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的遇见》(节选)
作者:余秋雨
有人说,遇见,不过是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时间,遇到一定的人或物,或许还有事情。但是在茫茫人海中,无数次擦肩的人又有几个是隐隐约约还存留着记忆的呢?没有心灵的刻印,或许算不上是遇见吧。

西湖三月,白素贞一袭轻衣走过,邂逅了一个儒雅书生,从此写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草桥之上,梁山伯遇见祝英台,从十八里相送,到坟前的双双化蝶,为他们的爱情点开凄美的涟漪。最美的遇见,不过初见。

我们之所以愿意去记忆那些初遇的一颦一笑,只是因为这是两颗陌生而又神秘的心在相互碰撞。如春风吹着云,又如蜻蜓点着水,青涩而又温馨。最暖的遇见,不过偶遇。如果说每一次初遇是云与风的交汇,那么我会相信每一次偶遇便是流星划过。没有计划、不经商量的,就那么匆匆地到来,该是有多欢喜。

人海还不一定茫茫,但机会总是渺渺。于是乎,我们不再刻意,一切都托付与机缘。当有一天,我们不期而遇,我们会发现这比任何一次彩排、任何一次计划都来得随意简单,但却是最为温暖。



余秋雨,男,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浙江省慈溪市),中国当代作家、学者 。
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76年,出版论著《读一篇新发现的鲁迅佚文》 。1983年,出版论著《戏剧理论史稿》。1984年,凭借《戏剧理论史稿》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1987年,出版论著《艺术创造工程》。1991年7月,开始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1992年,出版散文集《文化苦旅》。1994年,凭借《戏剧理论史稿》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1995年,出版散文集《山居笔记》。2000年,散文集《千年一叹》《千禧之旅》出版。2002年,因《行者无疆》获得台湾白金作家奖。2004年,散文集《笛声何处》出版。2005年,出版论著《艺术创造论》。2008年9月,“余秋雨大师工作室”成立。2012年,出版散文集《何谓文化》。2013年,改写完成《吾家小史》。2014年4月,《余秋雨学术六卷》出版;同年,出版长篇小说《冰河》。2015年4月,长篇小说《空岛》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12]。2016年1月,文集《余秋雨散文》出版;11月,被选为世界余氏宗亲会名誉会长。2017年6月,散文集《泥步修行》《门孔》出版。2019年4月,散文集《雨夜短文》、文集《中国文化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