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生命的活力
马延明

2024年6月24日,应文化学者、垂杨书画院总策划张期鹏先生之约与一群好友小聚,参加者有徐行建先生、粱钦元教授、著名作家自牧先生、著名画家田锋国先生、垂杨书院执行院长于芳女士、垂杨书画院秘书长杨文学先生、泰山孔子文化研究院李美睿院长。
我先重点介绍一下徐行建先生和粱钦元先生。
徐行健,1943年生,山东省泰安市人,济南大学客座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徐北文先生之子。1959年参加工作,历任济南市毛巾厂挡车工、制版工、设计员、设计师,1994年调任济南市设计中心主任。系山东省第七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梁钦元,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长孙。资深心理咨询师;北大智慧青少年健康成长指导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专攻北大”课题组特邀研究员、首席心理专家;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梁漱溟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特邀研究员。
我们见面后,由自牧先生一一介绍,相互问候!然后落座。席间,大家相互交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粱钦元先生讲的三点;
一是,他爷爷给他讲过,有人问他爷爷什么是教育?他爷爷回答:“教育就是增强人的生命活力!”我听后,觉得讲的太好了!教育不仅仅是让人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人有良好的德行,身心健康,有各方面的基本素养,活得精彩,让生命有活力,让生活有意义!
二是,他爷爷给他讲,建设乡村关键是“建设人”!我听后,认为讲的很精辟。现在全国农村都在讲振兴!如何振兴?不仅仅是投点钱,改造一下农村的房子,修一下村里的街道,更重要的是培养农村里的“人”,有了人,一切都好办!特别是村里要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带头人!全国最早的致富村“华西村”、“小瓦岗村”、“小岗村”......等等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哪一个村不都是有一批能人在执政?
三是,粱钦元先生讲,父亲梁培宽63岁那年(1988年),祖父梁漱溟去世。他问父亲:爷爷有没有过对他耳提面命的时候?父亲先是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后回答:“记忆里只有一次”。他听闻只有一次,自然好奇,爷爷对父亲讲了什么。父亲回忆,当时爷爷把他叫过去,就讲了三个字——不要贪!贪就会出问题,贪指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精神、工作、生活。爷爷说过,孔子也讲求功业,但他认为功业不能大过生活,事业和生活之间要有界限。粱钦元先生还讲了一件小事:大学毕业后,他在爷爷家住,他的卧室和爷爷的卧室对着门,晚上关门看书,但时间可能太晚,那时候的装修不像现在,光会通过门缝透出去,爷爷就发现了他夜读的事。早上起来爷爷对他说,看书看得太晚,也是贪,读书学习并不是第一要事,最重要的是了解、善待、用好自己的身体,不能舍本逐末.....听着,听着,我忽然觉得梁漱溟先生仿佛就在眼前,觉得他越发高大起来,他理解的一个”贪”字,是多么深刻!多么让人去回味!是呀,身体才是本钱!“了解、善待、用好”自己的身体,才是真正的会生活!
昨天的小聚,太有意义了!使我想起了一句话:“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徐行建先生和粱钦元先生都是“精英”型人才!我想,他们的成就,与他们是名人之后,从小就受到“名人”的教化,从小就耳闻目染,受到“高人”的指点是分不开的!著名文化学者张期鹏先生在总结发言时讲,我们应向“梁漱溟”、“徐北文”等这样的大贤们学习,做不了“大名人”,也力争做个“小名人”,让我们的后代也成为“名人之后”!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