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看中国·来宝鸡”为主题的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行。从渭水之滨到黄埔之畔,与会嘉宾相聚在魅力上海,共话发展新篇章。5月17日,新华网发布《文产茁长在宝鸡 共话发展谋新篇》,对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宝鸡雪云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强雪云进行了视频采访,具体访谈内容如下:
新华社:我们了解到,您这些年一直围绕青铜主题进行研究和艺术创作,您的作品也屡屡获奖。这些年,您在艺术创作中,从宝鸡这座中国文化富矿里获得了哪些灵感和启示呢?
雪云老师:我很庆幸我能生长在宝鸡这么一块神奇的土地上,他历史厚重,文化资源丰富。在众多的文化资源里面,我也是非常有幸选择了青铜作为我创作的一个方向,灵感自然是从家乡的青铜文化的根源上来获得,因为我们从基因里面就带有对青铜这种厚重的感情,所以我的作品从面貌上也是呈现出宝鸡特有的这种精神面貌。
新华社:请您谈谈传统文化如何向产业转化?
雪云老师:青铜,堪称盛世华章,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辉煌的篇章,我这些年围绕青铜做了很多传承和传扬的创作,我又把创作植入到产业里面去,我们通过青铜艺术来转型做产业,比方说青铜文化和酒文化的结合,我和中国有名的几大名酒企业如:茅台、习酒、张裕等酒类名企都做过产品的研发和文创产品的开发。这些年在很多领域都做了探索和尝试,我觉得反响特别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说让我通过绘画也找到了产业升级及转型的一个方向,更多的是文化赋能产业,产业带动文化的双向奔赴,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新华社:我们看到您的艺术作品参与了很多国际交流,未来您将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弘扬传播传统文化,讲好宝鸡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雪云老师:这些年围绕青铜主题,我不仅进行艺术创作,而且进行传播和交流,在国内北京、银川、西安、宝鸡等地做了巡回展览,也走进了英联邦驻华使馆、尼日利亚使馆等地进行国际交流。我还教授外国驻华大使夫人和外交官们来绘画中国青铜,他们都对中国青铜艺术表现出高度的热爱。今后我将继续围绕青铜进行创作和交流,作为一个画家,这不仅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担当,我将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讲好宝鸡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
强雪云,生长于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师从张立辰、陈振濂、赵振川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青铜艺术领军画家,宝鸡市工艺美术协会名誉主席,宝鸡文理学院特聘教授,丝路女性文化大使,三秦优秀文化女性。致力于青铜主题艺术的研创和传播交流,其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国家级展览并获奖,先后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宝鸡展览馆、北京民族文化宫、尼日利亚驻华大使馆、宝鸡文化艺术中心、宝鸡美术馆、银川美术馆等地举办了书画作品展,曾赴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意大利、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交流展出,作品被众多博物馆、美术馆、贤达所收藏,出版有10余种画集及专刊,在《美术报》《人民书画杂志》《陕西日报》《宝鸡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逾百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