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坛 · 战友赠书读后感集
郑建军
一双铁手擎巨笔
——读《不朽的军魂·人物风采卷》有感
曾经抡大锤的手,
在年老时候拿起巨笔,
写下父亲,
写下丈夫,
写下兄长,
写下战友,
他们人生的光辉,
照耀着自己前进的征程。
笔下有将军,
笔下有士兵,
他们的音容相貌,
依然生动。
一本战友写、写战友的书,
映照风采人物的笑貌音容。
——远去的背影,
——不朽的军魂。
2023年12月2日读毕感言于西安
寻光之旅
——读谢克强《寻找词的光芒》有感
翻开《寻找词的光芒》,
仿佛走进奇幻梦乡。
行行文字恰如“行走的风景”,
引领我在灵魂深处徜徉。
每个词都闪耀着“艺术之光”,
交织成璀璨的思想罗网。
我沉浸 我陶醉 细细品味,
感受那情感的起伏波浪。
那光芒,照亮心灵角落,
“风从故乡来”让思绪飞翔。
于诗意天空肆意遨游,
领略别样的美丽风光。
作者的笔触似神奇魔杖,
点化出诗意的奇景辉煌。
我“寻找词的光芒”轨迹,
收获感动与智慧的行囊。
合上书页,心依旧被照亮,
这一场寻光不会被遗忘。
那光芒在心底将永恒闪耀,
成为灵魂温暖不灭的光芒。
埋头将文字排列成行
——读谢克强《艺术之光》有感
关上灯,闭上羞答答疲惫的双眼,
在窗户后面 静静审视天上的月光,
我轻轻地 轻轻放下拜读的诗行,
似乎是沐浴了久违的《艺术之光》。
犹如长途跋涉 极度困乏的骆驼,
难见一泓清泉 豪饮后的酣畅;
宿命如此 稀里糊涂与缪斯相遇,
让我慕求 犹如高山仰止般眺望。
最精炼 也是最有跳跃性的语言,
实乃艺术性表现中的无羁奔放;
从南到北 从西到东一路契合,
充分提供洒向四方无尽的滋养。
绝句里溢出的月光能稀释离愁,
丛生的荆棘过滤吹不走的诗行;
面对断剑江湖 饱经沧桑的无奈,
狂风吹乱鬓发 凝视忧患的目光。
中国诗人有中国诗人的深邃,
中国音乐有中国音乐的魅力光芒;
生命之舞何时都不会灭失涌动,
中国画意有中国画意的纯粹荣光。
世界名画融进时代的不灭底蕴,
默默无声中焕发着人格的力量;
机缘来了 不要刻意去躲开,
与世界对话 带着生命的微光。
一半迷茫 一半清醒交替生活,
用文化视觉去思维艺术的意象;
埋头前行不断将文字排列成行,
情感潜流丰富着审美建构的想象……
一生磊落光明行
——读邱光明《光明行》有感
光明行,行光明,
心底坦荡净心灵。
“三梦”得圆轻松走,
小葱拌豆腐,分明。
军旅生涯炼魂魄,
服役六载山水情。
诗文爬格自陶醉,
老铁军人精气神。
三尺讲台育人才,
廿载年华得圆梦。
“四个一流”定目标,
全省全国有名声。
老牛驾辕教育局,
一副重车负重行。
数载拼搏写春秋,
杏坛耕耘从教魂。
一退到底享人生,
夕阳正红也青春。
老秋诗文自选秀,
七十余年绘彩虹。
八个“二维”做补充,
更加丰富《光明行》。
诗词楹联多写作,
行摄天下游伴影。
广陵老秋公众号,
笔耕不断颂光明。
自选自编如朝霞,
生命长河化结晶。
2024年3月23日读毕感言于西安
朴实语言的优美
——读杨建国回忆录《过往》有感
没有华丽的辞藻
唯有朴实的语言
娓娓道来的故事
却有深厚的内涵
短短九章回忆录
演绎人生河流宽
深感遥遥远无垠
银河两岸长无限
心小眼大看得远
世界风云瞬息变
露珠虽小可折射
功课都在动笔前
军旅练就执著劲
面对亲朋多抱歉
创业不为自家富
公益善洒心亦安
秉笔直书显赤诚
跌宕起伏不汗颜
为人不悔情款款
成功失着也自然
败走麦城不沮丧
经验教训都泰然
掩卷沉思想人生
多彩丰富绘画卷
2024年3月25日读毕感言于西安
为了那段不朽的记忆(自由诗)
——读张金春、吴大中《铁军雄风》有感
捧读《铁军雄风》书写的历史,
今天再体会那段生与死的考验,
似乎仍能听到美国鬼子飞机的轰鸣,
还能听见战友们在火光中的呐喊……
半个多世纪以前发扬的国际主义,
让我们抵御令人痛恨的唇亡齿寒,
为了那段不朽的摧枯拉朽之战,
坚持创办了家庭“援越抗美博物馆”。
七千多件关于战争的实物收集,
无声叙述着每一件物品的来源,
这些本就不该发生的故事啊,
为何要用烈士的悲壮来渲染?
那场战争已过去了五十多年,
至今让我们想起还经常失眠,
多少战友刚刚还在和我们天南地北,
生龙活虎的形象仿佛就在眨眼间……
峰峦叠嶂留下我们的身影,
披荆斩棘令我们露宿风餐,
血与火锤炼铁军的顽强意志,
使命担当焉能倒在困难面前?
我们手抓钢轨肩扛枕木一往无前,
弹坑累累敌机袭击战场冒起硝烟,
为了铁路运输保障前方弹药不中断
我们不惜舍命争抢时间与炸弹为伴。
历史记住我们的青春与敌人拼搏,
历史也会记住战场的艰险空前,
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我们不计较得失听从祖国的召唤。
让我们记住哪些烈士的不朽吧,
让我们珍藏起对战友无尽的怀念,
这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难题,
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和平的今天!
2024年3月28日读毕感言于西安
铁脚趟过南疆的硝烟
——读姚尚明著《南疆硝烟》有感
一双铁脚未走完襄渝,
忽闻南疆传来同胞的哭泣:
无偿援助换不来——
“同志加兄弟”般的真实友谊。
忍无可忍后的一声令下,
中国军民激情奋起,
服从命令的军人天职,
我们被迫自卫还击。
奋力抢修河口大桥,
是为了更好地全线反击,
战术遮断的安全有序,
是为了更加有力的阻击。
万炮齐鸣的中越战场,
瞬间成为万籁静寂,
四十多年前的那场战役,
成就今天笔下的记忆。
2023年12月9日读毕感言于西安
为了那段不朽的履历
——读姚尚明《中原筑路》有感
五十年前的铿锵,
人生承载阅历的成长。
十年的不朽历练,
岂止是生活的坚强?
摸爬滚打的岁月,
锻造了我们今天的荣光。
当初并肩的战友啊,
你今日又在何方?
我笑对未来竖起坚信,
却再也不见战友的脸庞。
留下我们的记忆吧,
襄渝永远是我们的风光!
2023年12月16日读毕感言于西安
铁手书写履历
——读陈巽之《苔花米小牡丹开》有感
人生之河的淌淌流水,
荡涤着尘埃中微小的颗粒。
苔花米小牡丹开,
让生活充满新意。
形散意不散,
散文的真谛。
随手写来,
才可称得上是随笔。
如实记录心路的历程
是人生阅历的笔记。
握笔的铁手,
记录下一生的履历。
2023年12月20日读毕感言于西安
李白哼出新曲
——读陈巽之《鸿爪雪泥集》有感
抡大锤的铁手,
紧握心爱之笔,
无论走到哪里,
都会跟着到哪里。
随手摘得一片树叶,
也会端详几许;
天上飘过一朵白云,
也会观察飞行的轨迹。
信笔由疆,
直抒胸臆。
当年的李白,
忍不住哼出新曲……
2023年12月20日读毕感言于西安
风雨里感悟人生
——读向温华《风雨人生》有感
风雨人生,
人生风雨,
生活中的每一天,
又有谁能跨越?
用灰色的眼光看世界,
一切都是荒凉的;
用灿烂的心态感应身旁,
所有都是五彩缤纷的。
风雨里感悟人生,
犹如人生经历风雨。
生活中的每一天,
恰是阅历里的每一年……
2023年12月20日读毕感言于西安
耄耋之年不耄耋
——读冯水清《耄耋情缘》有感
人生轨迹大半生,
心路历程如梦行;
真情感人忆往昔,
耄耋之年享人生。
颠沛流离少时苦,
步入工作度行程;
金戈铁马得陶造,
十八年华不虚生。
两年求学益非浅,
艰苦创业乃缘分;
战友之情何所弃,
风风雨雨伴一生。
天地万物有定数,
随缘就好顺其行;
身体康健心态好,
执子之手享太平。
青春年华十四载
——读郭冠杰主编《大地做纸写春秋》有感
离开了多年不见的老部队,
而今能有机会再聚首,
凝望中的陌生变熟悉,
原是曾经与共的老战友。
当初的铁二师汽车营第四连,
一起跨过襄渝线的坎坎沟沟,
挥师太古岚、南同蒲之后,
也一起拆装过“青蛙”的传动轴。
还是援越抗美回来的路上,
建连伊始,上级就不断筹谋:
连队百多人,近百台车,
运输先行,实行三班倒又可否?
青春年华十四载,
那是逢山凿路的守候,
快车队、慢车队以干代训,
岂不是遇水架桥的现场验收?
穿山越岭,风餐露宿,
三班倒是人停车不休,
沐雨栉风何所惧,
全连将士同心壮志酬。
与天斗,与地斗,
绝不让一辆车现场待修,
目标一致,苦乐同欢,
大地做纸可以写春秋。
曾有过“永争第一”的信念,
靠的是一身灰和一身油,
时光不老,青春不朽,
花甲之年了,富阳再牵手。
九月,是一年收获的季节,
过去意气风发,而今苍颜皓首,
该唱了唱,该跳了跳吧,
让心态康健,我们同迎岁月悠悠……
名山大川的见证
——读邹敢昆《万里行吟》有感(一)
仙桃敢昆也出奇,
古稀之年忆往昔。
曾经军旅历风雨,
一生坎坷志未移。
《万里行吟》诗意栖,
律诗成册展心迹。
平平仄仄有规范,
求知精神实可惜。
拼音韵律努力学,
五言七言六言齐。
出外游历感与思,
名山大川入眼底。
人文古迹随心律,
一路行来一路题。
孜孜不倦勤创作,
集腋成裘硕果积。
岁月见证其执着,
诗中蕴含情和意。
愿兄才情永闪耀,
佳作传世后人忆。
坚持在诗海中航行
——读邹敢昆《万里行吟》有感(二)
在仙桃那片土地出生、成长,
虽历经岁月沧桑,也不忘前行。
曾经的军旅生涯刻下不灭印记,
古稀之年,心中诗意仍在萌动。
《万里行吟》是你的心血集成,
律诗之中展示别样的风情万种。
虽不乏平平仄仄独特的严谨,
却抵挡不住求知的火热激情。
拼音韵律你不断地努力学习,
五言七言六言交织溪流淙淙。
旅游路上的所见所感啊,
化作诗句犹如生辉熠熠的繁星。
天下的名山大川与人文古迹,
在你的笔下犹如绿芽般萌生。
一路游来一路尽情地泼墨挥笔,
集腋成裘,不断丰富游历的曾经。
邹敢昆,你的执着令人敬佩,
坚持在诗的海洋中不倦航行。
祝愿你的精神永远地传承,
如那不息的浪花般泉涌奔腾。
槛外人 202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