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角寺的奇遇》布面油画 160cmX120cm
野生白唇鹿与我,万物皆有灵
我爱万物,它们内在的灵性和你我没有任何差别,空中飞舞的蜜蜂它们从来没有相撞过,候鸟迁徙也没有走错过路,是谁让它们这样做,它们的智慧来自哪里?
当内心有了这个问题,我们的生活就从尘劳的缝隙中生长出一点儿光的种子。随着我们对生命认知的深入程度,光也随之生长,我们的心也被逐渐照亮。

长江源弯弯曲曲
2021年8月我在三江源考察植物,这个季节高原植物是最繁盛时期,它们要在这短短的三四个月内完成生命轮回的使命。我就来到了鹿角寺,鹿角寺是汉语的翻译,这所寺院比较偏远,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不太想让更多人去打扰远在山林隐藏的文化。
寺院名字用汉语翻译,不是寺院本名,这也是经过我的深思熟虑,过多的打扰和文明进入并不会带来好的结果。目前很多本土文化无法传承的原因是人心已变,对万物纯粹的敬畏之心寥寥无几。过多外在的东西进入不伦不类,破坏了本源,好像牦牛肉撒上黑胡椒进烤箱一样,不再是那个味道。

鹿角寺
寺院的管家桑杰师父开车接我,他是一名大胡子藏医,他的外表粗犷,人非常细腻,我很喜欢他的性格。经过跨越长江的弯道,兜兜转转来到了鹿角寺,当寺院映入眼帘的时候,我说了两个字:天堂。
寺院被群山围绕,云雾缭绕,与世隔绝,暗红色的土坯墙盖成的寺院,周围全被绿草和狼毒花铺满,我高兴的在草地上翩翩起舞,这就是我想要的感觉,我是谁,我在哪里?

躺在花丛中
鹿角寺建立于永乐年,传说当时在选址的过程中僧人骑着鹿,鹿的角刚好掉在这里暗指寻址地点。师父们说寺院周围很多的野生动物,包括高原“神鹿”白唇鹿。寺院自然环境优美,环山温度和湿度适合植物生长,野生动物自然也丰富。野生动物有时候会溜达到寺院,寺院师父们慈悲从来不伤害它们,相处融洽。
一天早上,烟雨蒙蒙,我拿着饭盒打算到厨房吃饭,刚走到一个通往厨房的拐角处,隐隐约约看到一只白唇鹿。它和我们汉族驴的大小差不多,角没有完全长成熟,被厚厚的鹿茸包裹着。我从未近距离看过野生的白唇鹿,我呆呆站在那里看着它,它注意到我,也看着我。
过了一会,它试探性地向我走来,我站在那里不动,给它打招呼。它走到我的面前,用鼻子闻我,我看着它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它开始亲吻我的额头,脸,头发和脖子。这个时候我想起在结古寺曾经被渡鸦包围,艾老师说如果拍摄下来一定震撼,就拿起手机拍了一小段儿,白唇鹿可爱的表情。
是呀,当人在生死一线的恐惧中哪有心思想其他的事情,一心想着保命,在被爱中的时候心是放松和接纳的。
我与野生白唇鹿相遇
白唇鹿很开心好像我们是老朋友见面一样,它用了最亲热的方式,我只是站在那里。我没有去触摸它,只是接纳,因为我不想让它有一点点对我的质疑。我回到厨房给师父说了刚才遇到鹿的事情,他们汉语不好似乎也听懂了我的意思,反正你一句我一句,大体也知道说些什么,他们告诉我,这只鹿每天会下山来一次寺院,有时候三更半夜会睡在僧房的门口。
一次早晨我经过一个僧房,看到它睡过的痕迹,它卧过的地方会有它的毛发留在那里。我拿起一根毛观察了好一会儿,像我们缝被子的针那般粗细。
鹿角寺好神奇的名字,问题是真的有一只可爱的鹿在守护着这所寺院。有时候我在想,它是不是最初鹿角掉在这块土地上的那只鹿,或许它转世很多次,就是为了守护,难道它从来就没有离开过?

王芳芳,画家,环保志愿者,山区美术教育实践者,从陕北到重庆再到藏区行走了13年,绘制了环保绘本《最美的舞会》,青藏线沿线景观绘本《跟着动物去拉萨》,三江源野生动物科普绘本《萨》。王芳芳在行走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人生经历,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世界观,从此她走上了心灵绘画的道路,她用绘画展现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这13年期间她说自己要像太阳一样只需要发光,用行动支援山区小学美术教育,用绘画展现三江源珍稀野生动植物,她所做的事情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央视13《新闻周刊》,山东影视《一张照片》,江苏卫视《一站到底》,陕西卫视《超级老师》金牌老师,大型纪录片《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等,她的公益形象多次为知名品牌代言。王芳芳说,每个人都是生命的实践者,我们只需要怀着敬畏之心看待一切,允许一切发生。
