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是灵魂,泼墨成画,提笔成诗。
它让南山竹充满傲骨,它让北山松长出灵性。
在画家笔下它是云绕山峰,水腾起薄雾,是水墨丹青秀美俊秀。
山是浓墨,钟灵毓秀,秋叶是风彩,那也叠彩流金。墨韵是风骨,在画家笔下长出精神,勾勒出神韵,墨色丰富多彩,翰墨飘香,跃然纸上就是精美的水彩画,就是长城的巍峨蜿蜒千里,就是千里江山的风彩,就是富春山居的峰峦叠嶂,漫江碧透。

墨是有灵性的,染成竹的气节,就是郑板桥画竹生动活泼,有高风亮节的傲骨,也有中通外直的纯朴,“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那几绺细叶几条弱枝,虽然弯弯细细却依然有“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的坚韧。
郑板桥爱竹,是爱竹的品格,是把志向寄予竹的挺直俊美,经过狂风暴雨也挺拔向阳的品性。墨韵赋予竹的风彩,墨韵也画出竹的风骨,“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无论风雨多大,无论奇峰异岭,竹都会有挺直的躯干直入云霄,都会有翠绿的叶片承接阳光。

板桥画竹是他本就有凌云志,板桥题诗是他有体恤民情之胸怀,一只笔书人间冷暖,世态炎凉,一幅幅画呈人间百态,百姓疾苦。墨韵是诗人,画家饱函的深情,是诗歌的经典,是书法的脊梁。墨韵是画家血管里奔腾的血脉,是文人笔下的精彩华章,是颜真卿书法的雄浑厚重,气势磅礴。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传承着五千年文化,从甲骨文到夏商周,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墨韵是风彩,墨韵是灵魂,墨韵是精髓。

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把朗朗皎月,把壮美江山呈现在眼前。墨韵是诗歌的华彩霓裳,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浓墨重彩,诗言情,墨含香。墨韵是书法的筋骨,笔力墨酣。守护门楣,点缀亭阁楼廊,在古建筑廊柱牌匾,也刻上永恒的祝福。许多有识之士因墨宝而流芳百世,许多文人雅士因墨宝而登人生之巅峰。
墨韵是宝,它使人生辉煌,墨韵是灵魂它泼墨成画,提笔成诗,是人生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