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金德
五月,郁郁葱葱的鹏城迎来了一场文化盛宴。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这场为期数日的展会不仅荟萃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的文化精华,更汇集了世界顶级文化企业,共同打造了一场文化交融的盛会。
![0 (1)]()
自2004年首届文博会在深圳举办以来,这一展会已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展示平台。二十年来,文博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创新活力。
在文博会上,数字创意、文化科技交融创新的成果令人目不暇接。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如同美妙的音符,在这里汇聚成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华丽乐章。数以百场的活动、数以千计的展位,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人潮,共同见证了这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盛况。
文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魅力,更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相互碰撞,激发出新的创意和活力。非遗传统在这里焕发新生,数字创意蓬勃发展,文化品牌不断赋能,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二十年来,文博会的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日益增强。从首届的4.5万平方米展示面积增至如今的16万平方米,参展商数量也从700多家增至3000余家。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中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缩影,也是文博会不断壮大的见证。
文博会的成功,离不开深圳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人。他们的到来,为这座城市注入了多元的文化背景和创新活力。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历史沉淀与潮流创新相互辉映,共同塑造了深圳独特的城市文化。
回顾文博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禁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而自豪。从文博会这一窗口,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产业的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文博会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迈向更高的台阶。
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文化企业和创意人才能够借助文博会这一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让我们携手共进,以“文”为媒,展现中国文化的新气象,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
在本届文博会上,我们见证了科技如何赋能文化产业,推动其百花齐放。各展馆的展示和交易内容都代表了本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最新成果。山东的卷曲激光电视、安徽的3D奇幻空间以及广东的AI大模型等科技创新产品悉数亮相,展示了科技创新如何引领未来文化生活的新趋势。
此外,文博会还吸引了众多文化产业头部企业的参与,他们带来了最前沿的文化科技、最炫酷的文化装备制造以及最具创意的人工智能产品。这些企业的参与不仅提升了文博会的品质,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文博会的国际化程度也在逐年攀升。本届文博会的参展国家和地区数量达到历史之最,海外采购商人数也大幅增加。这一方面彰显了文博会的全球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平台。
二十年磨一剑,文博会用时间和实力证明了自己在中国乃至全球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地位。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博会将继续发挥其引领和推动作用,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文博会在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世界更加了解和欣赏中国的优秀文化。
![下载 (18)_副本]()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编辑发布:《文化学人》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