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芳华 善待暮年
——夏津县实验小学校长牟桂青退休感言

尊敬的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站到这里,代表新退休的科级干部进行发言,从内心里非常感慨。退休前,我们每个人都工作在大大小小不同的组织中,而今天的相聚,还是组织把我们“组织”在一起,我们由此感到荣幸之至。在此,非常感谢县委组织部和老干部局对我们的关心关爱,精心策划了这样一个荣退仪式,为我们职业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为我们的银发暮年开启新的征程。我想用“致敬芳华 善待暮年”为题目与大家说说心里话!
一、岁月如歌,弹指即逝
在座的新退休的科级干部有80多人,我们这些人哪,应是1963年或64年出生的,我们的父辈很大概率上是农民,如果没有1977年邓公拍板恢复高考,我们也是农民。沐着改革的春风,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我们与大学、与中专相遇,在校园内自由生长,编织着未来的梦想,采撷着生活馈赠的一切美好。我们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大家还记着那首歌吗?《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们唱着它,投入改革开放大潮,奔赴不同岗位,不负韶华、奉献青春、丰盈智慧、锤炼党性。时光流转,在党的培养下,我们成长为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
以我为例:18岁,师范毕业后我成为城关镇的一名普通老师;30岁,我成为党员,把自己忠心交出来,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与组织同呼吸、共命运;36岁,我成为县直学校的校长,从此“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就是我的使命担当。我们都非常努力,用执著和奋斗书写精彩的职业故事”。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当不再年轻时,又一转身,竟来到银发暮年,岁月如歌,弹指则逝。
站在职业的终点回望走过的路,我们衷心感谢:一感恩党组织的培养、二感谢同舟共济的同事、三感念家人朋友的鼎力相助;我们一同致敬:致敬逝去的青春,致敬辉煌的事业,致敬深爱的岗位。
二、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退休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它意味着告别,是一生工作的停止、事业的结束;它意味着放弃,放弃过往的一切荣耀、权力,打点行囊回家颐养天年。其实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一件事情的结束昭示着另一件事情的开始。
一要离岗不离党。时刻从听党的召唤,积极到所居住社区报到,参与社区基层治理,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五老志愿者队伍,发挥余热,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要退休不退色。诗人刘禹锡曾经作诗酬答白居易,最后两句诗大家耳熟能详---就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要说日落时光照在桑榆的树端已然傍晚,它的霞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大家都熟悉的教育界的老前辈、我们非常敬重的王者兰校长,多年来坚持夜读晨写,翻看他近三年的朋友圈,晨写“晨语”是一天不差,九旬老人啊,堪称榜样。
三要退岗不退学。退休后的清闲,一下子让我们感到无所事事,生活无趣。这就需要我们积极调整心态,妥善安排生活,培养兴趣爱好。组织上考虑到我们新退休同志的普遍心态,很贴心的为我们准备了“过渡期”培训,而老年大学开设的几十门课程供我们选择,为我们提供晚年生活的多种可能性。网络学习也是很好的选择,我们要想与子女能沟通顺畅,那就要与时俱进,不断了解新技术、新技能、新的话语体系。
四要无为有所为。退休后回归家庭,要侍奉老人,分担家务,服务子女,愉悦自己,在天伦之乐中体验自己的价值和幸福;培养兴趣爱好,读书旅游、写字画画、种花养鸟、唱歌跳舞、太极武术、喝茶论道……,不管做什么,都可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丰富我们的晚年生活。
“岁月如歌弹指过,光阴似水不再来。”我们要善待暮年,笑看人生。虽说人生路程已过三分之二,但生活的路已然很长。让我们在人生的第二个起跑线上,一切重新开始,从头再来。愿在座的同志们心态永远年轻,思想永远与时俱进,思维永远活跃灵敏,要退而不休,休而不闲,让余热更热,让 生活更加充实快乐,让健康和快乐陪伴我们度过银发暮年。
谢谢大家!
2024年7月
(推荐审核;宋云亮)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