席这次开馆仪式的革命先辈亲属和各位同志表示亲切问候!同时,感谢徐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铜山区委、区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为纪念园建设呕心沥血、做出贡献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感谢江苏铁道兵为支持纪念园建设给予的捐款和赞助。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参加纪念园建设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工程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诚挚的敬礼!
75年前,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11万平方公里的沃野上,先后投入2万余名徐州籍铁道官兵,35年间无论是战争状态还是备战状态,共同参与抢修了3600多公里的铁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新建铁路12590多公里,约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1/3。在8000余名官兵为此埋骨青山的烈士中,江苏籍牺牲314名战士,徐州籍牺牲73名战士,铁道兵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时期牺牲人数最多的部队,为国家铁路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称赞和爱戴。这段气壮山河的历史,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为改造旧中国、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彰显着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为人类解放而英勇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彰显着英雄的徐州人民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无私奉献、敢于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品质。纪念园以丰富的历史文物、翔实的文史资料和现代多媒体表现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了铁道兵革命历史,为大家缅怀革命先烈、感悟革命精神提供了良好平台,为党员干部、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基地,为传播红色文化创建了新的场所。
同志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和清醒剂。今天,我们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党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汲取智慧,从铁道兵等老一辈革命家身上获取力量,戮力同心、奋勇拼搏,建设好革命先辈们曾经浴血奋战的这片红色土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感动,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追求,但总有一些精神财富令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群都受感动,都去珍惜。革命精神传统就是这样的,它具有感人肺腑、催人向上的伟大力量,具有越掘越深、越学越厚的丰富内涵,具有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
斯人远去,军魂长存。35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铁道兵精神;如今虽然脱下戎装,但军魂犹在,铁道兵基因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精神血脉。根不能忘,魂不能丢,不管队伍如何更新,《铁道兵志在四方》永远嘹亮;无论人员如何变动,不怕牺牲、勇于攻坚,吃苦奉献、志在四方的精神一直不变。《兵心永恒》薪火传承,经过岁月铅华,历久弥新,像群山云海绵延不绝……让我们一起奔赴收获之季,共赏满目金黄;待明月半墙,谱秋的华章。最后,祝领导、嘉宾生活愉快,幸福安康!祝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2024年8月29日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与会领导

主持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闫红专

郭华良副区长致辞

徐杰副局长讲话

徐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徐杰、冷明副局长、徐华丰政委、牛玉敏理事长为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开园揭牌。


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弘扬铁道兵文化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牛玉敏在“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开园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战友们、同志们:大家好!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我们奋斗的季节。今天,大家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开园表彰大会,此举标志着酝酿多年的纪念园正式建成开放。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弘扬铁道兵文化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对纪念园项目竣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给予纪念园建设大力支持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纪念园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战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铁道兵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不愧为新时代最美奋斗者!
同志们,今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铁道兵35年的光辉历程和后铁道兵时代的贡献值得发扬光大。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们珍惜荣誉、发扬成绩,为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再立新功!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2023年5月8日,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促进会·弘扬铁道兵文化专项基金管委会向全省铁道兵战友发出捐资建设《纪念园》的倡议,一时间战友们奔走相告、鼎力支持。截至目前,共接收企业及个人捐款达310余万元,在此向你们的无私奉献表示由衷的谢意!投资兴建《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是传承、弘扬铁道兵“吃苦奉献、志在四方”伟大精神的活教材,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基地,其意义重大。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一代铁道兵逐渐退出战斗的舞台,是他们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为全国的解放奠下了基石;又是他们投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谱写了一曲国际主义的颂歌;还是他们满怀豪情、义无反顾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从浩瀚的蒙古草原到郁郁葱葱的南粤大地,从东海之滨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都留下铁道兵的足迹。
曾经的铁道兵用双手和肩膀,劈山填海、开路架桥,在中国的土地上建成一条又一条的铁路干线,铺就了今天缔造幸福新生活的康庄大道。伟大的“铁道兵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新征程上,在这彪炳千秋的史册中,英勇无畏的铁道兵战士占据了辉煌的一页。同志们,战友们!铁道兵光辉灿烂的思想结晶、光照世人的感天动地事迹,为红色文化作了生动而具体的注脚。“艰苦光荣、劳动光荣、当铁道兵光荣”这是时代的最强音!
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致敬!
谢谢大家!
2023-8-29













参加《铁道兵历史文化纪念园》开园仪式全体人员合影
槛外人 2024-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