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茶马古道.普安段”的看法
——是“虞朝古道.普安段”,而不是“茶马古道.普安段”
王德埙
摘要
笔者不同意定位于“茶马古道:普安段”,主张定位为西南丝绸之路夜郎道的分支蜀身毒道。实地考察和对杨慎充军之道的研究,我认为蜀身毒道也应该归并到东线的夜郎道,是夜郎道到达贵阳以后的分支路线。明朝状元杨慎升庵的充军路线就是蜀身毒道。到了中古近现代,普安古道才作为“茶马古道”的一段。所谓“夜郎道”只是俗名,其学名为“虞朝古道”。也就是三星堆虞王朝的通道,三星堆考古发现的就是虞文明。夜郎道(夏朝古道)到达贵阳节点以后,才一分为三。一路为东线,下广西,成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出海通道;一路为西线,走古印度的重要节点普安段再下云南,出云南后再到古印度(天竺),是为蜀身毒道,亦即“虞朝古道.普安段”;一路为中线,百层(今贞丰)红水河航道。这个是原保利集团老总左志明去贞丰扶贫时期走过的。
关键词
茶马古道;普安段;蜀身毒道;虞朝古道;东线;西线;中线
本人2020年6月去普安实地考察以后,不同意定位于“茶马古道:普安段”。这个定位降低了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一般认为,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
我主张定位为西南丝绸之路虞朝夜郎道的分支蜀身毒道。
西南丝绸之路夜郎道是为三星堆虞文明出海服务的。王德埙论文《三星堆青铜鎏金铜鼓牛角王:
王寺西祀宗祖》(文载中国僚学中心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页118.和都市头条)证明了三星堆文明就是虞王朝:1、发现了虞朝弋射官;2、发现了虞朝财政部长,“宂”。3、发现了:隔公:辅佐尧帝的著名官员,担任虞朝清诏官吏;4、蚕虫王为虞朝统治者;5、发现了虞朝祭祀的详细情况。
所谓“蜀身毒道”也就是通天竺(今印度)之道。“身毒”为“天竺”之误译;由于沿用既久,本文则继续沿用。蜀身毒道过去被错误的定位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为从四川成都经云南至缅甸、印度并进一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地中海地区的‘蜀身毒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西线。”(360百科)。经过笔者的实地考察①和对杨慎充军之道②的研究,我认为蜀身毒道也应该归并到东线的夜郎道,是夜郎道到达贵 阳以后的分支路线。有人认为蜀身毒道由灵关道、五尺道、黔中古道和永昌道组成;另外一说,走五尺道过宜宾、昭通;也可以走灵关道过邛都到大理。这些今人在地图上划出来的通道脱离了古人生活的实际,属于今天冒险家想当然的路线。达不到安全、方便、易行的标准。即使其中部分线段在古代曾经使用过,如五尺道和灵关道,但只是局部的现象,而不是完整的蜀身毒道。如果这些路线可行,为什么唐宋高兴起的茶马古道要走普安段呢?。如果这些路线可行,为什么需要从成都长途跋涉到云南的明朝杨状元不采纳呢?如果这些路线可行,二战时期美英的援华物资也必须走普安段到重庆呢?
路是古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不是空想家在地图上划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蜀身毒道属于夜郎道到达贵阳以后的分支路线可以认定。
所以,明朝状元杨慎升庵的充军路线就是蜀身毒道。即:
成都、泸州、合江、綦江、桐梓夜郎镇、枧坝(绥阳)、风华镇、蒲场镇、湄潭县、抄乐镇、松烟镇、敖溪镇、大乌江镇、龙溪镇、余庆县、旧州、黄平、福泉七盘岭、龙里五亭、贵阳、镇宁、关岭、晴隆、普安、盘县、曲靖、昆明、大理。
这个普安古道我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离今天有2150年以上。即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元光六年。这正切合汉王朝开发西南夷地区的时间。
到了中古近现代,普安古道才作为“茶马古道”的一段,这也是四川杨状元充军之道。
根据这个年份检测的结论,我建议将“茶马古道”的时间定位由唐宋提前到西汉。
晴隆和普安两县交界处的一个叫笋家菁的地方,发现了一块200多万年的茶籽化石。在2009年7月,在遵义举办的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上,“世界之茶,源于华夏;华夏之茶,源于云贵;贵州是茶叶的故乡。”已经成为国际共识。
(今存省茶科所的世界唯一一棵“茶籽化石”)
由于贵州省茶化石的发现,“茶马古道”的宣传应注意其核心地区在贵州。
并且“茶马古道”只是夜郎道的附属功能。
朋友或问:何以“茶马古道”只是夜郎道的附属功能?兹敬答如下:所谓“夜郎道”只是俗名,其学名为“虞朝古道”。也就是三星堆虞王朝的通道,三星堆考古发现的就是虞文明。虞朝作为上古的超级大国,覆盖了大西南、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虞朝古道承担着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是虞王朝的驛道、兵道和商贸之道。至于具体的盐运、茶马等等,只是虞朝古道综合功能的一部分,我称为附属功能。欲知详情,请百度搜索“王德埙:越南也出土了三星堆的玉笏板? ”、“三星堆文明的出海通道问题 ——夜郎道与南粤古驿道的关系”、“论开明天竺大鰼帝国 ”。


(王德埙摄影)
夜郎道(虞朝古道)到达贵阳节点以后,才一分为三。一路为东线,下广西,成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出海通道;一路为西线,走古印度的重要节点普安段再下云南,出云南后再到古印度(天竺),是为蜀身毒道,亦即“虞朝古道.普安段”;一路为中线,百层(今贞丰)红水河航道。这个是原保利集团老总左志明去贞丰扶贫时期走过的:
左志明先生5年前发表的红水河通道,的确可以出海。贞丰有百层古渡。到1869年才辟为官渡。我们研究的是上古海路。贞丰县志认为公元639年,侯宏仁开辟从牂牁经西赵通往广西的道路。如果证实就是经过贞丰的红水河路线,那就更短和便捷。这条线待考察认定。其弱在不如贵新线人气高,贵新乃通广西之主线。有往有复,还得调查红水河落差,是否利于巨轮海归。
因此,目前初步认定的有鉴江出海通道,以及作为补充的较比次要的博南古道(蜀身毒道)。实际上,这三条线都需要我们再加全面的考察才能最终确定。
注:
① 王德埙、王长城《我们对西南丝绸之路的“夜郎道”的看法》《僚学研究》第二辑[M],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版。
② 王德埙、王长城《从杨升庵著作看夜郎古道》《僚学研究》第三辑下,2019年《藏天下》[N]增刊。
作者介绍
王德埙: 1950-汉族,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长,世界智慧科学院院士。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双专业。贵州省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获得者,贵州文史研究馆特聘专家、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高级顾问、厦门上古文明研究室委员、《上古文明研究丛书》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贵州省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贵州省收藏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桐梓县夜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贵州镇宁竹王文化研究会顾问、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