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6月25日,实达大先生郑艳华在今日的晨会上做了5分钟的分享,谈了她近期对“三标课堂”的反思与认知。其坚定、执着、激情、智慧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边国玺校长说,郑艳华的感受很深,很明显,她被“三标课堂”点亮了!孟国泰先生说,教育是唤醒和点燃,郑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唤醒和点燃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三声:掌声、笑声、欢呼声;三定:定时、定量、定要求……

我是实达中学初二年级英语教师郑艳华,兼任英语教研组组长。我和大多数教师一样爱着这份职业,同时也对“三标课堂”有过质疑。通过多次对“三标课堂”理念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我对“三标课堂”有了深刻的感悟。今天就从孟国泰先生的“三声”“三定”“三做”“三省”谈起。
首先,在孟国泰先生的《大众教育学》一书中“三声”是指:掌声、笑声和欢呼声。过去的我认为抓紧课堂45分钟,能为学生输出越多的知识越好,以前也是这样做的,所以“成绩”带给了我自信,我认为这就是我能给到学生的最好的东西,所以一旦遇到“学困生”,我就“想尽办法”,“竭尽全力”,“用尽资源”,哪怕是与学生成为“仇人”也要提高他的分数。以前的我很痛苦,学生更痛苦,我还以“为学生好”的名义,绑架学生,搞得我们都很累。就在这时,孟先生的“三标课堂”犹如一道阳光照射进我的教学生活中,我的教学观念与“三标课堂”的理念发生了碰撞,火花就这样产生了。
过去,我认为浪费时间的、扰乱课堂秩序的“掌声”是真正点燃学生、激发学生的利器。他们的“笑声”是发自内心对自我提高的肯定,我们在“欢笑声”中共同享受着学习与成长的快乐。原来我一再疑惑的地方,尽管不断追问孟先生不得其果,但是经过我“想尽办法”“竭尽全力”“用尽资源”后,就这样悄悄地领悟并掌握了,并给我和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享受。
此刻,我是真心地感谢这位教育界的“男神”,我愿他永远健康,在教书育人这条道上不仅能点亮我,也能点亮更多爱着这份事业的年轻教师。
其次,在孟先生的指导下,在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三定”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定时”培养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定量”培养了学生的统筹计划能力;“定要求”培养了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原来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考试中不能很快写完卷子,现在这种情况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和提高。一份中考试卷既有时间的限制,也有固定题量的编排,还有做每个题的具体要求,孟先生在《大众教育学》一书中的“三定”就是备战中考最有效的训练武器。感恩孟先生让我在初二升初三之际顿悟了很多!
第三,“三做”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2022版新课标提出: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立德树人”。无论是孟先生的“三做”,还是新课标提出的教育目标,这些都与我校边国玺校长的办学理念相一致。在这里,我不得不说边校长是我遇见的、深刻领悟教育本质与用言行传递教育本质的第一人!
教育的本质就是激励、唤醒、鼓舞和点燃,一万次的灌输不如一次心灵的唤醒。唤醒孩子的心灵、唤醒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点燃孩子对成功的渴望,激发他们的那种责任、担当的意识。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优秀的孩子,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成长,用发展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而不是纠结于当下的成绩与分数,就像清华大学某院长李俊峰教授说的那样:排名最靠前的学生未必最适合做科研,因为他们花了太多精力在分数本身上,所以我们教师再去纠结“分数”是多么的愚蠢啊!践行“做人”“做事”“做学问”才是硬道理,让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让我们静待花开。
第四,“三省”指的是省时、省力、省资源。学生是最好的资源,当我们的“小老师”培养起来时,我们还用为“学困生”烦恼吗?在我们的教室中,时时刻刻到处都有可以“一对一”进行互帮互学的“小老师”,我们从此不用再担心和害怕教学进度完不成,课堂效率不够高,因为“小老师”一直在结对帮扶地进行中……所以,我们是省时、省力并且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小老师”的督促和帮助下,一个个难点、易错点逐渐被解决,为老师、为学校、为孩子们的家庭省下太多的资源,包括水、电、气。
亲爱的同仁们,教师这样的职业真的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与成长的,疑惑和纠结都不可怕,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勇于实践、不断成长,用心去感受孩子们最好的、优秀的一面,最终都会享受到这份职业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
最后,我真切地感恩孟先生,感恩边校长及各位校领导助力我的成长。我深爱着教师这份职业,我也深爱着助我成长的校园,我愿余生追随孟先生与边校长的脚步,用自己的言行传递教育的本质,让遇到我的每一个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讲述者:郑艳华(原平市实达中学初二英语教研组组长)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