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山不会忘记
——父辈们和“邵大娘”的那些往事(43)
王玉华
第二天一大早,赵一川和通讯员小高就从青龙湾直奔马棚。
马棚村是个人员上千,周围地区影响力大,且在莱芜茶叶口直通磁村交通线上的重要关口,在新中国成立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马棚是淄西地区的一个重要集镇。这里山深林密,是莱芜、博山通往周村、章丘的重要通道,街道上商埠众多,各色人等你来我往,生意颇为兴旺。

村中贯穿南北的沿河街道
此外,马棚还是区域性军事武装割据交相激烈争夺的战略关口,在淄西历史上不仅有“占据磁窑坞,淄西不在乎”之说,也有“屯兵马棚庄,磁窑坞夜夜慌”之言。
因此,经商货运也好,行军作战也罢,若从马棚出山直奔磁村,十华里的路程,腿脚快的也就半个多小时。若从青龙湾或岳峪到马棚也才25华里,两个小时足够。所以,这里具有很强的地理位置优势,北上经磁村可去淄川、周村、长山,南下经莱芜可去章丘、泰安、临沂。
进了马棚村,看见村头河东第一家有位年轻媳妇正在院子里晾晒衣裳,赵县长上前问话:“大妹妹,去王家胡同咋走?”
那女子回过身来,右手指向上捊了捊湿漉漉的秀发,反问道:“噢,去王家胡同,你们找谁?”
那女子听说是去找王光铭,便十分高兴地说:“你们是八路军吧,去我姐夫家呀,好,我带你们去!”
沿着河道向北,穿过村中青石铺砌的小巷,来到了村正中一棵大槐树下东西向的胡同口。胡同丁字路口的街上人真多、小孩多、鸡多、鹅多、小狗也多,河岸上是老人、孩子的吵闹声和嬉笑声,小河里是清波翻腾的水声蛙鸣声。

王家胡同门前现在的街景
那女子用手指着胡同口南边第一家对赵一川说:“王家胡同,我姐夫家!”说着就进门叫人去了。
不一会,一个年轻母亲模样的女人抱着一个小女孩出来把赵县长和小高领进了门,告诉他们说,她是王光铭的妻子程桂兰,王光铭上山干农活去了,让他们先在家歇着,她让妹妹上山去叫王光铭早点回来就是。
这是个独门独户的小院,院子里收拾的整洁利落。靠近小河路边的东屋是主房,院子南边是饭棚和放杂货的地方,西南角上有棵碗口粗的刺槐,槐树下放置着一个大大的水缸,一盘石磨座落在院子的西北角上。
赵县长随程桂兰进了东屋休息,小高观察了一下院子里的水缸,拿起担杖挑着水桶挑水去了。
程挂兰把小女孩放到里屋炕上,去提壶水沏茶,赵一川在堂屋出神地凝望着东墙上那幅《军民合作》的年画。

1940年的年画《军民合作》
见程桂兰从屋里间提着暖壶出来,赵一川说,弟妹应该不是马棚人吧?
程桂兰回道,俺娘家是岳峪的,离这里有二十多里路远呢。
“噢,就是向南靠近茶叶口的那个岳峪吗?”赵一川又问。
“对,就是青龙湾北边,黄连峪东边,大顶寨山下的那个岳峪。”程桂兰爽快地回道。
“噢,大顶寨南边还有座小山,样子象金元宝,那山叫啥名呢?赵一川问。
“噢,你说的是‘小金寨’吧,山形象元宝,古代传说里面藏着金子。这里面还藏着故事呢!’程桂兰话音刚落,就听里屋传来小女孩清脆的童声:“石门开,石门开,受苦的人儿要进来!”
程桂兰赶忙进屋将小女孩抱了出来,端起盛着芸豆角的簸箩坐在屋门口的木凳上,择着芸豆哄着孩子。小女孩瞪着大眼双手拉着母亲的衣服不依不饶地大声叫着:“娘,我要听故事!娘,我要听故事!!”
赵一川笑着说,看来你们岳峪村藏着不少故事呀!
“那可不,尖崮堆、抱崮堆、崮堆崮堆三棱寨,岳峪周围山多峪多崮堆多,故事也就多。不过讲的净是些穷人受苦的事。”程桂兰回应说。
“就说这石门乡为啥叫‘石门’吧,就是和那座‘小金寨’山牵连着。”
赵一川把目光从年画上移开,自己倒了一杯茶水,端座在南边的木椅上鼓励程桂兰讲下去。
“石门开,石门开,受苦的人儿要进来,行善的人们得好报,作恶的人会遭灾……”
这是小时候俺老娘讲给我们姊妹听的。
传说是这样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地处博山西部崇山峻岭中,有一个叫做岳峪的小山村。住在村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依靠开荒山种地度日。
岳峪自古乡风淳朴,乡亲们和睦相处,生活倒也舒心。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话说有那么一年,习惯了压榨穷人的县太爷,找了个治理乡村的借口,让自家的亲戚霸占了这里的田地。他通知周围村民:山下河边平地的良田,划为己有;地处偏远和山上陡坡里的贫脊荒地,租给原村住户。
这样几年下来,原来安宁和谐的村庄变成了年年闹饥荒、家家去讨饭的凄凉景象,而县太爷的亲戚就成了统治周围十里八村的大财主。
一年春天,大概惊蛰刚过的样子,家住大顶寨山下的程家老二,外出讨荒回到了村里。叫人纳闷的是外出讨荒的他,竟然家里雇人盖起了新房。新房后面山坡的地里还种上了一大片杏林。
老财主心下犯了嘀咕,忍不住上门问话:“程二,三年未见,哪里发的横财?若是来路不正,可是要见官的!”
“什么来路不正?俺是发了点小财,但那是石门财神赠送俺的福气。石门财神说了,村里的穷人都可以去领取银子百两!并且人人都可以去领取。大家都领到手了,你不知道?”
程二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才使老财主想起这几天村里人见到他时,要不就躲得远远的,要不就是几个人在一旁窃窃私语,生怕他听到什么。
老财主心有疑惑,心想:怎么会有这种事?于是,就厉声问道:“那你快说去哪里领银子?怎么才领到银子?”
程二双手叉腰,中气十足,神神气气地大声回答道:“就离这庄十里路之外,去博山县城路上有个白石洞。白石洞旁边有一百丈悬崖。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对着悬崖大喊几声‘石门开,石门开,受苦的人儿要进来!’悬崖岩壁上,就会轰轰隆隆自动打开两扇石门。
你进入石门后向里走,大约走十里地,就到了一座叫“小金寨”的山底下,这座山就在大顶寨的南侧,在“小金寨”下的金库里,你会看见有无数金银珠宝,想要得到财宝的人,每人限领一份。
不过,石洞里管财宝的时间老人说了,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人人有份,天公地道。你想要就自己去领好了!”

位于岳峪村西的“小金寨”
老财主听了,心中大喜,忙不迭地回到家里。他立马和管家带上十个年轻力壮的长工,挑上十副担子,牵了五头骡子,风风火火地越过东山岭,穿过青龙湾,转眼就来到白石洞旁的百丈悬崖下。

百丈悬崖上的“石门”
站在百丈崖悬下,老财主让随从们齐声喊叫:石门开,石门开,受苦的人儿要进来!可连叫三遍,岩壁上都毫无动静。
寂静的山谷里,惊起一群乌鸦鸣叫着远飞而去。老财主这才想起程二告诫他的话:心诚则灵,劳有所得,不劳不得。于是,便让随从们站在一旁,自己躬身喊道:
“石门开,石门开,受苦的人儿要进来!”连作三揖,连喊三遍。三遍声音刚落,只听得惊天动地般轰隆隆的巨响声中,悬崖岩壁上的两扇巨型石门豁然洞开。
石门开处,金光闪闪,紫气弥漫。紫气涌动里,有一仙风道骨老者拄杖现身洞口,厉声问道:来者可是受苦之人?尔等只选一人入洞选宝,其余人等不得入内!
老财主应声快步上前,紧随老者来到洞中。只见洞内宽阔敞亮,巷道深长。又见入口不远有一四马拖车在此等候,老者拽着财主衣袖登车策马,循着洞中深处扬长而去。
不一会,马车停下,财主揉一揉眼晴向前望去。只见紧靠洞壁两边,齐刷刷地码放着炫人眼目的金银珠宝,在深不见底的洞里,让人只看得眼花缭乱。
老者问财主需要多少财宝,财主回道:“多多益善。”老者又说:可也,多劳者多得,你把自己需要的从洞内搬到洞口即可,搬多少,得多少。
老财主欣然答应,忙不迭的开始动手搬运财宝。他不顾一切,只管捡大的往洞口不停搬运,但却忘记了时间。
这时,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石门从天而落,把老财主和那些财宝,紧紧地封闭在黑暗幽深的山洞之中。仍在洞外等候消息的管家大叫一声:不好!只见一张黄色草纸自天而降飘落跟前。管家弯腰捡起一看,上面赫然写道:危害乡里,贪得无厌者,永生洞中劳役……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