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亚川(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委员会副主任、理事)
邵璞不光是画家,还是诗人,因此,他看问题的角度可能跟我们不太一样。我是画油画的,油画的色彩特别丰富,印象派的颜色更是浪漫,但如果让我们用一个颜色画就太难了。反观邵璞的焦墨画,虽然墨色单一,却能让人联想到山川云雾,他用笔简练、纯粹,寥寥数笔,用皴擦的墨块堆砌,黑白之间,能感觉到画面内容非常丰富,这是西画做不到的。
伏羲的太极八卦图,由一黑一白形成,一个像白天,一个像黑夜,后来,古人以哲学的思想方法抽象出“阴阳”的概念。可见,黑白的颜色,乃乾坤初定之色,是中国最经典的色彩,富含了智慧,是大千世界的起点。白,为虚;黑,为实。对于中国人来说,黑白两色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更多的是彰显黑白色彩背后,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
计白当黑,大道至简。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能体会到单一墨色纯粹的力量,我们画油画有时候也会根据画面的意境或者主题的意义,去单纯地选择一个颜色或尽可能地追求简练,把情绪都压缩到某些色调里,追求写意性,从这个层面讲都是共通的。所以我觉得绘画中,无论是国画中的焦墨、水墨,抑或是西画里的油彩,大家追求以画传情以及对美的向往都是一致的。我认为,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恰是邵璞的高明之处。由此,邵璞的画,诗意浓厚,透彻、纯粹,富有哲理,更有想象力。
邵璞焦墨作品
杨灿伟(《美术》杂志事业部主任)
看到邵璞展览的作品,非常有冲击力。看原作和不是原作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尺幅的大小对人的感官影响差异化很大,尤其是焦墨。邵璞的焦墨很亮,焦墨的亮应该是最大的难点,但又是最核心最基础的;如果画焦墨画不亮的话,那基本上就没法再去谈构建其他的东西,包括形式语言。
首先是焦墨的难度,它很容易涩、很容易滞,还有闷和堵。黄宾虹之前曾经画过一些,但为什么没有继续画下去呢,可能还是跟难度有关吧。张仃先生五十年代初期在荣宝斋看到黄宾虹的一些侧页小开,大部分还没有落签章,自此却喜欢上了焦墨。从张仃再到今天的邵璞,它有一种继承的线索。邵璞首先是一个诗人,然后转型成为一个画家;他用诗人的自由浪漫情怀绘画,所以才能这么大胆,这么有雄心与气魄。我们才会从偶然中看到,他跟前辈的焦墨能发生一些呼应。
邵璞焦墨作品
实际上,邵璞正是因为深厚的文学底蕴或者非科班出身,他的东西甚至比张仃先生画得还要更加生动一些。张仃早期的焦墨在当时画坛成了很多人的一个诟病,都认为他画得有点像炭笔一样,有点像用毛笔去画素描,其实就是不够生动。因为张仃喜欢画得很满,留白的东西不多,甚至有很多名面的东西,比如山的一个背向,他会习惯的去穿插,笔法顺着一个方向排线,有点像受了西方素描影响一样,或者又成为一种比较自然的对景写生。不管是焦墨还是其他,我们说写生很重要,但是千万不能只沦为仅仅是对景写生,因为它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的创造、创新,怎样去概括和提炼,而概括与提炼恰恰是一个艺术家对景写生和体现绘画功底的关键所在。邵璞先生在这一块就做得好,做得生动。
邵璞焦墨作品
张鹏(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邵璞是个学者、诗人,同时,他又在焦墨领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径。
有的画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语言和符号,在这一点上,邵璞先生做到了。邵璞的焦墨笔随心转,随性洒脱,他诗性的浪漫使其作画无拘无束,敢于打破传统构图与笔法。我们看到有时近乎满屏的平面式皴擦,在大山的包围下密不透风,而底部几株摇曳的松树又给画面带来新的活力;有时山风呼啸,地动天摇,不远处的山顶又巍然伫立一座亭台,禅意十足……
邵璞笔下的皴法自成一派,像牛毛似斧劈,力透纸背、苍茫浑厚。其自由概括的表现方式,更是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是焦墨写意画的杰出代表人物,为中国的焦墨画探索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邵璞焦墨作品
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是国画中一直探讨的命题。我们从古人的画论体系或者在中国画自身的逻辑体系里面发现,如果回归到本体语言和材料方面,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逻辑,就是把材料和美术史的问题进行衔接的时候,就会产生对语言本身或者对材料的关注,并把它作为梳理美术史的一个重要环节。当我们把焦墨变成一个问题的时候,会提到程邃,其实程邃之前还有画家非常痴迷于焦墨。当然,我们今天讲的焦墨跟古人的定义在画史上还不是一个概念。所以我认为,第一个问题就是,用一种材料或者一种语言来梳理画史,本身就有无限开发的可能性,所以我觉得这是邵璞先生的作品给我们的一个提示。其次,回归到邵璞文学语言和绘画语言的一种转换,其实这不是一个宏大的概念。语言之间的转换,其实有很多微妙的东西,比如说我们看傅抱石画的诗意画,其实是完成了一个重要的转化,如何把诗境的语言转化成画面,所以邵璞先生作为一个诗人,他以焦墨的形式,以山水为题材,来完成一个诗境与画境之间的转化,本身也为中国画开拓了很多的空间。诗人出身又有丰富人生经验的邵璞,选择焦墨这种题材来关注当今中国人心中的山水建构,对于我们这些研究领域以及中国画的年轻画家,会有很多启示意义。
邵璞焦墨作品
邵璞水墨作品
邵璞早期焦墨作品
邵璞水墨作品
邵璞焦墨作品
邵璞水墨作品
邵璞早期焦墨作品
邵璞焦墨作品
(入展荣宝斋“美丽中国”—-维也纳中国日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
邵璞焦墨作品
邵璞焦墨作品
邵璞水墨作品
邵璞焦墨作品
邵璞焦墨作品
邵璞彩墨作品
邵璞焦墨作品
邵璞书法作品
邵璞书法作品
后排左起:张永红、刘文杰、李耀林、陆彩荣、宋鸿钧、张鹏、邵亚川、王界山。前排左起:邵璞、付顺义、徐里、胡占凡、王离湘、孙映。
邵 璞 简 介(2023)
著名诗人、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辽宁大学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
8岁习画。1979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83年起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0余年;1995年-1997年留学日本金沢大学,研究日本文学。归国后创立文化传播和广告传媒公司,业余从事诗歌和中国山水画创作40余年。
主要书画著作:
《邵璞焦墨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至璞之境—王界山、邵璞中国画选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
《至璞之境—李翔、王界山、邵璞中国画选集》(蓝天出版社,2016年)等。
主要书画作品收录于:
《中国梦,太行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书店,2014年);
《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美术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
《中国精神. 中国梦-美丽乡村行写生采风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
《可染艺术—文脉传薪百年荣耀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18年);
《中道自然—北戴河艺术馆首届著名美术家邀请展作品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4年,邵璞主编);
《同绘一个世界—中国•英国•希腊著名美术家青州邀请展作品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年);《美在盘锦—中国画名家盘锦邀请展作品集》(燕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等画集。
主要书画作品参加展览:
中国美协、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梦,太行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4年,北京)”;
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美术作品展(2014年,北京)”;
“中华情,中国梦—美术书法名家邀请展(2014年,厦门)”;
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中国美协艺委会主办的“中道自然—北戴河首届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2014年,北戴河)”;
“中国书画艺术节(2016年10月,意大利米兰世博会)”;
“至璞之境—王界山、邵璞中国画作品展(2016年,秦皇岛)”;
“一带一路—邵璞、关宏臣作品哈萨克斯坦邀请展(2016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
“美在盘锦—中国画名家盘锦邀请展”(2018年,盘锦);
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美丽中国 携手世界—荣宝斋当代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2019,维也纳);“素墨丰盈—首届当代中国焦墨画作品联展(2019年,青州)”等。
“苍茫大地”——邵璞焦墨艺术展(2023年固安)
主要诗歌著作:
《邵璞诗选》(作家出版社,2014年),
《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社1993年)等。
主要诗歌和小说作品收录于:
《海星星—大学生抒情诗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
《朦胧诗选》(198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
《中国当代大学生诗选》(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
《当代大学生抒情诗》(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
《中国当代校园诗人诗选》(北京师范大学五四文学社,1987年);
《太阳河》(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飞天-大学生诗苑(合订本)》(飞天文学月刊社,1989年);
《复旦诗派诗歌(经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60年中国青春诗歌经典》(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世界华人经典诗选》(2021年,芝加哥学术出版社)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