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长412.2%、光学仪器产量增长104.0%、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45.6%……
发布会上,当发言人公布这一系列数据时,许多人眼前一亮:如此成倍的增长,充分说明河南当下新质生产力正蓬勃兴起。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作为经济大省的河南,必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才能在未来换道领跑中掌握先发优势。
然而,换道领跑并非易事,遭遇阻力与挑战是必然的。此时,更加考验主政者的勇气与智慧:是坚定不移锚定创新、推进转型升级,还是放弃转型、用旧有方式先保住一时的经济体量?
河南用一个个实际行动给予回答——
龙湖现代免疫、龙子湖新能源等10家省实验室落地;集聚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77家,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337家……走进中原科技城,科研氛围日趋浓厚。前来参观的科研人员感叹:高能级研发机构正在这里加快集聚。
当前,河南正加快布局新基建、聚力攻克新技术、大力发展新材料,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72家,河南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为支柱的“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已全面起势!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原大地的创新成果纷至沓来——国家超算郑州中心建成运营;洛轴16兆瓦风电主轴轴承实现进口替代;世界首台绿色盾构机“中铁1237号”出口海外……
报告会上,发言人还披露:2023年,河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5%。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3%、11.7%。
发力新赛道、锻造新优势,河南正在为“明天”“后天”不断积蓄发展新动能。
河南省中联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的浮法玻璃智能化生产车间,自动化设备正赶订单。 朱祥摄
2023年已去,不留恋。2024年已至,不彷徨。
行走河南,你会发现:河南各地已擂响战鼓,全力拼经济的号子已吹响!
在开封,新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332.9亿元,引进一批规模体量大、智能化程度高、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项目,涵盖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
在周口,签约一批项目38个,总投资174.2亿元;开工一批项目61个,总投资514.35亿元,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
……
1月2日,元旦后首个工作日,河南省立即举办第十一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为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提供强力支撑。
“签约一批”项目751个,总投资6643亿元;“开工一批”项目795个,总投资8416亿元;结转“投产一批”项目1672个,总投资1.49万亿元。一项项数据让人兴奋、期待。
为推动经济“开门红”,河南近期又出台17条政策措施,给经济发展再“添一把柴”——
继续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出台实施营商环境违法案件调查处理办法;
降低企业用电、用工、融资成本,对一季度满负荷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给予10万元财政奖励;
聚焦汽车、文旅等重点领域拿出奖补政策,对一季度组织省外游客来豫旅游专列每列次奖励3.5万元……
许多人评价这些措施:“直击痛点”“有针对性”“不‘空对空’”。
2024年,河南经济该怎么干?前不久召开的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给出答案:“要持续实施‘十大战略’,奋发有为开拓新局”“要统筹推进‘十大建设’”“要把着力点放在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质的突破上来”……
元旦后,一场瑞雪飘洒中原大地。记者踏雪走进新乡市封丘县长封飞地产业园,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眼前,数栋厂房已拔地而起。飞地产业园管委会党工委书记李晓伟正在工地蹲点:“企业正等着入驻开工,我们必须加班加点干。大家一起拼,一起赢。对未来,我们有信心!”
风物长宜放眼量。河南大地当下热火朝天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河南经济前景必将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