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间烟火 赶盛福大集专栏12
去花园东路 赶盛福大集
黄鸿河
头好几天,俊忠兄就发来信息,相邀去花园东路赶大集,参加者有“七仙女和八罗汉”。说好还是老规矩:赶集为找乐趣,中午小酌一杯。还特意叮嘱“赶盛福大集,食人间烟火”,咱可是都市头条作家采风团。
赶集,济南曾经消失了20年,老济南们常感叹:今天的集市还有段店集、泺口集的老味道吗?时光匆匆,潮起又潮落。记得小时候初次跟随父亲赶段店集,接近20里地路程,一道全是步撵,脑中只装满期盼的喜悦,一点也不觉得累。心里还想着要能在集上吃上个热烧饼,再喝碗豆腐脑,那真是带劲,谁还畏路途遥远。说话不带夸张的,那时激动的心情比年轻时会女朋友也就稍差一点。
但是,今天来赶这新盛福大集会收获如何呢?
听说大集是新打的,不知还有传统的味道吗?老济南管新开集市叫“打集”。是否又是和一些扩大些的露天超市一样,“唬”字牌上市,换汤不换药呢。我带着“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疑问,在解放桥乘上了37路公交车。
别说,乘公交车去盛福赶集还真方便,40分钟就直达了目的地,下车站牌名“花园东路崇华路”。公交车到站,乘客鱼贯而出,没想到满满一辆公交车,瞬间乘客下了大半,而且好多人手里还拉着一个拉杆车。我这才恍然大悟,敢情这批素不相识又似曾相识的朋友和我一样,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盛福”大集走到一起来了。再回头看下车站牌,通往盛福大集的公交车有9路、87路、116路、168路。
说到寻找赶大集的味道,今天我先占了一个乘车方便的先机,而且车上有空调,下车就到盛福大集跟前,不用长途跋涉走路,心情自然是个良好开端。我忽然想,只要这集有老济南味道,不忙时还真可以喊上几位朋友到盛福大集上来逛逛,喝杯扎啤,采购点新鲜农副产品。
说句实话,盛福大集我是第一次听说,说起来是个新集,可它又是原来盛福庄老集。据说原来老集是在路北边的盛福庄。迁集是因为靠村子太近,集市规模又小,交通不方便,发展空间受限制,要想发展壮大,迁集搬家是硬道理。说它是新集,是因为盛福大集是新开集,但地界比老集扩大了许多,这在历下区黄金地带十分难得。今年6月30号,盛福大集在盛福新小区前正式开业,总经理李震给大集谋划了许多新元素。新大集不仅继承传统让中老年人喜欢,而且创新经营模式让“新青年”更喜欢。李震本身就是个颇为老道的新青年,小伙个头高挑,年轻有为,工作有思路,办大集有经验,平时话不多,但办事斩钉截铁,红高梁穗般的脸膛上透露出多年创业的沧桑。17岁便开始独立创业,如今是20年后再回首。在这之前他曾摆地摊多年,参加过华滨环联超市、祝甸大集、边庄夜市文化圈的主持和策划,均搞的红红火火,而且效益可观,买的和卖的都开心。
今年6月盛福庄集迁到了花园东路南边的大街上,大集更名盛福,自然流露出其头脑清楚,思想开阔。福盛大集决不再是盛福庄的集,而是济南老百姓的大集,至少是泉城东半天的大集。盛福大集地址东靠崇华路,北边是花园东路,西边是隆和府小区、南边是康虹路和麟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盛福小区、海信君和小区。
闲话少说,3分钟时间我就随着赶集的人流来到了大集东北角进口处,此时是上午9点。只见盛福大集上人山人海,车水马龙,12排摊位整齐划一,鸡鸭鱼肉、蔬菜瓜果等生活用品安排在大集中央,活家禽活海蟹鱼虾分列集市两厢,服装鞋帽占据集市西侧,沿街是门头房。占地近30亩的盛福大集,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8米,有南北西三大进出口通道,进出停车十分方便。整个大集秩序井然,环境干净,交通顺畅,有条不紊,商品供销两旺,好一派繁忙景象。整齐又平坦舒展的场地,给人已方方正正,敞开心扉,放心购物的新视觉。据说当初在开拓新集时,光清理废土渣加打扫卫生及设计污水处理一项就投资了37万元。
简练精干的框架式迎宾门,门前是一对福象,绝不奢华的门楣上悬挂着简单的四个大字:盛福大集。六个小字:农历三五八十。简练中透露着创业者信心实足,精干中彰显出势在必得心态。正是在都市里的村庄办福盛大集,让消费者暗竖大拇指称赞的好地方。大集有76个夜市“迷你”屋、100个铝合金箱式尚铺、278个固定摊位、108个散户摊位,包括早餐经营点。另有10多个关爱65岁以上老人免收费摊位。每月农历三五八十12个大“吉”日,热情招揽四面八方顾客。每天是早晚夜市,经营时间长达16个小时,极大方便了各时间段的顾客,而且是风雨无阻。
清晨4点开集是早市,以早货早卖早餐吃饭为主,27家餐点经营业户,全套的烧饼、油条、豆腐脑;甜沫、豆汁、肉夹馍;蒸包、水饺、手赶面;馄钝、凉粉、卷春饼;大米干饭把子肉,有炸酥鱼、烤鸡腿、盐水鸭、猪头肉;有奶香馒头、口袋饼、水煎包、还有煎饼果子、武大郎烧饼、云南米线土豆粉,配套酸甜苦辣咸调料;还有羊肉汤、营养粥、牛骨汤、胡辣汤,紫菜蛋花汤、海鲜疙瘩汤;有茶鸡蛋、八宝饭、酥油饼、菜煎饼、钎子馍馍和老面头打的干锅饼,配套油盐酱醋小咸菜,整个一北方食谱大全。
上午8点到晚上8点是大集盛市福地,每日开集后,各种生活用品、禽蛋蔬菜、鸡鸭鱼肉,油盐酱醋、烟酒糖茶、服装鞋帽等,提前1小时便布满集市的个个摊位,购物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大集买不到。集市上人来车往,熙熙攘壤,商铺地摊,摩肩接踵。卖布的、卖服装鞋袜的、卖米的卖面的、卖水果的蒲麻的、卖豆腐卖鸡蛋的、杀猪宰羊卖鲜肉的、卖猪下货的、卖羊杂碎的、卖年糕的、卖锅饼的、卖泰安煎饼的、卖莱芜火烧的、卖大馒头的、卖鸡鸭鱼虾的、卖宠物狗眯你猫的、卖油盐酱醋茶的、卖桂皮八角大料各种调味品的、卖楹联字画的、卖厨房用具的、卖床上用品的、卖家具太阳帽的、卖桌椅板凳的、卖花花草草的。地摊的呦喝声,店铺的喧闹声、行人的欢笑声,构成一幅旧集市新潮流的盛福大集“清明上河图”,赤橙黄绿青蓝紫,总之随心所欲,自由平等,想么有么,想买啥有啥。
上午10时前后,大集上气氛愈发热烈,市民或提着饲物袋,或推着购物车,在摊位间流连忘返.......
等到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盛福大集的夜市却从夕阳红中开始逐渐升温,每晚持续到夜高潮12点。灯火辉煌处,76个迷你商铺全部开门迎宾。据说盛福不夜城内,靠西双层网红集装箱摊位是夜市中的一大亮点,特别招引小伙们盛夏之夜喝扎啤,撸鱿鱼卷、羊肉串。还有一家“橙色火焰烧烤”店也颇聚人气,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在这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靠祟华路的“夜色粮酿”夜洒吧,12组自酿啤酒罐冰镇拔凉,更是吸引了无数啤酒客流“恋”忘返,品一口香辣小龙虾,尝一口老北园炖泥鳅,再伴以烤白腰、烧凤爪、炭烤肥牛,不由你不放松心情,再加两扎冰啤令你淘醉。

盛福不夜城给精力旺盛的青年人提供了交往交流交心的空间。据说盛福大集早有规划,不久的日子李震和他的同事们就要把盛福啤酒节、马戏团隆重推出来,给你在夜生活中再抹一笔重彩,再现一个惊喜让你眼花嘹乱。当然,这些盛福夜市畅想曲是李总介绍的,但愿夜市开幕后我也来集上体验一把夜市生活的滋味,找寻一下火红年代的感觉。
其实,南方广东、福建、淅江、重庆、成都等发达省市的夜生活早已比白天还要丰富多彩。这些构成月月天天有集市、有乐趣、有传承又方便的活动,定能让福盛大集更接地气,因靠近市区人多更显得热闹。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就是身体健康、心情快乐,家庭幸福、工作稳定、玩的开心、吃着放心、无忧无虑、购物方便这么简单么?
我正“乱花渐欲迷人眼”,信马由缰想集市的档口,忽听“砰”一声响,吓了我一跳,也吓了周围的人一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谁放了个“大雷子”呢。呵呵,原来是摊主的爆花机不甘寂寞在发威呢。烟雾弥漫处,白花花的玉米花装满了一蒌。看到香喷喷的爆米花,我忽然想起了一个“粮食放大器”的故事:说的是1971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来中国访问,在市场上看到了爆花机,砰一声响也吓了他一跳,甭看他是博士,但也没见过这等核武器般的铁疙瘩,不知是干啥用的,很纳闷,便问我方陪同人员。因为英语没有现成词句,翻译便灵机一动,告诉他这叫粮食放大器。基辛格听罢,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连声说“OK,我要把它介绍到美国去。”周围的人听罢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走着瞧着这热闹的盛福集市,还真忘了暑天的炎热。此时,前面一对买卖煎饼的老年妇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是两位年龄相仿、模样相似的集上姐妹,一听口音便知是鲁南一带。果不然两人是临沂老乡,买煎饼的老家在平邑县城关镇温水村,名叫高化芝。卖煎饼的老家在费县辛庄镇脱衣村,名叫刘西。刘西卖的临沂煎饼有特点,别家煎饼是圆的,她家煎饼是方的。据她们异口同声介绍:“临沂煎饼软香甜,闻着很香,吃着稀甜,嚼到嘴里又柔软又劲道。”“从小吃习惯了,就爱这一口。”我看这对老姊妹性格挺开朗,便提议道,“您二老长的像亲姊妹,我给您俩照张合影呗。”两人高兴的连声说谢谢大兄弟、谢谢大兄弟。照完像互加微信时聊起了年龄属象,结果俺三人般大,都是属牛的,这岂不是“芝麻掉到针鼻里,沿巧了吗。”

我正为刚才那两句“大兄弟”小乌龙开心,抬头西望,有两宗鸡鸭鸽子摊位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从小就喜欢摆弄小动物,有专家说这还是情商高、有爱心的表现。我走近摊位正细看几只雨点花布鸽,见一对青年男女在挑选活鸡,一只红冠大公鸡映入二人眼帘,十几笼鸡就它漂亮。我想这只鸡今天要大祸临头,便欲转身离去,果不其然,耳边传来了卖鸡师傅的念道:“公鸡公鸡你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天上龙肉无处寻,地上吃鸡我安排。”是啊,鲜香漂亮的美味人人喜欢,所以鲜香往往身不由己,被迫奉献也是身不由己。
我正走着想着,一抬头望见我们团队七仙女中“色彩斑斓”的王云霞和“园丁之歌”冯桂珍两位老师正姗姗走来,两人手中各拿一袋西红柿,顶花带刺嫩黄瓜。怎么?她们这是要为中午聚餐添俩冷盘“猪耳朵拌黄瓜”、“白糖调西红柿”吗?那我也寻摸着买点酒肴得了,可不能坏了老济南的规矩,让朋友笑话“两个肩膀夹着个头”。
买点啥呢?正思考着,忽然一句“磨剪子来锵菜刀”传进耳中,这有情有调的吆喝再熟悉不过。这不是八个样板戏中《红灯记》的台词嘛。盛福大集还有磨剪子锵菜刀这土掉渣的手艺?这可是老段店集的味道。寻声望去,原来都是我们的人,正围着磨刀师傅忆旧呢,只见“牧鹅少年”俊忠兄正笑眯眯的看着“白眉大侠”赵教授。赵教授跃跃欲势骑在板凳上扮演交通员,准备“航拍”密电码。旁边站着两位,一位是高大魁武的“托塔天王李玉和”坤堂兄,另一位是漂亮的“红衣少女李铁梅”姜丽娜。四人在那里一亮相,象极了《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磨剪子、锵菜刀处,自然难觅可口酒肴,我还是再转转其它摊位吧。正走着,迎面碰上了“白马王子”玉山兄和“亭亭玉立”的刘锬主任。玉山兄现在正做文学评论家的工作,我们正一块聊起了蔬菜价格。猛抬头见一款拖地长裙翩翩而至,定睛细瞧,原来是“摩登女郎”蓝茵和“半城湖水”青莲子同时走了过来,后面跟着的是“口吐莲花”诗人付朝兰,据说付女士还会开大货车。大家相视一笑,不约而同道,“时间不早了,抓紧逛大集吧。”

我左顾右盼来到第二排卖熟食的摊位中间,一个大摊位经营的食品最合我的口味,是老济南八大硬菜:拱嘴、口条、猪耳朵、猪心、猪肝、猪头肉,再加上猪蹄子、猪尾巴,样样都是挡口的。另外还有牛蹄筋45元、金钱肚55元、酱牛肉60元、炸鲜海鱼35元、酱油螺蛳12元、自制苦肠30元、大肠头63元一斤。酱油螺蛳,我眼前一亮,老济南的下酒菜。今天聚会人多,我买了5斤酱油螺蛳当下酒菜,迈步便往约定地点走。路过鸡蛋滩,允一位白发大娘正紧靠着摊位卖野菜,跟前只有两塑料袋曲曲芽。看到我过来,她赶紧问我要不要:“他大兄弟,就乘这两包曲曲芽了,便宜点给你吧,野生的,无公害。”又是一个叫“大兄弟”的,偌大年纪,听着这可怜巴巴的叫声,我怎么心中有点酸楚呢?

老人家住遥墙镇新苑村,姓周,今年80岁,老伴去世多年,一个人孤苦伶仃过日子。自己还种着两亩地,就一个独生闺女远嫁外村,只能农忙时回来搭把手。平时老人靠挖苦菜子、蒲公英、蛤蟆草、车前子、曲曲芽挣点零花钱。来一趟集提着几袋子野菜,要乘97路公交再转12路车,还要步行一段路。望着这位面相善良的老人,我竟然想起了自己那早逝的母亲,我母亲若是健在她也会这么老吗。
曲曲芽两块钱一斤,我让老人过下枰,两袋不到5斤。我用微信转给老人20块钱,老人高兴的给我留下了手机号码,其实她也没注意我转的多少钱,还悄悄告诉我,“这小摊每集要收5块钱管理费,象她这样的老年人照顾不收费。”他又指了指不远处那位卖山蝎子的老人说,“那老头也不用交费。”此时艳阳高照,我看老人有些汗透的衣服,心里还是有些说不上来的滋味,告诉她“快回家吧,道上注意安全。”
我拎着酱油螺蛳和曲曲芽往盛福大集南门走,一看手机,真到了约定时间了,见“玉树临风”吴晨阳和“彬彬有礼”丁士彬早已在门前等候大家了。不一会七仙女八罗汉人均到齐。看吧,几乎每人手中都提着三包两包,都是从集上采购的战利品。此时,俊忠兄高兴的宣布:今夭个人采购的东西都各自带回家,酒肴也不用与大伙分享。李震总经理已经安排好了午餐,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咱就接单吧。大伙听罢,先是二分寂静,随后是八分预料,笑声一片,皆曰:甚好、甚好,都市头条不虚此行也。
为了不虚此行,我打腹稿组成一首打油诗,以记住这次“赶盛福大集,食人间烟火”都市头条采风盛会。诗曰:
花园东路崇华路,木兰谈谈盛福集。
林之白云晴方好,付朝兰天健行宜。
都市头条挥手唤,阳光诚信聚心齐。
半城明湖青莲子,九章蓝茵屈颂橘。
宁静致远玉山路,春华秋实鸿河渠。
一蓑烟雨任凭生,万朵云霞彩虹徐。
赶集,我国从夏、商、周时代就业已存在,这是老百姓对商品互通有无的主要交换形式,它在许多方面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给人们带来物质交换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精神交流,赶集很多时候是一种享受。因此,它源远流长,并且深受百姓欢迎也是理应如此的。
2024年6月20日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