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8月4日,在黄波总经理的引荐下,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三标课堂”走进时和岁丰茶业体验中心,与高三学子徐正锦(左2)及父母面对面,共话“新高考的方向方式方法”。在高快作文环节,在孟国泰先生指导下,徐正锦用40分钟完成了2022年全国新高考2卷作文题《选择•创造•未来》。其文巧用题记式和小标题式作文,角度新颖、立意深刻、旁征博引、言从字顺,不失为佳作。今选其文,以飨读者。
奏创造之美乐,谱华夏之强盛
品悠长之河鸣,创古之未有新。
——题记
长河滚滚,孕育华夏文明。商周,选祭祀为重,为方便记录,创造了甲骨文,有了文明的延续;秦朝,择社稷为重,创造小篆,有了秩序的稳定;民国,以人民为重,创造了白话文,有了新思想的传播。新中国,以共和为基,有了美好的未来……正是:品悠长之河鸣,奏创造之美乐,谱华夏之强盛。
品悠长河鸣,奏创造美乐,执之以自信
“天生我材中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此诗句出自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认可与自信。李白被世人尊称为“诗圣”,一生成就数不胜数,但他在仕途的道路上可谓重重:不被重视,怀才难遇……在艰难时光中,他并未消极沉沦,他选择了自信,自我肯定,创造出了许多为后人所称赞的佳诗,可谓登峰造极,为在失意途中的后生树立了典范。而与之相反的杜甫,实属忧国忧民的诗人之一,在怀才不遇中,选择了消极慨叹,在艰难中自我怀疑,最后百病缠身,贫困潦倒而终。
品悠长河鸣,奏创造美乐,重之以人民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这句话充满了孙中山先生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读来令人动容,心生敬仰。1921年,中华民国成立,存在了将近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就此结束,封建专制的统治就此破除。孙中山作为伟大的领导人,排除万难,坚定地选择了民主共和制,但由于一开始依靠的是袁世凯的军国势力逼帝退位,于是,袁世凯变得一股独大,致使新生政权摇摇欲坠。在此重要关头,孙中山毅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限制袁世凯的势力,预防他复辟帝制的行为。孙中山明白:人民被封建专制统治了两千多年,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故颁布此约法维护民主共和制,维护中华人民和中华民国,从而建立了中华民国新政权。
品悠长河鸣,奏创造美乐,作之以正策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悠悠长河中,中华领导人无数,但能作出正策而且成功的屈指可数,毛泽东就是佼佼者之一。他选择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解放战争,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在渡江战役中,毛泽东选择让战士们来回渡江,开创了新的战术,让敌人摸不清头脑,乱作一团,于是,我军找到了突破口,最终跳出了国民党的包围圈,一举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滚滚长河鸣,时代新征程,我们更应以创新之精神,成就华夏之强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徐正锦(砚山实验中学高三10班)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