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黄帝故里,黄帝陵
庞进
黄帝是古代部落联盟的首领,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那么,黄帝的故里在哪里呢?至少有五说:一是陕西宝鸡。根据是《国语•晋语》载“黄帝以姬水成”,而姬水,不少学者考证在宝鸡,姬水即岐山县的岐水。二是甘肃天水。根据是《水经•渭水注》载“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其清水县有“轩辕谷”“轩辕窑”等遗迹。三是陕西黄陵。根据是《列仙传》载黄帝卒,“还葬桥山”,“还葬”有叶落归根之意。而桥山,在今黄陵县(亦有说在今陕西子长县)。四是河南新郑。根据是《拾遗记》载“轩辕出自有熊之国”,《帝王世纪》言“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五是山东曲阜。根据是《帝王世纪》载“黄帝生于寿丘”,《史记正义》称“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哪一说为确呢?
这使人想到了有关炎帝故里的争议。炎帝故里全国至少有四处:陕西宝鸡、湖北随州、山西高平、湖南株洲。哪一处为真呢?此问题在许多学者认可“炎帝多世说”后基本得到解决。按照炎帝八世说,出生、活动并葬于陕西宝鸡的是第一世炎帝神农,出生、活动于湖北随州的是第二世炎帝临(或帝柱)、第三世炎帝承(或其后裔),活动并葬于山西高平的是第五世炎帝明,活动并葬于湖南株洲今炎陵县白鹿原的是第八世炎帝榆罔。这也就是说,全国这四处炎帝故里都可以认为是真的。
炎帝八世说之外,还有炎帝十七世说,所谓“神农氏十七世有天下”(《吕氏春秋》)。笔者倾向于十七世说,理由是据有关专家考证,远古时的生活条件差,病亡率高,人们的平均年龄仅为34.3岁;而经过专家们对考古发掘出的上万片人骨鉴定,达百岁者无一例。《帝王世纪》言炎帝传八世共530年,平均每世66.25年,这个平均数和当时人们的平均年龄不符,若按十七世算,530除以17,约得31.18,这个数字就和当时人们的平均年龄比较接近了。
炎帝多世,黄帝是否也多世呢?回答是肯定的。《古本竹书纪年》言“黄帝至禹为世三十”,《春秋命历序》言“黄帝传十世”“或云十八世”:三种说法可合称为“黄帝多世说”。不管是三十世、十世,还是十八世,黄帝多世说都可以使本文第一段提出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即五处黄帝故里都有可能是真的。换句话说就是,陕西宝鸡、甘肃天水、陕西黄陵、河南新郑、山东曲阜,都有可能是黄帝的出生地,只是各处的黄帝非同一世而已。
与“炎帝多世说”基本上得到认可有别,“黄帝多世说”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人都在著述中认同、延续“黄帝一世说”,即《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晋人皇甫谧之语:“(黄帝)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岁。”其实,这样的说法大可质疑,因为按上述考古鉴定提供的数据,黄帝不大可能活到111岁。即使黄帝是位大寿星,也不可能执政百年。按《五帝本纪》所言,黄帝是代炎帝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如果执政百年,黄帝就是11岁时称帝了。一个小孩,能指挥并取胜于与炎帝、蚩尤争夺天下的阪泉、涿鹿大战吗?显然不可能。
比照炎帝十七世的情况,笔者倾向于黄帝十八世;也参照炎帝每世31.18年的平均数,可算出黄帝族团大约传承了560多年(31.18乘18)。——这个数字当然属于推测性质,未必准确。———年代久远、资料不足,也难以准确。同样的原因,要搞清楚每一世黄帝的具体情况困难重重,但大体上可以断定,西北黄土高原,即黄河流域上、中游,至少是第一、第二世黄帝的出生地和发祥地,之后的若干世黄帝,则沿着黄河流域,甚至越过黄河流域多处迁徙,所谓“迁徙往来无常处”“抚万民,度四方”(《五帝本纪》)。

综上所述,可以说,以“容合、福生、谐天、奋进”为精髓的黄帝文化,以及归于黄帝名下的诸多创造、发明,是十八世黄帝及其继承者、衍续者共同创造的;黄帝故里分布在黄河流域,甚至黄河流域之外的多处地方,而非一地。
既然黄帝多位、黄帝故里多处,安葬黄帝的陵寝也就不会只有一处。这也是除了陕西黄陵之外,河南灵宝、甘肃正宁、河北涿鹿、北京平谷、山西临汾等地也有黄帝陵的原因。也就是说,以上各地,都可以搞黄帝陵祭祀,只是作为国家级祭祀大典的黄帝陵祭祀,只能选择历史最久的、影响最大的、最具代表性的,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的黄帝陵,就是历史最久的、影响最大的、最具代表性的。
(此文曾以《黄帝故里多处说》为题,发表于2006年9月12日《西安晚报》、2007年1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此发有补充)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理事,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国龙文化》《中国凤文化》《呼风唤雨八千年——中国龙文化探秘》《凤图腾——中国凤凰文化的权威解读》《中华龙凤民俗》《中国祥瑞》《灵树婆娑》《庞进文集》(一至十六卷)等著作四十九种,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陕西首届民间文艺山花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