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有熊朝少昊文明向三星堆地区的传播:上古少昊方舟的发现
——有铭古船式红山陨铁少昊像
王德埙
The Spread of Shaohao Civilization in the Xia Dynasty of Hongshan to the Sanxingdui Area
——The Red Mountain Meteorite Iron Shaohao Statue in the Style of an Ancient Boat with an Inscription
Wang Dexun
摘要
古船式方舟红山陨铁少昊像规格:高17.6公分,宽22公分,厚4公分:2.6公斤。三铭中有“船”字,本器象上古一艘船,是少昊的御用舟楫。可知本器应名之为“古船式方舟”,也就是上古的少昊方舟。少昊像下面为昊天上帝的神徽,喻君权神授。中间为少昊大帝的形象,左右为猛虎头,象征虎贲卫士的护佑。《周礼·夏官·虎贲士》注云.王出将虎贲士居前后"。我们已经证明了黄帝距今一万两千多年。少昊为黄帝长子。则一万两千多年的古船式红山陨铁少昊像的发现,也就进一步确证了黄帝文明的存在。左字:収,音shōu 。蓐收,秋神名,其帝少皞,少皞帝。此即指本器的主神古船式红山陨铁少昊像。收(蓐收)”是少皞的专用代号。《礼记卷三·王制》:“夏后氏收而祭”,是以知少昊属于夏后氏。如是,则少昊文明为夏文明的发端自明。夏后氏为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有熊君主的氏称,有熊王族以国为氏,为夏后氏,简称夏。中字:为“與”,通“舆”。车舆。右字:为“”,音xiàn,船。三、少昊、车舆、三铭的历史意义解读。1、少昊古船是12000年前大洪水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2、夏后氏少昊大帝祭祀昊天上帝组织抗洪.少昊帝决定由东北地区南巡古中国救灾。还有一种可能,由于东北大平原高地无多,滔天的大洪水来临,少昊夏后氏被迫乘此方舟南下移民。四、红山有熊少昊时代高文化之一角。两件黑皮玉雕八卦式河图洛书和廓外璧。编码2为“徙”,按:可能跟大洪水迁徙有关联。字形参考。迁移:迁徙。五、红山少昊像与三星堆神人头像之比较。根据古船式红山陨铁少昊像的研究和文化传播的比较,三星堆地区为太古少昊文化余脉是清楚的,正所谓一脉相承的虞夏文明。如是,则所谓三星堆外来文明说,外星人说等无稽之谈自然不攻自破。
关键词
红山陨铁;少昊方舟;収;有熊;车舆;三星堆神人头像
abstract
The ancient ship style Hongshan meteorite iron Shaohao statue is 17.6 centimeters high, 22 centimeters wide, and 4 centimeters thick, weighing 2.6 kilograms. In the Three Inscriptions, there is the word "ship". This vessel resembles an ancient ship and is used by Shao Hao as an imperial vessel. It can be known that this device should be named "ancient boat style". Below the statue of Shaohao is the divine emblem of the Haotian God, symbolizing the divine authority granted by the emperor. In the middle is the image of Emperor Shaohao, with a fierce tiger hea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ymboliz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Tiger Ben Guardian. The annotation in "Zhou Li, Xia Guan, Hu Ben Shi" states that the king has placed Hu Ben Shi before and after. "We have proven that the Yellow Emperor dates back over 12000 years. Shao Hao is the eldest son of the Yellow Emperor. The discovery of the ancient ship style meteorite iron statue of Shao Hao, which dates back over 12000 years, further confirms the existence of the Yellow Emperor's civilization. Left character: zh, sound sh ō u 。 Yishou, the name of the autumn god, is the emperor of Shaohao, Emperor Shaohao. This refers to the main deity of this artifact, the ancient ship style Hongshan meteorite iron Shaohao statue. Collection (production) "is a special code name for Shaohao. The Book of Rites Volume 3: Wang Zhi: "The Xia Hou clan received and offered sacrifices," which is to know that Shaohao belongs to the Xia Hou clan. If so, then Shaohao civilization is the origin of Xia civilization. The Xia Hou family was the surname of the Xia monarch, the first hereditary dynasty in China. The Xia royal family took the state as their surname and became the Xia Hou family, abbreviated as Xia. Middle character: It means "and" and corresponds to "yu". Cheyu. Right character: "", sound xi à n, ship. 3、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Shaohao, Cheyu, and Sanming. 1. Shaohao Ancient Ship is China's Noah's Ark during the Great Flood 12000 years ago. 2. Emperor Shaohao of the Xiahou family offered sacrifices to the Haotian God and organized a flood relief mission. Emperor Shaohao decided to conduct a southern tour of ancient China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for disaster relief. There is also a possibility that due to the scarcity of highlands in the Northeast Great Plains and the arrival of devastating floods, the Xiahou family of Shaohao was forced to immigrate south. 4、 One of the high cultural corners of the Shaohao era of the Xia Dynasty in Hongshan. Two black jade carvings with the Eight Trigrams style River Map Luoshu and Outer Wall. Code 2 is "migration", according to whether it is related to the migration of large floods, to be tested. Font reference. Migration: Migration. 5、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ongshan Shaohao Statue and the Sanxingdui Divine Man Head Statue.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ship style Hongshan meteorite iron Shaohao statue and the comparison of cultural dissemination, it is clear that the Sanxingdui area has the remnants of the ancient Shaohao culture, which is the so-called Yuxia civilization that has been passed down in one continuous line. If so, the so-called Sanxingdui theory of foreign civilization and the theory of extraterrestrial beings are naturally self defeating.
key word
Hongshan meteorite iron; Statue of Shaohao; According to; Xia Dynasty; Cheyu; Sanxingdui Divine Man Head Statue
一、古船式红山陨铁少昊像介绍
古船式红山陨铁少昊像规格:高17.6公分,宽22公分,厚4公分:2.6公斤

贵州省晓风残月艺术馆藏品。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12655年(此数据还需要采用其他检测手段复核之后才能最终认定,下同),乃古中国北方的黄帝时代器。
德埙按:根据三铭中有“船”(详后)字,本器象上古一艘船,是少昊的御用舟楫。可知本器应名之为“古船式方舟”。
此为正面,背面为三字铭。
少昊像下面为昊天上帝的神徽,喻君权神授。
。
《隋書 · 禮儀一》曰:
天稱皇天,亦稱上帝,亦直稱帝。五行人帝亦得稱上帝,但不得稱天。故五時迎氣及文、武配祭明堂,皆祭人帝,非祭天也。此則王學之所宗也。
天称皇天,亦称上帝。人帝亦称上帝,但不得称天。盖人帝乃上帝委托,所谓:天命所归。
中间为少昊大帝的形象(详后文),左右为猛虎头,象征虎贲卫士的护佑。《周礼·夏官·虎贲士》注云.王出将虎贲士居前后"。

我们已经证明了黄帝距今一万两千多年①。少昊为黄帝长子。则一万两千多年的古船式红山陨铁少昊像的发现,也就进一步确证了黄帝文明的存在。”班固《白虎通义·号章篇》也说:“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

磁力相当强劲。

二、三个铭文的考证
左字:収,音shōu 。蓐收,秋神名,其帝少皞,少皞帝。此即指本器的主神古船式红山陨铁少昊像。
《正字通》:“收本字 爾雅聚也 又蓐收秋神名《月令》季秋其帝少皞其神蓐收杜預曰秋物摧辱可收故金正之官曰蓐收 一說蓐收卽少皞之子名該又夏冠名,王制夏后氏收而祭 註收斂髮也 史記堯黃收純衣又玉藻童子之節有事則收之走則擁之 註收謂斂持在手擁者抱之于懷也 又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書也 註收猶息也 又棺斂也 史扁鵲傳曰收乎曰未也 其
〇从丩从 又丩有縳束義會收聚意 篆作收與收从二手別 說文从 又丩聲捕也 義未詳篆隸承譌作收坊刻 正韻作收舊本附攴部 並非”。
德埙按:一、《月令》,古代天文历法著作。共一卷。是上古一种文章体裁,按照一年12个月的时令,记述朝廷的的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现存《礼记》中有一篇《月令》之外,还有《逸周书》中的一篇《月令》,惟后者已佚失。
二、按照传统文献的说法,少昊是华夏人文始祖,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称号,黄帝的长子,母为嫘祖(一说女节 )。以凤鸟为图腾。少昊,亦作“少暤”,名“挚”,又作“质”,号“金天氏”、“穷桑氏”或“朱宣氏”,生于穷桑,和太昊伏羲一样同为上古时期东夷族的祖先和首领,因修太昊之法,故称之为少昊,姬姓 ,一说为嬴姓, 名玄嚣。
少年时,迎娶凤鸿氏女子为妻,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最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的首领,号金天氏 ,一号青阳氏 。少昊是东夷部族的首领。少昊部族内有20多个以鸟为名的部落,如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鸿氏、鸤鸠氏、鹘鸠氏、爽鸠氏等等,其中有凤族8个,凤族在少昊集团中地位最为尊贵,掌管天文历法,指导部落农桑。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史记索引》曰:“降,下也,言帝子为诸侯。降居江水……即所封国也。”《国语·晋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
三、《礼记卷三·王制》12:“夏后氏收而祭”,是以知少昊属于夏后氏。如是,则少昊文明为夏文明的发端自明。夏后氏为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有熊君主的氏称,有熊王族以国为氏,为夏后氏,简称夏或者有熊。
四、“收(蓐收)”是少皞的专用代号。在《月令》中,“收和少皞”二者都是相对应出现的。如“孟秋之月,日在翼,昬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如此等等。基于五行理论的成双成对出现:“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少皞”是主神,“蓐收”是辅神。“蓐收”也就有了作为少皞帝代号的意义。例如在“夏后氏收而祭”一文中,这个“收”就是少昊的代号。少昊和蓐收的形象迥然不同。本器古船式红山陨铁少昊像由于“左耳上没有蛇”“脸上没有白毛”,他下面的左字“收”字也就只能是少昊的代号。何也?据《国语·晋语》记载,蓐收脸上长着白毛,有老虎一样的爪,手里拿着斧子。《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蓐收左耳上有条蛇,骑着两条龙。

(图片取自网络)
那么,“收(蓐收)”什么情况下才不是代号呢?那就是“收(蓐收)”跟“左耳上有条蛇,骑着两条龙”的文字和图片相对应的时候。
中字:为“與”,通“舆”。车舆。
盖“與”、“舆”二字上古音都是鱼韵部,喻声纽,同音通假。
说文解字:“舆”
【卷十四】【车部】以诸切(yú)
车舆也。从车舁声。 即上古方舟。
说文解字注
车舆也。车舆谓车之舆也。《考工记》:“舆人为车。”注曰:“车舆也。”按,不言为舆,而言为车者,舆为人所居,可独得车名也。轼、䡈、轸、轵、轛,皆舆事也。
从车,舁声。以诸切,五部
右字:为“
”,音xiàn,船。《类篇》:“下斬切下斬切 船也 文一”。
按:上图,铭文左右为两个大穿孔。因此,古船式方舟红山陨铁神人应该是一个车船坐驾的标志
性部件。
下面,是东北一个筹建中的黑皮玉博物馆的部分藏品:

中间有明显穿孔。

据此,本器似原应为一对而桿系。
三、少昊、车舆、
三铭的历史意义解读
少昊大帝为什么需要乘车又坐船呢?一般理解是为了从陆路和水路巡视古中国广袤的国土。
本器为有熊御用方舟的模型,少昊帝水路出巡时当有浩浩荡荡船队随行可以想见。
古船式红山陨铁少昊像的三字铭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1、少昊古船是12000年前大洪水时期中国的诺亚方舟。
据文献记载,发生在12000年前全球大洪水时期,《山海经·海内篇》记载:“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淮南子·览冥训》曰:“望古之际,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泱泱而不息”。《圣经》上说:“在2月17日,天窗打开了,巨大的渊薮全部被冲溃。大雨伴着风暴持续了40个白天和40个黑夜”;苏美尔文献资料里写道:“那种情形恐怖得让人难以接受,风在空中可怕的呼叫者,大家都在拼命的逃跑,向山上逃去什么都不顾了。每个人都以为战争开始了......”。
据说,古巴比伦的《季尔加米士史诗》是世界上现存史料中对大洪水记载最完整的,因为它是由从大洪水中幸免于难的人口述而成的。在他的记载里,洪水伴随着风暴,几乎在一夜之间淹没了大陆上所有的高山,只有居住在山上和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②。
2、夏后氏少昊大帝祭祀昊天上帝组织抗洪是为仁爱
《礼记卷三·王制》12:“夏后氏收而祭”。面对滔天洪水,夏后氏少昊大帝祭祀昊天上帝,祈祷昊天上帝的护佑,并组织抗洪斗争。过去文献误判为尧帝组织抗洪,现在应该更正为少昊。尧帝抗洪是另外一个时代。包括“鲧窃息壤以湮洪水”传说,都是少昊时代的事情。
3、少昊帝决定由东北地区南巡古中国救灾
近年,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斗城指出:“东北古代民族的南下问题。我国东北地区,从新石器沈阳及其周边的“新乐文化”开始,后来又有西辽河及其周边的红山文化等,接下来有“夏家店下层”文化等等。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学者提出殷商文化是从东北南下来的观点。西周有肃慎、扶余等民族,魏晋有乌桓、鲜卑等。特别是鲜卑族,先是慕容部,后是拓跋部,前者在十六国时入据华北、华东,建立了几个“燕国”,如前燕、后燕等;后者拓跋部,曾统一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③”
学术界关注东北古代民族南下是有道理的。只不过南下的首创人正是有熊开国君主少昊大帝。
在祭祀昊天上帝以后,少昊和大臣们根据玉雕八卦式河图洛书(详后),测算了灾情:国民“大家都在拼命的逃跑”,决定发动船队南下救灾:救民于水火,救一个算一个。
同时,出动车舆,在无水的陆路前进救民。
有熊少昊大帝水陆两路南下救灾的壮举就这样开始了,这个史无前例伟大工程惜无记载。
一路南行,同时也是统一中国的战争行为。
如无少昊南下救灾的壮举,则无法解释少昊文明何以传播到三星堆地区。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由于东北大平原高地无多,滔天的大洪水来临,少昊夏后氏被迫南下移民。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如无少昊部族南下移民之举,同样则无法解释少昊文明何以传播到三星堆地区。
四、红山有熊少昊时代高文化之一角
红山少昊文明属于人类的高文化。我们且看一位网友收藏的跟少昊同时期的两件黑皮玉雕八卦式河图洛书和廓外璧。



考证
编码1为“周”。亲和;调合。
编码2为“徙”,字形参考
、
。迁移:迁徙。《正字通》:“想星切 音洗 遷移也 又徙月後一月也 檀弓祥而縞是月禫徙月樂
又支韻音思 地名前漢地理志蜀郡徙縣師古音斯”。
按:是否跟大洪水迁徙有关联,待考。
编码3为“既”,字形参考
。
编码4为“甲”。
编码5为“目”。
编码6为“见”。
编码7为“江”。
编码8为“京”,京城。《诗经·大雅·文王》:“殷士肤敏,祼将于京。”
编码9为“田”。
编码10为“善”的异体字,字形参考
。
其思想的深刻程度足以令八卦和河图洛书专家都搔首难解。其文字的成熟程度,六书其备,完全可以识读。足以让古文字专家山呼万岁。
这还只是少昊夏文明冰山之一角。
五、红山少昊像与三星堆神人头像之比较

三星堆神人头像:

出处:搜狐:三星堆青铜器欣赏
2016-02-10 22:23
铜人面具
商 铜 国家一级文物
高26厘米,宽40.8厘米,壁厚0.4厘米
铜人面具的两侧上下及额部正中多有方形穿孔,估计它们是在面具铸成之后补凿的,或者说可能是在使用过一段时间以后再加工蓄凿的,因为有些面具的方孔并没有凿穿。如果在面具上预设穿孔,经浇铸成型即可,而在已制作成型的面具上重新凿孔,相对来说就费工费时。世界许多民族认为,面具是神灵、精灵寄居之所。中国古人认为,面具有“存亡者魂气”的作用,巫祝戴上面具,就可以招引祖先亡灵及上神的降临。巫祝便和祖先亡灵沟通,向亡灵祈祷或代表亡灵说话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星堆青铜面具用于吁请神灵降临、祭祀祈祷的对象,是神灵降临时的寄居之处。青铜面具经常性地陈设在宗庙中,便于迎接随时降临的神灵,而神灵寄居之后,面具就代表神灵了。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对此器检测,距今3900年,公元前2023年,乃有熊中期青铜器。
此器晚于古船式红山陨铁神人8755年。
显然,这个是红山少昊文明传播到三星堆地区的结果。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商 铜 国家一级文物
高41厘米,宽18.8厘米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对此器检测,距今4800年,公元前2777年,乃有熊时期青铜器。
此器晚于古船式红山陨铁神人7855年。
显然,这个也是红山黄帝文明传播到三星堆地区的结果。
综上,用少昊帝像比较两个三星堆神人头像。三星堆神人头像就是少昊大帝像。均晚于古船式红山陨铁少昊像七、八千年,这是红山少昊文明传播到三星堆地区的结果。古中国有熊幅员辽阔。少昊文明从红山和泛红山地区传播到大西南,路途遥远,需要越过中原大片的洪水汪洋,还要路斩九妖十八怪,故文明的传播竟达数千年之久。但中国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由之路,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有熊太阳的光辉,灿烂辉煌,终于普照着三星堆大地。
根据古船式红山陨铁少昊像的研究和文化传播的比较,三星堆地区为太古少昊文化余脉是清楚的,正所谓一脉相承的虞夏文明④。如是,则所谓三星堆外来文明说,外星人说等无稽之谈自然不攻自破。
注:
①王德埙《“良渚文明文字五”与“三星堆文字一”考釋》,《上海思想界》2019年第7期。
②千达资讯:大洪水时代是什么时期(解析12000年前史前大洪水)
时间: 2022-6-14 11:50
③“远古之光一一马家窑文化彩陶珍品展”暨“世界视野中的马家窑文化”学术研讨会
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 2019-06-19 08:46论题:西北“羌人”的东出与东北古代民族的南下——从“马家窑文化”说起。
④虞夏文明为长江下游的吴夏文明(良渚文明)与长江中上游的虎部族外婚制联盟,简而言之,即“吴”+“虎”=虞。
作者介绍
王德埙: 1950-汉族,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世界智慧科学院院士、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长,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双专业。贵州省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获得者,贵州文史研究馆特聘专家、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高级顾问、厦门上古文明研究室委员、《上古文明研究丛书》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贵州省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贵州省收藏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桐梓县夜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贵州镇宁竹王文化研究会顾问、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