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记
亓翠峰
儿子去年结婚,因儿媳工作原因今年暑假才有时间度假,且邀请我和老伴、女儿及两个小孩外甥、外甥女一起去新疆旅游。日程是这样安排的,先由儿媳把外甥王圣越从北京送回莱芜,我们去莱芜北接站,懂事的儿媳千里送人不出站,不回家,原路返回北京。分头行动。我们从莱芜坐动车经西安转车去新疆,他们四人坐飞机直达乌鲁木齐会合。
我和老伴在西安休息一天半,抓紧时间逛了大唐不夜城和大雁塔。这里四十年前我来过,时间让它发生了变化,当年大雁塔周边还是零星卖小吃的,印象最深的是刀削面,艺人把和好的面放头上,离锅两米,双刀飞砍,面片落锅,味道更美,看着过瘾,吃着更香,至于大燕塔,当年保护意识差,交两元钱爬到了顶层,今天想也不敢想了,只有音乐喷泉,和路上走的汉服,及西安老冰棍的叫卖声,原汁原味的不见了。
第二天经过全家激烈的讨论,还是报团去了华清池,兵马俑,人在外,生人生地方,年轻的主张自己打的去,我们老了,找不到南北,觉得报团不用操心,报团虽然在导游的鼓动下多看了俩节目“西安事变、秦俑情”,钱多花了点,感觉还行。
华清池也有变化,当年两个池子才发现,就几块底层石头在那,现在变化大了,重修了,也保护好了;当年西安事的捉将亭改名兵谏兵亭,当年的弹孔不见了,年代久了,变成了透明玻璃;坐缆车上山看秦始皇陵,因雾大什么也没看到,到时上四年级的小外甥感到新鲜,到处乱跑乱摸,哎,因时间关系,看不到也不能前去参观秦始皇陵了,感受一下英雄一统天下,统一中国的豪迈气魄。
兵马俑还是原样,几千年未变,四十年也未变,导游说跟着走,进了一号坑,兵呢?马呢?俑呢?我的导游呢?什么也不见,老伴看了一眼就出来了,人挤人,谁也不让谁,老年人挤不过,有危险,机灵的小外甥占位全看了,这里管理不好,人挤人,走不动。秦始皇、张学良相差两千年,同具英雄气,我们这些草民,和这些历史名人,改变历史的人相比,不能比,连草民都不是,即不能改变历史,更不能横刀立马,驰骋天下,也不能书写历史,过客而已。保护好自己的儿孙,享天伦之乐,足己。
从西安去兰州近两千公里,老伴不愿意坐飞机,儿媳从网上给我们抢了三张动卧,很是舒服。出西安进黄土高原,有些荒凉,到戈壁滩更没说的,十几个小时的路程,见不到树木,庄稼,村庄,有的也是些小灌木,想古代先人在此如何生活?听老辈学者说,原先这里生存环境要好些,大平原、大戈壁、大英雄落干,使枪弄棒,雄居一方,现如今英雄何在?将相何在?
动车很快,中午到了乌鲁木齐,儿子、儿媳、女儿己在车站等候,给我们准备好了吃的住的。下午去了民族一条街,这里的商品很丰富,具有民族特色,虽然没有南方的高科技智能玩具,很吸引人,似乎穿越回到了古丝绸之路。商场,商场里面的人,商品很吸引人,买些放在家里有纪念意义。也发生了一些小不愉快,精美的小油壶大小不一样,俩小孩闹矛盾了,说了好多好话,才平息了这次小风波。参观了新疆博物馆,镇馆之宝是一件出土二千年前的丝织手护,织绣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几个大字,织法高绝,古人的智慧,技术之高,令人叹服。王震将军当年进疆坐的吉普车,还有战士用过的武器和原始生产工具吸引了我,儿时听的故事,读的课本,今天见到了,老一辈人受苦了,向他们表示敬意。
晚上坐车来到独库,早上租车向新疆最美的地方出发,第一站师傅让在独库公路零公里处拍纪念照,语言不通没找到,师傅很好,也有耐心等待。零公里处人太多了,大家都在拍照,要排队,也有不自觉插队的,大家都急,女同胞厉害,指着喊,“黄衣服,出去,黄衣服,出去”好好笑,好尴尬。正式出发,昨天晚上下了雨,前边堵路,堵车一小时,司机师傅好厉害,独库公路只有两车道,对讲机叽哩咓啦的问着前方同事,见缝插针,超车,是横着超,横着拐出,接着横着拐进,好紧张。山下有点热,山上有冰,长征组歌“雪皑皑,野茫茫。高源寒,炊断粮”。革命意志大如天,做事,坚持,才能成功。海拨三千七,耳朵有点痛,老伴年龄大了,车左拐右拐,我也害怕,揉着她的头,说着好话,总算还好。
翻过雪山,一片新天地,人说大美新疆,美,太美了!蓝天,白云,山上是绿色的草原,草原上有少量的树,远处有牛羊,人说是幅画,不是一般的画,怀疑是天上神仙画盒倒了,泼向人间,一般人是画不出来的。人说江山如画,这里江山是花。天上神来之笔,画出一幅美画。山下一群维族老人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好客,给我让了个地,给了个手鼓,也跟着一起唱,跟着乱唱,他们高兴,我也高兴,一起扎西可乐。唱歌,吃串,山谷河里洗手(雪山的水,冰凉),看着美景,神仙过的日子。
看日出去。
太阳泛起的红光,照红了赛里木湖水面,微风刮的湖水一跳一跳的,小浪推小浪,微波荡漾。人们七嘴八舌,指指刬划,等待着太阳露出她那红色的脸,一块云彩飞来,挡着她,让她慢慢跳出,一点一点出,吊起人们急于见到日出的胃口,天大亮了,太阳还是没照散那块云彩,落出她的脸蛋,今天日出晚了?是雾气生成了云,遮住了太阳的脸。
穿过雪山,是一片花海,各种花,各种颜色的花,多少面积!望不到边,去年在北京,看油菜花海,人山人海,和这儿的花海比,小儿科。又大,又美又好记名的哪拉提大草原到了。先说名字好记,我问小外甥和外甥女叫什么名字,俩人抢着告诉我,拿不起来就拉,拉不动就提,叫娜拉提;大,面积大,看到的得上百平方公里;美,上边是蓝天,下层是白云,不长植物的,还有残雪的是雪山,雪山下是绿色的草原,无论是山,还是沟,还是平地,看不到一点秃班,绿的让人醉,心醉,身醉,心灵醉。远处点缀的树,近处看到的是矮小的鲜花,躺在朝阳的山坡上,面朝太阳伸开手脚睡一觉,一群年轻人说,“老爷子在吸大地之精髓”。成群的马、牛、羊自己在山坡吃草。
晚上住宿在山上的萨克族人家蒙古包,体验一下原汁原味的草原生活。先过一条小沟,没有桥,水里只有几块小石头算做桥,咱老家叫“迈桥子”,想起了小时的儿歌,“过桥迈桥掉到河里没人捞”,亏了手里的蹬山扙帮忙,左摇右晃的过去了,前面一条小河,有五六米宽,水很急,很凉,是雪山融化的雪水集合而成,上边横着一棵碗口粗的树,上边用刀砍的少平一些,叫独木桥,第一次见,考验人的胆量和平横力的时候到了。在农村生活过的我也不敢过,只有儿媳平衡力好,自己敢过,从远处找根小木技帮忙拄着过去了。蒙古包周围是马牛羊,远处挖个坑,用铁皮围住是厕所。没有电,太阳能照明,充电不够用。床上一张桌子围一圈吃饭。酸酸的是马奶,一般人喝不了,中间放一碗奶皮子沾着吃,一人一碗煮了的鲜奶,照顾我们的习惯加一盘黄瓜辣椒咸菜,一张大馕掰成七八块放在桌子上,还行,吃起来有有味。草原骑马价格不高,一小时一人80元,主人牵着马,全家一人一匹,一直跑到山半腰,多少年梦想的草原骑马实现了,咱胆子小,见当地人小孩不会走大人就拦在前边学骑马。骑马回来,一只雄鹰降落抓了一只老鼠,尖嘴一叨,利爪一蹬,老鼠的肠子就出来了,翅膀一闪,飞走了。孩子还想骑马,走时送我们的一匹马两人轮着骑,都想多转一圈,费了好事,才平衡好关系,算是没哭。萨克族人很好客,语言不通,但很照顾我们。他们生活不是很好,上学去城里,我们的导游是一位上高三的女孩,只有她能和我们交流,志向很远,走出山区,看看外面的世界。回来的路上,爬上了观景台,放开双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尽收眼底。年龄大了,懂事的俩小孩扶着我,一直说“老爷,慢点”。哪拉提真美,山美,水美草原美,这里的人更美。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