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重庆谈判始末缘由
李孔涛
忘掉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去重庆谈判绝对是划时代的大事件,在国际上也有着非凡之影响。
时光倒流,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的抗战终于取得伟大的胜利了。
举国沸腾,万民欢唱。
此时此刻,躲在峨眉山的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却急急忙忙下山来摘桃子。仅8月11日这一天,他就发出了三道命令:各地敌伪军负责维持地方治安,不准向“共军”缴枪;其嫡系部队按既定军事计划积极推进者有赏;解放区抗日军队在原地待命,不许收缴敌伪之武装。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8月11日呀,日寇尚未真正投降,蒋介石和坚持敌后抗战八年之久的共产党抢夺胜利果实就如此放肆,如此疯狂。
毛泽东主席审时度势,深刻分析了当前形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已箭在弦上。果不其然,抗战刚刚胜利,蒋介石就把矛头对准了共产党。蒋介石老奸巨猾,耍起了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的小伎俩。三封电报接连催,居心叵测祸水藏,他料定,毛泽东他不敢应邀到重庆来,想把挑起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卧榻之旁岂容别人酣睡,一山岂能容二虎。蒋介石对他的政治对手毛泽东,因阶级立场截然不同;又因彼此胸怀格局、品德能力,诸如此类等诸多原因,对其咬牙切齿,恨之入骨。譬如,蒋介石曾派精兵强将或亲率重兵对“中共苏区”发动了五次大“围剿”,意在斩草除根。蒋介石具有多种性格,既有假恩假
月色如银,繁星闪烁,月光穿过行云,洒落在巍巍宝塔之上。它犹如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万峰之巅,俯瞰世界风雨震荡!
月光穿过行云,筛落到延河上,河水似蛟龙滔滔奔腾,闪着粼粼银光。月光照射着几孔宽敞窑洞上。窑洞大窗户射出的灯光,辉映着枝影婆娑,隐约可见持枪的哨兵肃立站岗。窗户显示出高大的影像,这就是毛主席的办公室,军用地图挂在墙壁上,毛主席高瞻远瞩,五洲四海都在他心里装。
宝塔山高,延河水长。毛主席到重庆谈判之安危,连着人民连着共产党。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如期召开,毛主席坐在席中央。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他义无反顾决定去重庆会会老蒋。
一石激起千层浪,会议议论纷纷,七嘴八舌抢着把话讲: 蒋介石是小人,背信弃义,反复无常;蒋介石,口蜜腹剑,毒蝎心肠;毛主席啊,千万不要上了蒋介石的当;“西安事变”,他言而无信,扣押了张学良;“皖南事变”,数千新四军惨死在他的手上,叶挺军长,至今被他关在牢房;毛主席,您若有好歹,老百姓就没了希望。
毛主席微微笑,战友的话似阳光,照得他心里暖洋洋。谢谢同志们,君之情谊胜过刘、关、张。但为了和平民主的大中國,我毛泽东刀山火海也敢闯。
周恩来大将风度,滴水不漏赛过诸葛亮。他神态凝重,言简意赅:老蒋心毒辣,对他一定要提防。
毛主席神闲气定陈利弊,胸有成竹把话讲: 我去重庆,可以取得主动权,利大于弊;蒋介石接连三次来电邀请,这个风险我一定要冒。稍后他继续说:如不去重庆,内战的帽子就戴到了我的头上,就戴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头上!
看到偌大会场,寂静无声,毛主席开怀大笑,继而侃侃而谈:重庆谈判去无妨,我正愁读书无时光。哼,我毛泽东岂怕老蒋那破牢房。同志们请放心,雾都重庆风光好,我先去那里逛一逛。
毛主席谈笑风生,大义凌然,明察秋毫,无穷魅力征服了众首长。
巍巍井冈,老搭档,朱毛一家,好兄长,语重心长接着把话讲:老毛要保重,老蒋太无常。过去有教训,他心如虎狼。有备无才患,安全记心上。
毛主席微微笑,点头,伸出大拇指表示赞赏。
总司令赛黄忠,不慌不忙继续讲:老毛去渝请放心,人民军队是保障。随时听你来指挥延安是你的大后方。
毛主席,一声好,重庆我一定去一趟。
患难与共,两个巨人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朱毛是一家,攻坚又克强,携手并肩,妙笔丹青书写中国革命的崭新篇章。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绿叶,相得益彰。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历来盛产武强文昌。20世纪之40年代,伟人已横空出世,如旱苗盼雨,更需有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这个产生巨人的肥沃土壤,中共所在地-延安,就应运而生,脱颖而出,当仁不让。拨开乌云见太阳,啊,毛主席,从不带枪,却率领着一批元帅大将。他运筹帷幄,指挥着千军万马打胜仗。大智又大勇,谈打相结合,两手都要强,这就是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
挂钟指针已到4点位置,黎明前的黑暗将退场。
月落星稀,雄鸡初唱。
胆大心细周恩来,谈判工作更是强项。为了毛主席的安全,他夜不能寐,绞尽脑汁,把安保方案一再推敲。天道酬勤,毛主席去重庆谈判之安保天衣无缝,似众星拱月:左陪文韬群贤,右列五虎上将;为保险,他请了国民党张治中将军作保障;为确保万无一失,又请来美国大使来护航。啊,周恩来,中共中央大管家,每个细节都安排的妥妥当当。
8月28日清晨,延安风轻云淡,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架三引擎大型飞机,停在东关机场上。三辆军用吉普从枣园驰出,时间不长,就到达机场。
从前面车子上,下来周恩来、王若飞,接着就是赫尔利大使、张治中部长。
顷刻间,“毛主席来了,” “毛主席来了,”欢呼声在机场上空飘荡。
毛主席英姿伟岸,气宇轩昂。在延安人的印象里,他总是很朴素,常穿一套旧服装。而这回,毛主席穿着一身新的灰布中山装,一顶巴拿马盔式帽子戴在头上。眼尖的人蹦出一句:看,毛主席的皮鞋都发着亮光。
众口称赞,共产党人真厉害,让自己的领袖如此潇洒漂亮。
有备无患,岂能盲目乐观。深入虎穴会老蒋风险巨大,毛主席也做了最坏的打算,由刘少奇代理他的职务,书记处又增补了陈云、彭真为候补书记,以便在他和周恩来都不在的情况下,书记处还能保持五人,确保开会运转正常。
毛主席,了不起,为了中国的民主团结,毅然决然飞向新的战场。
1945年8月28日,一向多雾的重庆天气却晴朗。
“毛先生来了”, “毛先生来了”,时间凝聚在下午三点半,飞机降落在了重庆九龙坡机场上。
前来迎接的各党派人士,早已翘首盼望。
民主同盟的张澜、黄炎培、沈钧儒笑逐颜开,拍手鼓掌。
各界人士和中外记者蜂拥而至,将机身围成个弧形状,欢迎的人群似大海汪洋。
毛主席,微笑着走出机舱。
望眼望去,只见他头戴灰色拿破仑帽,身着中山装。
他高大魁梧,其身上仿佛蕴藏着改造旧世界无穷的力量。
毛主席摘下礼帽,向欢迎的人群频频地挥动着,昂然挺立在舷梯上。所有镜头都对准了他,“毛,简直是好莱坞!”赫尔利大使,翘起大拇指不断夸奖。记者们把毛主席团团围住了,这个提问,那个递名片,有个记者抓住毛主席的手,激动地,紧紧拉住久久不愿把手放。沈钧儒,个子矮,急得直跺脚,一边挤一边大声讲:“我是沈钧儒,我是沈钧儒!”试图冲进层层人墙。
有人欢喜雀跃,就有人愁眉苦脸。毛主席刚刚到达了重庆,《中央日报》如临大敌,异常紧张。国民党的宣传副部长陈布雷亲自下令:不准发社论,不准写专访。总之一句话,全力封锁共产党。
黑云压城城欲摧,尽管国民党如此刁难,百般阻拦,毛主席到渝第二天,《大公报》就一马当先发表了“毛泽东先生来了”的头版文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苍天放过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害人者终害自己。蒋介石无比被动,谈判条款竟未没有动笔,何谈周详。
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消息,不胫而走,山城一片欢唱;像滚滚惊雷在山城轰隆作响。嘉陵江细浪腾,红岩村明灯亮。毛主席,受到各界人士的敬仰。柳亚子先生专程拜访毛主席,恳求其赠与诗词墨宝。毛主席平易待人,挥毫如行云流水,词语神采飞扬。《沁园春.雪》刊登在各报头版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传播在朝天门,荡漾在嘉陵江。这正是:润之谈判为炎黄,心盛仁贤谱华章。老蒋阴谋成笑料,英雄大气胜沧桑。
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与圈套,众所周知当时国共实力悬殊,但却有一名不怀好意的女记者这样提问:毛先生,如果这次谈判不成功,你是否有信心打败蒋先生?毛主席笑着说: 你问是如果,所以我回答也是如果。我们共产党人面对战争有二种态度,一是反对,二是不怕。毛主席的回答既表明共产党人,即是和平主义者,又强调面对战争敢于应对。毛主席回答滴水不漏,不卑不亢。
重庆谈判,艰苦曲折,历尽43天之长。《双十协定》,终于闪亮登场。
举国欢,街巷唱。“和平、民主、团结”,人民看到了希望。得道多助,连国民党的左派及民主人士都拥护共产党的主张。老百姓笑逐颜开,反动派却摩拳擦掌。毛主席高瞻远瞩,去重庆前就一再提醒全党:蒋介石:“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我们要握紧手中枪。毛主席,早就看透了他的蛇毒心肠。
苍山如海,和平残阳。不久,当蒋介石布兵摆阵,一切准备就绪时,就露出了狰狞嘴脸,刚签的协定便被撕毁,犹如片片废纸随风飘扬。
蒋介石,背信弃义不自量。仗着美国援助的飞机大炮。自恃几百万军队马壮兵强,疯狂叫嚷,不出半年就消灭共产党。
反动派总是高估自己,又低估了人民的力量。毛主席、党中央胜过诸葛亮。“三大战役”
就打断了蒋介石的脊梁。仅仅三年,就把他赶到了台湾岛上。
胜利之本,民心所向,共产党才是人民幸福的希望。党似希腊神话中的安泰,巍然屹立在人民这块肥沃土地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国领袖毛主席,功德无量。永远是我们心中不落的红太阳。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征文颁奖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