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洛市柞水县充分发挥“好生态”与“好区位”的叠加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转化路径,发展壮大康养旅游产业,加快推进优势资源开发,做特做优绿色食品产业,有力促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好山好水好产业,走进下梁镇沙坪社区的竹溪山谷项目现场,一排排岭南建筑风格的民宿、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精致小院映入眼帘,现场机械轰鸣,人员穿梭忙碌,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
竹溪山谷项目经理方明义说:“2023年所有主体已经完工,我们把17套民宿准备在今年进行装修到位,预计在10月底前后,准备对外试营业,还有18#、19#多层只剩下内部装修和外面的保暖加上消防,也是想在今年的年底投入使用。”
竹溪山谷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占地约115亩,分三期建成。一期投资5000万元,占地约11亩,新建独门小院17套3500余平方米,多层洋房2栋5000余平方米,以打造高端康养基地为基本定位,着力营造清净、文雅、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和宜居、宜姜、宜游的业态品牌,使其成为西安及周边都市人群观光旅游、避暑度假、休闲养老的不二之选。
“我们的区域优势、环境优势、文旅优势都是比较优越的,所以我们想把我们这个项目通过5年乃至更短的时间打造成柞水县的一个靓丽的名片。”方明义说。
好山好水养好鱼,在下梁镇胜利村的陆基圆桶养殖生产基地里,一排排温室大棚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大棚内整齐排列着一个个大圆桶,一大瓢鱼食撒进圆桶内,无数条鱼儿从水中跃起,水花四溅,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
胜利村党支部书记程永鹏告诉笔者:“花卉大棚闲置,考虑到资源盘活,再加上沟里头环境也好,空气也好,水质也达标,所以我们想办法把大棚盘活,发展高密度设施养殖。2022年改造了6个大棚,搭建了30个网箱,占地1080㎡,全部投产之后能养50万尾鱼。”
程永鹏口中所说的网箱便是陆基圆桶设施渔业养殖,养殖全程可控,水产品污染小,可实行中高端水产品反季节生产,与一般水产品形成“错位竞争”,既提高了竞争力,又增加了效益,同时还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按照市场价格,能卖上46万左右,一年能为集体经济创收25万元以上,当地老百姓有时候在基地搞搞环境卫生,还有我们固定聘请了两民养殖工作人员,就近户上增收两三万块钱。”程永鹏说。
近年来,我县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康养等绿色循环产业为主攻方向,强力推进业态创新和精深加工,全面延伸生态产品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发展壮大木耳、生态旅游、康养旅游、医药健康等生态产业,有力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累计研发木耳深加工产品22大类98个,木耳产业销售额达2.7亿元;生态旅游实现年游客接待量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亿元;盘活闲置资产发展民宿及农家乐500家以上,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经营收入5.5亿元,入股村民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姜枝朝 李字武 陈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