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英德浛洸镇鱼咀村北宋书画家米芾塑像旁留影
我早知道米芾是北宋时期的书画家,且在英德任过职,也十分仰慕他的书画艺术。但对他的了解也是仅此而已。
今年8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清远市文联组织的文艺骨干成员培训班,在英德市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业务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米芾曾经任职的古县遗址——浛洸镇鱼咀村。
所幸的是,这里竟然有米芾的塑像。于是我伫立于米芾塑像前凝望了许久,望着他那闭目养神般的神态,我思绪万千。为什么米芾的塑像是这样一幅闭目养神的模样?他在思考着什么?是贫瘠的浛洸县让他心灰意冷,还是遍地的英石令他陶醉不已?是思考着自己的施政理想能否变成现实,还是思考着如何尽快离开这里?
米芾是湖北襄阳来浛洸县担任县尉的。县尉相当于现在的县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是主管一县捕盗、治安等刑事、司法事务的官员,品级一般略小于县丞,也是县令的副手之一,属于一县的第三把手。
在浛洸县担任县尉两年多之后,米芾的确离开了浛洸县。但是,他对浛洸县的影响却是巨大的。虽然浛洸县在元朝末年已经并入英州了,但今天的英德人民并没有忘记他,在他所任职的旧址还立起了他的塑像,以作纪念。
今天的英德,在元朝末年之前分为浛洸县和贞阳县。而今天浛洸县的旧县城就在今天的鱼咀村,也就是米芾塑像所在的村庄。

北宋书法家米芾绘画作品
米芾(1051-1107年),北宋书画家、鉴赏家。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湖北襄阳,世称米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
有洁癖,多蓄奇石。尝於无为州治,见巨石,状其丑,大喜,巨衣冠拜揖,呼之为“兄”,因举止狂放,世称“米颠”。
不能与世随和,故从政数困。能诗文,善书画,精鉴别,好收藏名迹。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创立“米点山水”。
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有“风檣阵马,沉著痛快”之评。时存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等。

据说,米芾初师当时某秀才,后师欧阳洵、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又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米芾书法宋代以来,为后世所景仰,其作书谓“刷字”,意指其作书行笔方法与前人不同。
其绘画擅长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书法中的点入画,用大笔触水墨表现烟云风雨变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称米氏云山,富有创造性。 米芾传世的书法墨迹有《向太后挽辞》《蜀素帖》《苕溪诗帖》《拜中岳命帖》《虹县诗卷》《草书九帖》《多景楼诗帖》等,无绘画作品传世。著《山林集》,已佚;其书画理论见于所著《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书中。
《宋史》载:“米元章初见徽宗,命书《周官》篇于御屏。书毕,掷笔于地,大言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徽宗潜立于屏风后闻之,不觉步出纵观。”公元1107年,米芾病逝,享年57岁。

米芾书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