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山不会忘记
——父辈们和“邵大娘”的那些往事(48)
王玉华
第二天上午,县公安局长晏兴堂也从淄东赶到了马棚。
赵一川晏兴堂按计划先后去拜访了王荣经、张凯先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走访了现役军属和贫困人家,举行了乡村教师和思想进步人士座谈会,采取个别谈心和集体对话的方式对年青村民进行了思想状况摸底。

抗战时期淄川县公安局长晏兴堂
面对少数村民对共产党领导抗日信心不足,国民党势力强大等疑惑,赵一川在座谈时平心静气、娓娓道来,他说:
认为国民党势力强大,蒋介石是天然的抗战领袖,共产党势力弱小,难成气候,这只是从表面现象上得出的悲观结论,人们有这种认识误区是正常的。但如果从长远和全民族的根本利益上看呢?大家就会知道,共产党代表的是劳苦大众的利益,为穷人打天下,让劳苦大众座天下。而蒋介石是代表大资本家、大地主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是让富人得好处,他自己座天下。
就拿两个政党和两个领袖简单的比较一下吧,“九一八事件”后,共产党是怎么做的?毛主席是怎么做的?国民党和蔣介石又是怎么做的?
“七七事变”后,共产党是怎么做的?毛主席是怎么做的?国民党和蒋介石又是怎么做的?只要一比较、一对比,真相就出来了,咱们老百姓又不是傻子。

毛主席出身山区农民,和大家一样种田干活,深知百姓饥苦。为了革命,为了抗战,为了全民族的利益,带领红军南征北战,和普通士兵一起同生死、共患难,在延安一齐纺线种地。对蒋介石屠杀共产党、围剿红军的血海深仇都忍了下来,冒着生命危险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目的是促成国共合作,把日寇赶出中国,而蒋介石呢?
蒋介石,他出生在一个盐商世家,一心一意追求权力金钱和光宗耀祖。那么他是怎么发达起来的呢?
1926年7月,蒋介石率6万5千人北伐,打仗就是烧钱,当时背后给他提供财力支持的是苏俄,为他提供了三千万金卢布,供应他练兵和军事装备,他打仗的对手是吴佩孚的直系,孙传芳的皖系,张作霖的奉系。蒋介石嘴上喊着北伐革命,但没过长江就没钱了。发兵之初,广东省财政厅长宋子文在广东给他筹集的二千万银元已经化的精光了。

宋 子 文
那时,宋子文还不是蒋介石的大舅哥。宋子文宁愿背负骂名也为他搞钱,于是就在两广疯狂发行公债,疯到什么程度呢?当时妓院要交税,打麻将也交税,男婚女嫁也要交税,就是全民交税,硬是给蒋介石凑齐了北伐的军费。
宋子文他这是在赌博押注,他赌的是蒋介石一定会赢。宋子文出招,让蒋介石打到哪里,蒋介石就打到那里,公债就会发到哪里。
有大量金钱做后盾,结果北伐军势如破竹,先是打败了两湖主力吴佩孚,又干翻五省霸主孙传芳,这时,蒋介石又弹尽粮绝了。
没钱了,谁跟你谈革命!但北伐军这时已经到了东南沿海,进入了官僚买办的地盘。此处也是历朝历代最富庶的地方,你要是发行公债打白条,人家不认,蒋介石就想起了当年自己混迹上海滩交易所的老板,如今已是上海滩的头面人物,总商会会长的虞洽卿。

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
虞洽卿是个连黄金荣、杜月笙都要跪拜的商界前辈。见面后,虞洽卿就问了蒋介石两个问题,第一,国民党的口号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那买办的利益怎么办?第二,你北伐军的口号是“打倒列强,”洋人怎么会给你钱?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蒋介石认为,自己的统一中国梦刚做了一半,可不能因为没钱了就成了烂尾工程。他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只需要有人流血丢命,还要用足够多的金钱铺路才行,他也想起了孙中山为了广州起义,连自己亲哥哥在美国农场的三百头牛都被他变卖成现款。
这时,在蒋介石的眼里,革命二字已不再高尚和光荣,他告诉虞洽卿,穷人没有能力帮我统一中国,我管穷人干什么。洋人帮我成就大业,我也不会跟洋人开战,他们的利益会受到保护的。
自此,北伐大军终于和官僚资本、洋人买办握手结盟,
有了强大资金的不断输血,苏俄的财力支持就成了小菜一碟,蒋介石自然明白苏俄支持意在谋取东北和外蒙。
利益让人开始转向了,蒋介石就开始抛弃苏俄,抛弃当年黄埔军校的盟友,资本家与工人天然两相对立,那么,谁还记得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呢?
于是,蒋介石就干脆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解除了上海的工人武装,彻底地和共产党、和苏联“十月革命”的理念分道扬镳了。他有了江浙财团和帝国买办的雄厚资金支持,又逼迫、拉笼宋子文出任财政部长,还对宋美龄展开了“爱情”攻势。

蒋介石与宋子文
蒋介石背靠江浙财团,拥有英美资本,前台宋子文亲自操刀,真可谓财大气粗了。他先是以每月250万大洋军费的价码收编了冯玉祥,后来又得到宋家大小姐宋霭龄的支持,1927年底,蔣介石和宋美龄举行大婚仪式,终于完成了“蒋宋联姻、中美合作”的政治联盟大戏。

“蒋宋联姻、中美合作”
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见蒋介石财大气粗,纷纷拥戴称臣,1928年2月,蒋介石在南京集国民党党、政、军三权于一身,新疆的盛世才、东北的张学良都被他用钱一一摆平。蒋介石到了高光时刻,自会认为革命已经成功。其实,在蒋介石眼中,革命一词,除了杀戮,就是金钱。

蒋介石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成了总统以后,蒋介石回到浙江奉化就开始大修祖坟,还为此起名为“慈庵”。日本关东军占领沈阳,吞并东北,发动“卢沟桥事变”,铁蹄踏破大半个国土,蒋公并不着急,他仍然躲在庐山避暑,还发出“攘外必先安内”的训令,不惜自己落下“卖国不抗日”的恶名也要反共。可是,当日本战机轰炸了他蒋家的祖坟,损毁了蒋家的“慈庵”时,还捎带着炸死了他的前妻时,他就怒不可遏了,决定要和日本军队决一死战了!
而对于穷人呢?受多少罪、吃多少苦、死多少人,蒋介石他一概不管,你看,这共产党和国民党谁是“天下为公,”谁在搞“家天下,”不就一目了然吗?
座谈会上,赵一川转过身来对坐在身边的王光铭说,这些事实和道理你在周村、长山做买卖时都亲眼见过、思考过,咱们从小在家里也都亲身体验过,对吧?!
对于这些真相和道理,咱们在座的各位,自己要先清楚,然后向群众做好宣传,宣传到位,群众就会觉悟起来了。当然,在大局上、整体上还是要讲究原则和策略,维护好统一战线,坚持国共抗日合作。至于那些认为共产党早晚会被国民党消灭,死抱国民党、蒋介石大腿的人,那要么就是公开与民为敌,要么就是政治上的糊涂虫,对自己和家人的后来不负责,那就随他去好了。
所以,在抗日宣传和现实工作上,既要把实际情况讲明白,启发和树立村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又不能对抗战肓目乐观、抱有幻想。世界是天下所有人的,是大家的,也是自己的,人活着需要独处独立过好一家一户的小日子,更需要在关键历史关头做好选择抉择,特别是在家国危难之时更是这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座谈会开完后,赵一川对晏兴堂和王光铭说,咱们马棚这一带有“淄西抗税”和“两军会师”的社会思想基础,有自觉抗日的民众共识,缺少的是有组织的引导和领导,缺少的是得力的抗日宣传和做实际工作的骨干力量,更需要有个党的组织来进行有效的领导和指挥,形成强大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打个比方说吧,现在的马棚就是干柴堆积如山,缺少火种点燃。”这时,赵县长用征询的目光看着晏兴堂说:“咱们把县政府办公地点临时设在马棚吧,这个村群众基础不错,有私塾讲堂,人多势众影响大,开会议事也方便。下一步选择重点骨干去家里串门走户,在炕头上、炉灶旁,庄稼地里,都能讲解党的抗日政策,发现和培养人才,逐步把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民兵组织、妇女组织等等做起来,做到中心带动、周边开花。
另外,在从茶叶口到磁村这条通道上,重要的是要抓关键,抓关口,从地理上马棚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要道关口,从时间节点上,马棚又处于歼敌时可以逸待劳,进攻时可以快速出击的最佳节点上。晏局长你算一下,如果部队夜里从茶叶口或者岳峪、青龙湾一带隐蔽出发,天亮前到这里养精蓄锐,第二天夜袭淄川城后再返回马棚,时间是否充裕?
马棚这个地方既是战略地理关键、也是战时战术关口,而滴水泉作为马棚这一关口的延伸,则又是马棚关口的桥头堡。建好桥头堡,巩固最前沿是当前的首要工作,工作要抓重点,建立党的组织才是重中之重。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