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赏大海探歌与绿色能源可燃冰
(科普小品)
作者:刘如春/广州市

大海,我们人类的母亲。其面积非常广阔,约占整个地球表面的71%。我国海洋面积排名世界第三位,约300万平方公里。海洋亦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急需人类去探索去开发。作为地质诗人,笔者对海洋一往情深,曾创作过多首海洋勘探的诗歌。如下便是其中一首:
茫茫大海/ 歌谣 波浪起伏/深邃中浓缩 藏匿/探海人/念想在钢铁平台碰撞/果敢抱团 潇洒聚集/他们睿智丰腴/灌满 希望的钻杆/潜入奥秘玄妙海底/去寻找 亘古遗失的/闪光音符/ 待谱写 振兴大美国运的/一支璀璨旋律/哦,争分夺秒/日复一日 他们安扎平台/像颗颗铿锵的钉子/始终 放飞火热激情/静静等候/与那首 抑扬顿挫悠扬汇合/高调轰响时(《大海探歌》)。
说到海洋勘探,常驻南国广州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调局一一这支英雄队伍不可不提。他们是共和国唯一的一支海洋地质调查队伍。近年来,作为我国海域可燃冰调查及试采工作的主力和骨干队伍,该局自1988年率先在我国海域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与评价以来,动用17艘调船组织完成70多个航次,先后多次在南海北部实施天然气水合物钻探,钻获大量的水合物样品,圈定评价了一批成矿区块并初步预测资源量,为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提供了重要参考靶区。
由此,在广海人的睿智引领下,为祖国绿色能源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海洋地质调查船,自然而然地驶入了我的“诗海”之中:
满载着共和国的重托/理想驶入希望大海/马达轰鸣高调助威/浪花争妍鼎力喝彩/地质人放飞豪情壮志/三尺甲板叩响璀璨末来/淘尽智慧潜入波形深远/瞄准蔚蓝将亘古秘密打开/每个航程都一点一滴/积储胜利信心 中国梦/地质人要为你泼撒浓墨重彩(《海洋地质调查船》)。
可燃冰,一种人类如饥似渴企盼的新能源。在石油等传统能源“日簿西山”的严峻形势下,逐渐浮出了水面,引起世界目光的广泛关注与青睐。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学家对这种外貌似雪花,却可以燃烧,遍布地球(冻土带、深海底皆为它的栖身之地)的神奇物体,有如下权威的诠释: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漏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
可燃冰作为新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能量密度高、资源潜力巨大的优势。天然气水合物的氢碳比为4,是石油的2倍,煤炭的4倍;燃烧值为55625千焦耳/千克,为常规天然气的1.43倍;全球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的含量是全球天然气资源量的60倍,仅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远景资源量就达到680多亿吨油当量,是整个波斯湾探明的油气储量的近1.5倍多。因此,天然气水合物是人类社会最有希望的新能源储备,是未来全球新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据权威人士估算,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是目前己探明所有化学能源包括煤、油、天然气中碳含量综合的2倍,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需求。而作为主要传统能量的工业血液”石油的储量,有资料称,只够地球人使用50年。由此可见,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可燃冰,为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带来了令人欢欣鼓舞、信心倍增的惬意“福音”!
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国可燃冰的勘查与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勇于和善于开拓创新的中华儿女,集信念、智慧与力量于一身,大胆探索和实践终于在可燃冰的勘查与开发上,实现了“弯道超车”,大步迈进,已经自豪跻身于世界的前列。
2018年5月~7月,由广州海洋地调局领衔实施的我国首个海域可燃冰试采在南海神狐海域连续产气近60天,累计产气量达30.9万立方米。取得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为此,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地做出重要指示:“天然气水合物将可能改变现在的地缘政治模式。”
哦,神奇的可燃冰已经离我们百姓越来越近!业内专家乐观预计,我国将在2020年前后突破可燃冰开发核心技术,实现其工业化起步,大约经过10年的技术磨合,2030年前后实现商业开发。这正是:绿色能源可燃冰,清洁高效更出新!笔者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又操起那枝熟悉的“禿笔”,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
风 从南海来/风 从神狐来/可燃冰/一种 统治明天的/清洁能源/从中国海洋地质人手里/绽放 惊艳坠地/海风中飞旋出绿色精彩/前无古人 惊呆世界目光/创新壮举 打捞金灿未来/呼啦啦的采试火苗旗帜般舞动永恒骄傲/成功点燃 21世纪/梦想成真的中华时代(《南海可燃冰》)。
作者简介
刘如春,男,跨界作家、记者,江西定南人,现居广州。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2021年优秀会员)、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委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理事和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科普创作“有突出贡献”者,广东省地质局原调研员及地质学会科普委主任。发表各类作品近千万字,出版散文、诗歌和科普、新闻、养生等图书20部。2020、2021、2022年,连续三年每年公开发表诗歌散文超过1000首(篇),多次获奖。
(图文供稿:刘如春)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