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氏庄园——“利源家”商号始末(下)
高连君

(网络图片)
七、为防匪患 藏匿金条
1930年代左右,是土匪横行的时代,闫毓荣自知不久于人世了,以后孤儿寡母的积攒多年的金条,自己死后怕被土匪绑票或者硬抢夺去,更为自己的儿子出生和未来着想。于是跟大老婆商量,把金条埋起来,埋在什么地方最不容易被土匪发现,两个人想了一夜,最后决定埋在茅坑下面,最不容易被发现。选择最可靠的管家具体实施,也就是说由管家亲自操作,趁半夜都睡去时,从茅坑侧面挖到茅坑下面,把金条用多层包装,又放进水缸内,盖上盖子,埋在了茅坑的下面。
不久,闫毓荣便溘然长逝了。其死后两个月儿子闫继圣降生了。过去二老婆以下所有的孩子,虽然是她们所生,但不归她们所养,几天后抱到大太太屋中,有丫鬟和奶妈照管抚养。这样对孩子也有好处,孩子在家中的地位会提高。因为大太太是家中的最高权力人物,特别是老东家死后,更是大权独揽。
日子流水般的过着,北京、济南、德平镇上的生意依然张罗着,可是,管家自从把金条埋下就一直睡不好,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反反复复思考:是忠诚于东家保守秘密,还是监守自盗违背于良心?差不多每夜都失眠,即使不失眠也做噩梦,从梦中醒来还是失眠。很多家人与短工都明显看出了他的面容憔悴、精神恍惚,给他套近乎的短工也是关心的口气问他:最近明显瘦了?可得多吃饭奥!他自知有些失态,随即说:都是思念老东家吃不好、睡不好啊!此话传到大太太耳朵里,大太太更加信任管家了。
管家是糜镇张习桥人,从十几岁就在闫家“利源号”打工,头脑灵活手脚勤快,上上下下都对小家伙有好感,从一般学徒到领班,再到店铺经理、“利源号”管家,深得闫毓荣与大太太青睐与信任,大事小事托付于他,都得心应手,可以说比自己家亲戚都信任。这也是管家思想斗争的缘故,近百根金条的诱惑,终究让道德良心与无耻欲望激烈地碰撞。他在琢磨下手的时机,心想:等孩子过满月时,全家人都忙忙活活一整天,必定都累了,那天夜里动手最有把握。他在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在过孩子满月宴前,大太太把管家叫到自己屋里,详细布置满月宴的具体情况,在谈到孩子与老爷时,大太太情不自禁地说:老爷还是没有福气见到自己日想夜盼的儿子,若是老爷能看到孩子的满月宴该有多好啊!说完泣不成声泪流满面……。管家回想起闫毓荣对自己的栽培与信任,从一个穷人家的苦孩子,一步步提拔到“利源号”最有权力的管家……看到大太太伤心地流泪,正义的良心忽然又被唤醒。攥紧拳头暗自发誓:一定不辜负老爷的信任与栽培,绝不能做伤天害理缺德没良心的盗贼!看了大太太的伤心的样子,劝慰了几句话便走出堂屋,准备孩子的满月宴去了。
闫毓荣死后几年内,有若干次土匪敲诈过“利源号”。一次时往门口贴了纸条,让把大洋放到村西北大榆树旁,这种手段在闫毓荣活着时,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情况,张嘴也不是很大,只二百现大洋,对于利源号来说也算是毛毛雨,把钱准时送到也就平安无事了。闫毓荣也大体知道时那一拨土匪干得,彼此不挑明都心照不宣的继续过日子。一次是公开到利源号附上讨要地方保护费,也是二百大洋……。实际上曹振东早在组建曹徐民团(“冀鲁边区游击纵队第七支队队”;“洛阳支队”;“山东省独立保安第五旅”)前,就是德平地面上一地方民团首领,经常到各地大户人家征军饷,曹振东曾经到理合务区前吴家村,村东头大户人家征军饷,被另一伙道会门性质的团伙,堵在前吴家村东头,差点被道会门团伙灭了,多亏曹振东机智,声东击西引开对方,派出一人找到井大龙前来解围。在井大龙的劝说下,并给予对方部分钱财才得以脱险。所以,一般大户人家对本地的民团经常交一部分保护费的,利源号也经常给曹振东交军饷(保护费);德平县二区怀仁刚家村的海沙子也经常讨要保护费。民国德平县政府的官员们也得经常打点,这些鸡零狗碎的钱对“利源家”来说不足挂齿,都是预算之中的。
八、管家失德 监守自盗
1934年中国的经济状况十分严峻。这一年,国民党政府经济政策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外债增加、物价飞涨、农民破产、工人失业、商业萧条等问题。此外,国家还遭受了自然灾害的打击,如长江流域的洪水、河南的旱灾、四川的地震等,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流离失所。这一年,还受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如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强行开设特殊区域、特殊市场、特殊银行等,控制了中国的贸易、金融、工业、交通等重要部门。经济危机使中国的经济陷入了深重的困境和衰退。这一年美国实行白银政策,人为提高白银收购价格,导致中国国内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银价上涨,通货紧缩,贸易锐减,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这一年的经济状况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国内政治与经济上的困难,国际白银价格的上升不仅加大了国际收支逆差,恶化了币值状况和使汇率上升,更加剧了经济的衰退。总之,这一年中国的经济状况极为恶劣,老百姓生活在生死线上。
经济的恶化也导致“利源家”生意收入大大减少,眼看着“利源家”大洋收入一年不如一年,管家最清楚不过,他在琢磨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埋在茅坑下面的金条早晚的也得动用,他的心又不安分了,其实他一直就没有彻底放下埋在地下的金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良心没有战胜邪恶,且贪婪的欲望愈发膨胀,总算找一个能使自己可以安慰自己的借口,世道越来越乱金条埋在地下也不安全,与其让土匪劫掠,还不如自己弄走,远走高飞享受这些钱财。他深知自己监守自盗,”利源家”会把自己告到衙门吃不了兜着走,自己只身带着这些金条逃跑,家中老少也被牵连着吃官司,必须把家人先安顿好,自己才能下手。他借口回家看看的由头,回家安排家人趁夜深人静时,往北逃亡张家口,在张家口集合,然后往北逃到荒无人烟的蒙古一带,最后逃亡国外。“利源号”的生意很多是跟外国人打交道的,比如洋布都是从外国进口,虽然开始大多数是从批发商那里购货,但,经过多年的经营,也懂得只有撇开中间商,直接与外国商人交易,才能获得更大利益。他在与外国人交易中,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外国话,所以,逃亡国外也能生存。只要有足够的钱哪里都过上舒坦的日子。
管家趁越黑风高的夜晚,提前摘下了马铃铛,把马车调整到套马的最佳位置,等过了半夜,挖开了藏在茅坑下面的金条,套上马车连夜往西北方向逃去……
第二天一早,大太太去茅房解手,一看茅坑一侧被挖开,知道大事不好,赶快让一个短工去管家的屋里看他是否还在,短工找了一圈也没找到管家。跟大太太一说,大太太赶快派人到德平县衙状告管家监守自盗,偷走了家中所有金条。德平县衙也很快上报上级,武定道府也发出来通缉令。通缉令下发到武定道各县,管家早已赶着马车逃出了山东地域。宁津县民国时期属于河北省,往西北逃出德平县,就等于逃出来山东省。最后,始终也没有找到管家的下落。
虽然,管家把金条全部偷走,但利源家在北京、济南、天津等大城市的店铺,以及德平大街上的店铺依旧运营者,家中还有二百亩土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供应孩子读书的钱还是绰绰有余。等闫继圣到了读书的年龄,家中聘请了私塾先生。几年后又去了北京读书,一直到大学毕业。
九、土地改革 与时俱进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世道更加混乱,生意也更加难做,大太太也是为了低调,把家中所有的丫鬟、保姆、厨师等辞掉,只留下长短工种地,各店铺的伙计也减少了部分人。一直到抗战结束。1945年日本投降后,德平与渤海区一样成了解放区,1946年便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地主、富农部分土地拿出来,分给无地少地的贫雇农。闫家也不例外,按规定交出百亩土地。当时,全国尚未解放,除渤海区外大部分地区控制在国民党手中,附近济南、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由国民党把控,人民解放军积极备战,闫家“利源家” 曾作为解放军后勤基地,设立被服厂,在这里生产军用袜子、鞋子等物品,为解放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
闫氏“利源家”只有闫继圣者一根独苗,大学毕业后回到闫家村继承家业,承担起一个男人责任,此时大太太也已是古稀之人,1949年夏,其从北京回到家中,并且带回了自己在北京读书时谈恋爱的同学小陈,在德平闫家村家中完婚。此时,德平县早已在日本投降后属于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将利源家部分土地分给了村中无地、少地的贫农。渤海地区刚刚解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缺少知识分子,当地政府得知闫继圣夫妇都是大学生,立刻安排他俩在德平学校教书,夫妻俩成了光荣的人民教师。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当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令,共6章40条。其目的就是:就是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从而解放人民。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辟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全国各地大多数是在1951年,不但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并且没收地主的财产。闫继圣老师的爱人陈老师,不知道是有先见之明,还是早就听说各地在没收地主财产,在一次会议结束后,陈老师把大家留下来,拿出自己登记好的家庭财产登记表,茶壶、杯子、暖壶、棉被、棉衣、锅碗瓢勺、桌椅板凳、橱柜等所有物品,都一一登记在册,跟主持会议领导说:请乡亲们按照我提供的登记表,到我家把东西全部分给大家。领导同意了她的请求,带领大家把闫继圣家中财产全部分配给大家。陈老师这一举动,表现出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的先进思想,也给其他地主带了一个好头,当地政府十分赞赏陈老师的义举,受到了领导与群众的高度评价,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因此,闫继圣在以后的批斗会中,没有当作批斗对象。一直受到较好的待遇。
建国后,闫继圣的院落与客房没收后被当作粮所,后来又被当作闫家村学校。又被称作“闫家古民居”,成为当地的文物,现在年久失修面临坍塌的危险。这二百年的古建筑,仿佛像人们诉说着:闫氏庄园——“利源家”商号曾经的辉煌与磨难。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