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中国馆藏级艺术家”
“中国馆藏级艺术家”是指那些作品被中国国家级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重要文化机构收藏,并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
这些艺术家通过他们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文化思考,创作出一批批具有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作品,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入选“中国馆藏级艺术家”不仅是对艺术家个人艺术成就的极高认可,更是对他们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所作出杰出贡献的肯定。这些艺术家们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不懈的艺术追求,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白小乐艺术成就卓越、作品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作品被广泛收藏和展览、技艺精湛风格独特、影响力广泛以及作品具有保值增值潜力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白小乐在艺术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小乐,男,河北省博野县人。1941年出生,1962年入党,1965年被高教部派往法国巴黎留学,大学本科毕业。先后在空军、海军服役,1987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任机关党委副书记、院刊主编;欧美同学会总会理事、畄法分会副秘书长。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新中国传世名家名作金书》授予者、中国国宾礼艺术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法国达芬奇艺术博物馆、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联合授予《达芬奇囯际艺术终身成就奖》;中国中央电视台栏目组艺术顾问;北京中国书画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龙潭湖地书协会创建人暨首任会长。
庆祝杭州G20峰会召开
白小乐
今年峰会不一般,
中国站在最高端。
天堂开门迎宾客,
西子盛装舞翩遷。
杭州嘉话传天下,
中国智慧谱新篇。
打造人类共同体,
世界大同齐欢颜。
赞女排里约夺冠
白小乐
飒爽英姿身不凡,
赛场摇曳似魔仙。
流星火球多变位,
夺冠还靠意志坚。
奥运赛场扬国威,
华夏大地迎凯旋。
主席夸奖打得好,
女排精神代代传。
纪念南昌起义77周年
白小乐
南昌城头枪声响,
硝烟驱散阴霾狂。
血海深仇彻大悟,
革命需要有刀枪。
人间正道非直路,
跌宕起伏也正常。
投奔井冈创大业,
星火僚原势力强。
观喜鹊筑巢有感
白小乐
梳翎刷羽舞高杆,
举式筑巢庆姻缘。
篱前报喜添贵子,
美好生活代代传。
今日欢呼精灵鸟,
企盼人间多平安。
美梦成真人欢笑,
同舟共济太平年。
龙潭湖地书大赛掠影
白小乐
湖光山色百鸟鸣,
亭台楼阁万花红。
都说龙潭湖水浅,
哪知卧虎又藏龙。
白发居士书俊秀,
道长挥笔抒豪情。
九旬老翁不服老,
父子同场竞输赢。
水调歌头—和苏轼《中秋》
白 小 乐
明月年年有,何必问青天?天上人间故事,文人骚客编。精通诗词歌赋,熟练竹絲管弦。从艺作楷模,光辉照人间。 举清廉,与民乐,不为官。文不求举,画不求售为善缘。俯瞰神州琼陸,艺坛百花争艳,时代谱新篇。吾辈思大同,苏君盼团圆。
这首词是中秋节前所作。放歌一首,以弘扬艺术界人文正气。特别是苏轼的哪个“文不求举,画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表吾意而已”,勘称文艺界的千古清流。本词主题是赞颂苏轼及其体现的人文精神。
元宵节抒怀
白小乐
神灯佛火百轮张,
刻图画形七彩装。
白天品尝元宵美,
深夜去观玉晧光。
秋韵诗友群贤聚,
讴歌国富军也强。
企盼宝岛回归日,
熠熠彩灯更辉煌。
观龙潭湖桃花节有感
白小乐
龙潭四月多美景,
百草千花斗芳容。
风光独有这边好,
桃花盛开遍地红。
龙厅雅处群贤聚,
吟诗赋歌庆和平。
祖国江山红万代,
神龙腾飞傲蒼穹。
地 书 赞
白小乐
手握水笔视野宽,
龙飞凤舞无地间。
白发老人展才艺,
无忧无虑赛神仙。
中华地书众人爱,
天人合一天下安。
兰亭集序传世久,
地书艺术续新篇。
野菊颂
白小乐
淡淡小花淡淡香,
年年重阳又重阳。
平平小草不平事,
铮铮铁骨斗风霜。
秋风瑟瑟秋风劲,
君子花美人胜凉。
野菊不入游客眼,
敢与名流论短长。
白小乐草书:从技法到情感的全面绽放
草书之韵,飘逸如云,白小乐笔下生风,将这份自由与灵动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以传统为基,创新为翼,翱翔于草书艺术的广阔天空,每一幅作品都是情感的喷薄与智慧的火花,让观者沉醉于古典与现代的和谐共融之中,感受那份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白小乐的草书,宛若行云流水,自由而不羁,每一笔一划都蕴含着生命的律动与情感的波澜。其线条开张超逸,变化万千,时而如龙腾九天,气势磅礴;时而似细柳扶风,温婉细腻。“笔走龙蛇,墨舞风云”,白小乐的草书正是这般,将书法的韵律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者仿佛置身于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之中。
在技法层面,白小乐深得古人之精髓,尤其是对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之境的领悟,以及怀素“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之狂放不羁,均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他的笔法轻重有度,提按之间,细若游丝却能承载千钧之力,圆润遒劲而不失灵动;结体上,他巧妙布局,疏密相间,字法万千,既有传统之严谨,又不失现代之创新,行间丝带连绵,往复回旋,收放自如,节奏和谐,整幅作品浑然天成,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白小乐的草书远非仅仅是技法的堆砌,它更是情感的抒发与思想的载体。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热爱,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他将自己的情感与心绪融入笔端,通过草书这一艺术形式,与观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让人们在欣赏其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和情感的共鸣。“书者,心画也。”白小乐的草书,正是他心灵的镜像,映照出他对世界的理解与对生命的热爱,展现出一种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真”意境。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白小乐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新精神。他深知“学古不泥古”,在深入研习古人书法精髓的同时,勇于突破陈规,将前人的书法技艺与自己的艺术理念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草书既有传统书法的神韵与气韵生动,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与观念,展现出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这种创新性与独特性不仅体现在他的技法与表现形式上,更体现在他对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上。他用自己的艺术实践证明了:真正的艺术创新不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在深刻理解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白小乐的草书艺术不仅赢得了艺术界的广泛赞誉与认可,更在市场上展现出了极高的价值。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国乃至国际书画比赛中荣获殊荣,成为各大艺术展览和拍卖会的焦点。同时,他也多次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上展示其艺术成果,进一步扩大了其艺术影响力。部分作品更是被国内外著名人士及政府机构所珍藏,这不仅是对其艺术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艺术贡献的认可。白小乐以其卓越的草书艺术成就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成为了当代书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作者:蒋瑞霖(原人民日报美术专版评论员, 《中国馆藏级艺术家》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