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话旗袍》
作者、摄影:秦鹤晨
朗诵:梦中舞者
音频后期:若宁硕泽

首先申明我不是服装和历史两个领域的学者或专家,也不是所谓的文化人。我只是站在一个摄影人的角度,结合长期的观察和拍摄,来琢磨而算不上“研究”旗袍,只能够谈一些“我眼中的旗袍”,这是典型的外行谈专业,但也希望能给非专业的旗袍爱好者在穿着和拍摄时有所裨益。
旗袍是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原是满族(旗人)女性的民族服装,具有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特征,是满族女性生产生活居家“常服”,上世纪二十年代后由民国服装设计师借鉴改进后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成为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国女性的流行时尚服装。后经不断地改进变化,逐渐成型,被誉为国粹,成为一个时期女性服饰时尚,成为正规场合“标配”的正装礼服,也是最能够体现东方妇女的体型美与气质美的经典服饰。因为历史的原因,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旗袍没落消失了一段时间,直到八十年代后又逐渐兴起。进入新世纪后旗袍成为我国外事活动中规定的女性接待礼服,2011年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旗袍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使旗袍具有众多的文化元素符号,典雅,庄重,知性,温柔,含蓄,性感,美丽,高贵,大气等都是旗袍所赋予的人文气质和文化底蕴。旗袍是对东方特别是中国妇女美的最佳体现,也是中国妇女内在美与外在美最完美的结合与统一。旗袍最能体现中国女性内敛、含蓄、忍耐、温柔、妩媚、干练、坚韧的民族特性,从衣着外表给人一种文化的放射和历史的展现,是一种东方文明诗意流露和含蓄表白。
旗袍对东方其他国家或民族的女性服装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像越南女性穿着的“奥黛”就是源自于中国的旗袍,虽然经过进化与改良,但始终仍保留着旗袍的经典元素。最大的区别只在于旗袍是可以在外面添加衣物如披肩、背心、围巾等,奥黛则是在里面着长衣长裤的。通俗地说就是旗袍脱了就是全裸了,奥黛就是“罩衫”脱了还有衣服全包裹。这是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有关以及文化传统所形成的差异。

旗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量体裁衣”,根据每个人身材特点而“量身定制”,紧而不绷,飘而不挎,在臀、腰、胸、肩等部位紧贴身体,通过衣布的合理剪裁来体现和放大女性腿长、臀翘、腰细、背直、胸挺的人体曲线美。旗袍的收腰与中国女性的“臀腰比”有关,因为中国女性的“臀腰比”是黄金比例,是最完美最和谐的。
传统经典的旗袍是立领,半袖,斜襟,布钮,滚边,长摆,高开叉,紧收腰,材质以深色、净色或碎花、或大花的缎、绒、精纺棉布为原料。改良旗袍则是无袖,短摆,有的在材质上改良或变通使用流苏、镂空等工艺,材质主要以浅色、亮色的薄质丝绸、雪纺等轻质布料。现在很多都用厚薄适中、软硬适度的混纺布料制作旗袍,这样穿着出来挺刮熨帖合体,能充分展示身体各部位和整体的形体美。从摄影的角度来说,各种绒质布料如法兰绒、平绒和稍厚混纺棉布质料不反光,拍出来有质感,能较好地既拍出旗袍同时也拍出人的效果。薄质丝绸旗袍易打皱,还容易凸显内衣痕迹,拍出来缺乏美感。

就其美学范畴来说,传统经典的旗袍主要是体现高贵、典雅、知性、庄重、含蓄、性感、温柔、妩媚的气质,改良旗袍主要体现的是活泼、青春、阳光、现代、时尚的气质。所以论“美”而言,还是因人而异,中老年女性以传统经典旗袍为宜,散发一种岁月的沉淀,能突出一种内敛的美,年轻女孩可以穿着改良旗袍,突出一种奔放的青春美和时尚美。在这里要讲究人衣合一,和谐为美,美在旗袍,更美在人的外形和内心。
穿着旗袍要注意发式、首饰、表、包、扇、伞、鞋袜和内衣的搭配,搭配不当或搭配错位对表现旗袍着装美是要大打折扣的,甚至是俗不可耐。穿着旗袍要注意坐、立、行等行为姿势姿态,这是旗袍最要体现美的地方,不当的姿势姿态也是会影响穿着旗袍美的。
着旗袍拍摄时一定要体会旗袍的本质含义,端庄、含蓄,温婉、内敛、典雅、性感的意蕴要在拍摄时充分把握和体现。表情要有笑意无笑容(含蓄);背部一直挺直不佝偻(端庄);坐含期待(内敛);站含遥望(典雅);倚靠凝视(温婉);行走扭胯挺胸不晃肩(性感)都是在拍摄时要注意的。

搭配问题在拍摄时也是不应忽略的问题,发式尽量古典波浪式,发梢翻卷。尽量不染发,不梳长辫,不理超短发式,那样与旗袍不搭。首饰原则上简而精,项链宜细不宜粗,超过了珍珠项链那么粗的尽量别戴;宜短不宜长,最长到胸,长到腹部的尽量别戴。腕表尽量戴小巧玲珑的坤表,运动表或塑胶材质的表尽量别戴。包也尽量小巧,单肩坤包或皮质色彩适宜的手包最好,任何双肩包都别背。扇子可以用折扇、檀香扇或团扇,这要看环境而定,用芭蕉扇就是开玩笑了。伞最好是油纸伞,颜色看环境和旗袍色彩而定,浅色亮色的伞对人物脸部采光较好,尽量不用现在的遮阳伞。鞋子最好是皮质正装高跟鞋,如果颜色不好掌握就穿黑色的,注意鞋跟高度与旗袍下摆长度的关系,最好别穿塑料鞋、鱼嘴鞋、布鞋和运动鞋。内衣特别要注意,很多人都会忽略,在穿着浅、亮、薄、短的旗袍时,最好内穿无痕内衣,有时甚至要使用胸贴,避免凸痕,特别是拍特写镜头时,内衣的痕迹会被放大,很不雅,最少也是影响旗袍的效果的。另外还有丝袜,最好就用肉色的,不要穿杂色的,深灰、黑色、红色、紫色的拍出来都透着一种俗气,不好掌握时就穿齐脚腕的肉色短丝袜,这是百搭。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穿着旗袍的细节,细节决定一切!
最后说点闲话,旗袍虽美,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宜。首先对身材的要求就很苛刻,对身材有某些器质性缺陷的还是尽量不穿旗袍,那样不但不美,反而还会放大自身的缺点。旗袍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驾驭得了的一种服装,有的人身材倒是适宜,但在气质上无法体现旗袍的魅力和神韵,会产生一种衣裳架子的感觉。还有的人在身材和气质上都很适合穿旗袍,但因为怕麻烦图简单或基于经济上的考虑,不量身定做旗袍。而是借朋友的或在外租借现成的旗袍,这是会影响穿着旗袍的美感的,因为每个人身材就是有“大同”还会存“小异”的,就是这被忽略的“小异”往往就是大差别。别人两尺的腰你一尺九的腰,就这一寸的差别,别人穿身上熨帖,你穿身上就松垮。所以,喜欢旗袍,适合穿旗袍的美女们一定要有自己量身定制的旗袍。
旗袍,是所有女性的一个天生的情结,那种美,既是一种天性的要求,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人文基因,这种人文基因的传承就是旗袍文化最深层的内涵。

《旗袍女人》
一身古典玲珑了记忆的美丽
那婀娜的诗意定格了
一抹历史的怀想
从那个岁月的杨柳树下
款款拐进了记忆的幽巷

长叉走光了一缕光阴的暧昧
那缓缓抖动的花朵玉立了惊艳的修长
一段旋律屏蔽了历史深处的环佩之声
散落在纳兰的词中

如露般的清澈如水
凹凸起的一组东方神韵
踢踏出令人怀念的臆想
顾盼出只有旷世的典藏
一臂悠长的清怨交错了时空
那手帕抖落了一巷风情和艳香

这幽巷纵深了美丽的深度
一身华丽就镶嵌了一段历史的辉光
那响板似的足音款款妩媚
就定音了一个时代
和一段岁月羞涩的怀想

作者介绍

秦鹤晨,原名陈核庆,雄性,汉人,鄂籍,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生人,受过11年教育,供职于大型央企下属单位做管理工作,服务离退休职工。平生热衷文学、摄影和旅行,文字创作已历三十余年,积累诗歌数百首、散文随笔言论游记近百篇,摄影图片近二十万幅,偶有诗歌、散文、随笔、言论和图片散见报章,现为省旅游摄影协会和市人像摄影协会会员,摄影以风光、花卉静物为主。对于诗歌和摄影,我是以诗意的眼光看风光,通过镜头表达诗心,在花瓣上寻找人的笑脸,在人脸上刻画花的容颜。我坚持:相机是我的第二支笔,镜头是我的第三只眼,诗歌、散文和游记就是图片的文字版!我秉承:只要心里有春天,眼前处处是花开!
主播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