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天门,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它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后在神龙元年(705年)为避武则天讳而改称应天门。应天门不仅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还是接见日本遣隋使、遣唐使等万国来朝的重要地点。它的功能和规模类似于北京的午门,被誉为“隋唐第一门”和“天下第一门”。

应天门的建筑结构独特,是一座由门楼、朵楼、东西阙楼及期间的廊庑组成的一体化“凹”字形巨大建筑群。它具有双层构造,两侧阙楼高36.4米,相当于今天的13层楼高。城楼下开有三个门道,中为御道,左右两侧供大臣出入,显示了皇家的高规格和尊贵。

应天门不仅是洛阳的地标建筑,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它见证了隋唐时期的繁荣与辉煌,特别是武则天在此登基称帝,使其在中国宫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应天门的名称和建筑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京都的平安神宫正南门也以此为蓝本建造。
如今,应天门遗址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历史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它不仅是研究隋唐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体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宫廷文化的绝佳地点。通过对应天门的探索和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摄影:张书栋 张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