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老 心诚志坚
——孙金堂获评江西省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奖
作者:杨金高 占人豪
△2024年3月7日,东乡区教体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孙金堂(前排中)获评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最美五老奖。图为江西省关工委主任周萌、副主任冯桃莲等亲自颁奖,并合影留念。
2024年3月7日上午,从英雄城南昌传来消息:曾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的孙金堂,今日获评江西省关心下一代最美“五老“奖,省关工委主任周萌、副主任冯桃莲等亲自颁奖,并合影留念。
84岁的孙金堂退休20多年来倾情投入关工委工作,追求卓越,立德树人,贡献突出,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肯定。区关委主任陈文盛赞:孙金堂是东乡“五老”关工第一人!
孙老年青时连续20年写入党申请书,其中写过8次血书。退休后,他退而不休,放弃年薪10万元高薪聘请,毅然担任区教体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把工作做成全市、全省先进。2019年,区关工委发出“一日捐”帮扶贫困学生倡议,他立即召开各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会议,号召离退休教师积极参与。他自己带头捐资1000元。全区1700多名退休教师共捐善款28.4万元,400多个贫困学生得到资助。他还向区关委建议在每年春节前给贫困学生发压岁钱每人1000元,使之成为东乡教育品牌。近5年来,他每年99公益日带头捐资1000元,2023年更是带头捐资1600元。在他示范引领下,全区教体系统1900多名退休老师累计捐资110余万元。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资助贫困学生。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他帮助贫困学生200多人,有100多个困难学生在他的帮教下考取大学,培养出10多名研究生、1名博士生,资助金额累计20多万元。
孙老高度重视“党建”带“关建”,指导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组建43个基层关工委,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区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网络。各学校以老教师为主体组成43个小报告团,每年定期给学生作关爱报告200多场,受益学生2.3万余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批年青父母外出务工,留下子女给父母或岳父母代管,致使逃学、上网吧、不守纪律等情况时有发生。他为此深入东乡三中调研,提出“校中建家”管理模式,使留守儿童在学校得到像家一样的的关爱,组织纪律、生活习惯、学习成绩明显好转。其成功经验得到省、市、区教育部门和关工委领导高度重视,并在全省乃至全国各级学校普遍推广。2023年11月,全省关工委组织规范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东乡召开,省关工委主任周萌在会上表扬孙金堂抓基层关工委规范化建设实现了“六有”“五好”。市关工委主任谢发明也夸赞孙老确实很不容易、很不简单!
(作者单位:江西省东乡区委宣传部、东乡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老师简介
杨金高,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人,1965年9月出生。系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诗词学会会员,曾任北京《报告文学》杂志特聘作家,《江西日报》特约通讯员,《抚州日报》首批特约记者,《临川晚报》特约时评员,《清风苑》特约作者。现任抚州市东乡区作家协会顾问、区关委报告团成员。自1983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有700多篇(首)约80多万字作品散见于省内外近百家报刊,并入选20余种选本。著有格律诗词集《龙山行吟》(三人合集,中国电影出版社)。报告文学集《东乡之光》(40万字,待出版)、《赤子心歌》(待出版)、《金高读书》(待出版》,《杨金高散文随笔选》(待出版》多次在全国征文赛中获奖。参与编著《品质东乡》系列丛书(4本)《亲历抗美援朝》《回忆人民公社》《龙山师水总难忘——纪念舒同诞辰110周年》《王震在红星》《王安石故里上池村》《东乡历史名人勤廉事迹选篇》等书。信奉:说真话,抒真情,写真文,做真人。但愿众生都离苦,诗光普照度有缘。
(图文供稿:杨金高)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