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为何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在魏源塑像前的沉思
邹天顺

因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出差湖南邵阳,走出高铁站之后,令我惊喜的就是广场上看到了我十分敬仰的近代思想家魏源的塑像。毋庸置疑,首先是伫立于魏源塑像前致敬,然后是留影。
我敬仰魏源,主要是因为他作为近代启蒙思想家,在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时代,它能够高瞻远瞩,睁眼看世界,并且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重要主张,这种思想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人评他“生前有学名、有政绩”“死后遗泽人间,博大精深”。
魏源(1794年-1857年),生于清乾隆年间。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隆回县人。清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仕途坎坷的魏源。因积极推行新学,提倡“经世致用”,魏源在科举路上颇为曲折。嘉庆15年,16岁的魏源考上秀才,38岁中举人,道光九年(1829年)应礼部会试,与龚自珍双双落第。道光24年,即1844年,魏源50岁时才考取进士。
思想前卫的魏源。魏源是一位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者,积极推行清政府革新图强,举办实业,推崇民主。与龚自珍、林则徐等交情深厚。鸦片战争爆发之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张。
著作等身的魏源。魏源依据林则徐所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州志》,参以历代史志、明以来《岛志》及当时夷图夷语编成《海国图志》50卷,后经修订、增补、到咸丰二年(1852)成为百卷本。它囊括了世界地理、历史、政制、经济、宗教、历法、文化、物产。对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脉之路作了探索。
魏源知识渊博,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海国图志》《圣武记》等,作品结集《魏源全集》。
名芳千古的魏源。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咸丰七年三月初一日(1857年3月26日)卒于杭州东园僧舍。终年63岁,葬杭州南屏山方家峪。






魏源故居
魏源故居坐落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学堂湾村的沙洲上。
魏源故居,始建年代约为清乾隆初年。两栋正房和左厢房均为平房,单檐悬山顶,盖小青瓦。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左厢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右厢房为二层楼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底层五间全为谷仓,两端为楼梯间;二楼为读书楼,正中三间为讲堂,两梢间为书房。
魏源就是在这栋楼上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